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幀

加大幀長的好處在於,減少了網路中數據包的個數,減輕了網路設備處理包頭的額外開銷。 et上的路由器和防火牆設備都是以前設計製造的產品,都不支持巨型幀的傳輸。 萬兆乙太網,究竟能不能採用巨型幀來提升性能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困難重重。

乙太網自從被發明以來的30年來,其幀結構一直就沒有發生過大的改變。唯一的改變也就是為了滿足VLAN以及優先權的需求,在幀頭加了4個位元組,除此之外,乙太網的幀結構就像金科玉律一樣,沒有誰試圖改變它。
現在最大幀長的問題提出來了。乙太網經過30年的發展,速度已經從最初的10M被提升到了10G,速度提高了1000倍。在這樣高速度的傳輸數據中,如果還是延續經典乙太網的最大幀長不超過1518 位元組的限制,那么在每秒中傳輸的數據包的個數將很大。由於每個數據包都需要網路設備來進行處理,由此帶來的額外開銷也將很大,而且這個開銷隨著網路速度的提高而愈加明顯。
以Alteon為代表的一些新興廠商提出了“巨型幀”的概念,大膽地把乙太網的最大幀長擴展到了9K,幾乎把以前的最大幀長擴展了6倍。加大幀長的好處在於,減少了網路中數據包的個數,減輕了網路設備處理包頭的額外開銷。經過測試,在傳統的千兆乙太網中,每秒大約有81,000個數據包流經網路,而在使用了巨型幀的網路中,這個數字減少為14,000。在萬兆網路中,這個對比更加強烈,標準的網路中幀長為標準1518的幀每秒有812,000個,而採用了巨型幀技術的網路上僅僅只有14,000個。大量減少的幀數目必將帶來性能的提高。這樣顯著的性能提高,引起了各個廠商的興趣。Cisco已經表現出對巨型幀的強烈興趣,從圖中就可以明顯看出,無論是系統吞吐量還是對CPU的占用率,相比傳統乙太網的幀來說,巨型幀都占有極大的優勢。
但是問題並沒有這么簡單,巨型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它不是一個國際標準。IEEE自有它自己的考慮,乙太網之所以能夠成為30年的經典,而且顯得越來越有生命力,和乙太網的兼容性是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採用不同的幀結構,必將帶來和以前產品和技術的不兼容,這是IEEE不願意看到的。而且,IEEE不願意使標準的制定落入一些新興廠商的控制之下。
同時,Internet上的路由器和防火牆設備都是以前設計製造的產品,都不支持巨型幀的傳輸。企業即使採用了巨型幀技術,也只能在自己支持巨型幀的網路中得到實用,數據包傳輸到企業網邊緣,要向Internet傳輸時,就要被Internet上的網路設備進行包的分割。
沒有標準,巨型幀就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如果一個企業要採用配備了巨型幀的產品,就要面臨設備兼容的問題,目前的解決方案就是全部採用同一家公司的產品,來避開兼容性的問題。
萬兆乙太網,究竟能不能採用巨型幀來提升性能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困難重重。企業如果不是要追求目前最大的性能,採用巨型幀會面臨一些風險。但是隨著萬兆技術的發展,這些情況也許會得到一些改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