巴林國慶日

基本簡介

巴林(Thestateofbahrain),中東國家,位於亞洲西南部,為波斯灣西南部的島國,鄰近卡達沙烏地阿拉伯之間,屬熱帶沙漠氣候石油為國家經濟的支柱。阿拉伯人約占60%,75~80%的居民住在城市裡。伊斯蘭教為國教,絕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國內普遍實行一日5次的禮拜及其他宗教儀式。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英語廣泛使用。巴林原為英國殖民地,1971年8月15日宣布獨立,首都麥納麥(Manama)。巴林,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兩股水源,兩個海”。1933年後來發現石油,巴林成為海灣地區最早開採石油的國家,現亦為海灣地區銀行和金融中心。

歷史背景

在公元前3000年即建有城市。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到此。公元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巴斯拉省的一部分。1507-1602年被葡萄牙人占領。1602-1702年處於波斯帝國的統治之下。1703年趕走波斯人,宣布獨立。1820年英國人入侵,強迫其簽訂波斯灣總和平條約。1880年和1892年英國又先後迫其簽訂政治、軍事條約,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33年英國攫取了巴林石油開採權。1957年11月,英政府聲明巴林是“英國保護下的獨立酋長國”。1971年3月英國宣布,英同波斯灣諸酋長國簽訂的所有條約在同年年底終止。1971年8月14日,巴林獲得完全獨立,改巴林酋長國名為巴林國。2002年2月14日,巴林酋長國改國名為“巴林王國”,國家元首埃米爾改稱為國王。 現政府為君主立憲。由元首授權“國務會議”掌理行政。國會則由44名議員組成,由內閣(國務會議)成員及人民選舉產生。今系阿拉伯聯盟會員國之一,亦為1982年5月26日成立之海灣合作理事會6個成員國之一。對外號稱中立,參加不結盟國家組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