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組

巴東組,該組由“巴東層”演變而來。自下而上可劃分為四段:岩性下段及上段均為紫紅色粉砂岩、泥岩夾灰綠色頁岩,偶含孔雀石薄膜;中段為灰岩、泥灰岩。

時代

T2

命名

李希霍芬(Richthofen,F.von),1912年命名巴東層(Patung-Schichten)。

特徵

該組由“巴東層”演變而來。自下而上可劃分為四段:岩性下段及上段均為紫紅色粉砂岩、泥岩夾灰綠色頁岩,偶含孔雀石薄膜;中段為灰岩、泥灰岩。含有豐富的菊石、雙殼類、牙形石、有孔蟲、葉肢介、植物、輪藻、孢粉、疑源類等多門類化石。在第二、三兩段可分別建菊石Progonoceratites-Beyrichites組合和Noetlingites-Semiornites組合;第一至第三段廣泛分布有Leptochondria illyrica-L.subillyrica雙殼類組合;第一至第二段產有以Xiangxiella為代表的葉肢介動物群。中上部尚產Annalepis zeilleri-Neocalamites meriani植物組合。底部與下伏嘉陵江組為過渡關係;與上覆香溪群九里崗組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觸。層型剖面厚1364米;區域厚度變化較大,從數十米-1400米。最大厚度見於桑植洪家關,為2118米。

同物異名

泄灘雜色頁岩層、歸州層(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