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發生的未來

已經發生的未來

內容簡介 本書預見了人類生活與經歷的三大主要領域之變遷。第一部分論述了“後現代”新世界的思想轉變。第二部分闡述了世界面臨的四個現實性挑戰:知識型社會、經濟發展、政府的衰弱和東方文化的變化。最後一部分關注人類存在的精神實質。這些都被視作“後現代”社會的基本元素。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彼得·F·德魯克,社會思想家,集作家、顧問、教授於一身。1909年11月19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1937年移居美國,一生著有41部巨作。1939年出版《經濟人的末日》,受到邱吉爾高度讚賞。1954年的《管理的實踐》則奠定其大師級的不朽地位。之後的一系列著作構建了現代管理學的根基,因而他被尊稱為“管理學教父”。但其本人則堅持以“社會生態學家”自詡,通過管理的哲學思想貫徹落實“自由而有功能的社會”願景。 2002年獲美國總統布希頒發的“總統自由勳章”,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2005年11月11日辭世,享年95歲。

目錄

新版序言——明日的里程碑

序言——後現代世界

導讀——一位“社會生態學家”的罕見洞察力

1.“自由而有功能的社會”願景

2.創新與21世紀的管理

3.知識型社會與中國

第一章 新世界觀

1.“整體是各部分之和”

2.從起因到完整形態

3.有目的的世界觀

4.走向新哲學

第二章 由進步到創新

一、對秩序的新認識

1.研究的大爆炸

2.人類與變化

3.創新和知識

4.組織未知領域的力量

二、創新的力量

1.開放的技術

2.由改革到社會創新

三、創新——新保守主義嗎

1.創新風險

2.規劃還是無規劃

3.局部規劃還是無規劃

4.創新是一種責任

第三章 超越團隊精神與個人主義

一、新組織

1.組織能力

2.個體工作和團隊工作

二、從巨頭到管理者

1.專家和管理者

2.組織中的權力和責任

3.組織人

4.管理學

5.組織的原則

三、超越團隊精神和個人主義

1.中產階級社會

2.動態秩序中的自由

第四章 新領域

第五章 知識型社會

一、教育革命

1.擴展的範圍

2.對社會的影響

3.教育競爭

二、社會資本投資

1.經濟學上的分析

2.教師與教學

3.何以支撐教育

三、教育的對象

1.社會風險

2.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

3.從實踐中學習

4.教育是一個整體

5.教育的社會責任

第六章 “應對貧困”

一、發展的新領域

1.變革的機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