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獠犀

巨獠犀在真犀科中的分類最令人迷惑,早在上世紀30年代,人們多把它和大唇犀聯繫在一起,1942年Kretzoi把巨獠犀定義為巨犀亞科的一個新屬,並把它和早期板齒犀聯繫到一起。 1954年,Borissiak把巨獠犀放在了無角犀屬,而此後Beliajeva和Heissig把它們又放在了矮腳犀亞科。 但邱占祥、謝駿義等通過對蘭州巨獠犀化石的研究,認為其不應放在無角犀或矮腳犀亞科,其形態和習性和河馬相似,且有顯著的性差異,應該是一支早期特化的原始真犀。

介紹

巨獠犀(Aprotodon)是第三紀中期亞洲特有的一類形態很特殊的犀牛,其化石特點為下頜聯合部十分寬大。該屬特徵為頭骨無角犀性,較細長,鼻骨薄長而平直;相對於鹹海巨獠犀的個體大,頰齒大,但下門齒小;而蘭州巨獠犀則是個體較小,頰齒小,可下門齒反而更大。
巨獠犀在真犀科中的分類最令人迷惑,早在上世紀30年代,人們多把它和大唇犀聯繫在一起,1942年Kretzoi把巨獠犀定義為巨犀亞科的一個新屬,並把它和早期板齒犀聯繫到一起。1954年,Borissiak把巨獠犀放在了無角犀屬,而此後Beliajeva和Heissig把它們又放在了矮腳犀亞科。但邱占祥、謝駿義等通過對蘭州巨獠犀化石的研究,認為其不應放在無角犀或矮腳犀亞科,其形態和習性和河馬相似,且有顯著的性差異,應該是一支早期特化的原始真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