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

巴彥

巴彥縣是哈爾濱市所轄近郊縣,位於黑龍江省中部偏南,松嫩平原腹地,松花江中游北岸,地處哈爾濱、綏化兩市"一小時經濟圈”內。全縣幅員面積3137.7平方公里,轄醜10鎮8鄉、116個行政村,總人口68.73萬。巴彥縣轄10個鎮、8個鄉:巴彥鎮、興隆鎮、西集鎮、窪興鎮、龍泉鎮、巴彥港鎮、龍廟鎮、萬發鎮、天增鎮、黑山鎮、松花江鄉、富江鄉、華山鄉、豐樂鄉、德祥鄉、紅光鄉、山後鄉、鎮東鄉。境內有:興隆林業局。

基本信息

概況

巴彥巴彥
巴彥開發較早,先、兩時期即有少數民族在此遊牧,系女真人發祥地。金代景祖昭肅皇后等4位后妃出生於此。民主革命以來,湧現出了秦廣禮張甲洲李時雨羅雲鵬等一批革命先驅,誕生了傅炳耀、劉世民、劉玉良等17位共和國將軍。還有陳嶼、屈興歧、劉兆林等諸多較有影響的詩人、作家、藝術家。從這裡熱土走出的軍政要員、科技精英、商海巨子不計其數。

巴彥農業發達,系全國商品糧、商品豬、商品魚、大豆出口基地縣,曾多次被評為全國、省糧食生產先進縣。有沃土良田330萬畝,盛產大豆、玉米和經濟作物。糧豆總產穩定在9億公斤以上,品質、產量、商品率均列全國排頭,具有極強的規模優勢,稻米大豆玉米現已取得綠色標識。巴彥畜牧業發展迅猛,生豬飼養量在160萬頭以上,為“龍江生豬生產第一縣”。豬肉品質上佳,熱銷哈市、綏化,在全國不少地區廣有聲譽。

歷史沿革

巴彥巴彥
巴彥,原稱巴彥蘇蘇。巴彥,滿語謂“富貴”;蘇蘇,滿語謂“故鄉”,會譯即“富貴的故鄉”。早在周秦之際,本處就為隸慎屬地,以後的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少數民族在這裡過著遊牧生活。19世紀中葉,隨著黑龍江土地的大量開發,清鹹豐九年(1859年)始招民興墾,設治城為中興鎮(即今天巴彥鎮)。清周治元年(1862年)設呼蘭廳管理此地。光緒三十年(1904年)十二月設呼蘭廳為府,移治呼蘭城,改呼蘭廳為巴彥州。1932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巴彥淪陷,4月5日改為巴彥縣公署,隸屬為黑龍江省公署,為甲等縣。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於9月成立巴彥縣民主聯合政府,11月成立巴彥縣人民政府,初由濱江省直轄。1946年1月為松江省哈北專員公署,1947年哈北專員公署撤消,由松江省直轄。1954年8月,松江省併入黑龍江省,巴彥縣為黑龍江省直轄縣。1955年3月改巴彥縣人民政府為巴彥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3月設綏化專員公署,巴彥縣為其所轄。1960年4月劃歸哈爾濱市,1965年6月成立松花江地區專員公署,本縣為其所轄。1996年3月松花江專署與哈爾濱市合併,巴彥縣又劃歸哈爾濱市管轄。

自然地理

巴彥巴彥
巴彥縣地處祖國的北疆,黑龍江省中部偏南,松花江中游北岸,松嫩平原東部的邊緣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26°45′53″~127°42′16″、北緯45°54′28″~46°40′18″,之間。縣之四鄰南靠松花江與賓縣為一水之隔,西依漂河與呼蘭縣為鄰,北枕泥河與綏化市、慶安縣交界,東接駱駝砬子山及黃泥河與木蘭縣劃疆而治。縣境內南北最大間距85公里,東西跨度最寬75.4公里,邊界周長338公里。總幅員面積3137.7平方公里。縣境距省會哈爾濱市97公里,是哈爾濱市郊區縣。

巴彥縣土地資源較為豐富,平原占總面積的2/3,山區、水域及其他土地占1/3。境內森林茂密,河流縱橫,沃野千里,素有“三山一水六分田”之稱。縣境總的地勢由東北向西南逐漸降低,形成東高、西低、北崗、南平、中部多丘陵的趨勢,地理形狀是北寬南窄呈“楔形”。海拔最高564.3米,最低110米。縣境內有大小山峰29座、河流14條。

巴彥縣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於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春季多風少雨,溫暖舒適;夏季氣候炎熱,雨量充沛;秋季溫涼適度,天高氣爽;冬季歲月漫長,少雪寒冷。四季分明,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2.9℃。1月平均氣溫-20.9℃,7月平均氣溫22.4℃;年平均日照占總時數的46.9%。太陽輻射資源豐富,年輻射總量為44×108焦耳/m²左右,農作物生產季節輻射總量占全年55~60%;累計平均降水量582.2毫米(1960年),最小372.5毫米(1954年);全年無霜期一般在115-135天之間,最長的151天(1978年),最短112天(1966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