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營港

左營港

左營港,隸屬於台灣省高雄市,位於鼓山區之北。左營港為人工築成的軍港,由大港和小港兩部分組成,南部為大港,北部為小港。左營港為台灣第一大海軍基地、台灣海軍艦艇主要駐地,也是台灣唯一的軍事專用港。

簡介

台灣左營軍港示意圖。(圖片取自網路)台灣左營軍港示意圖。(圖片取自網路)
左營港,是台灣第一大海軍基地和海軍艦艇主要駐地,也是台灣唯一的軍事專用港,位於高雄市鼓山區之北,楠梓區西南,臨台灣海峽。有公路沿鼓山(“萬壽山”)西麓海濱入高雄港。縱貫鐵路經左營區東部,自左營站至高雄站約7公里。
左營為17世紀明末清初鄭成功治台時駐兵區之一。在清代原稱“萬丹港”,是小型商港,後因泥沙淤積成為小型漁港。1937年,侵占台灣的日本方面將萬丹港改建成軍港。20世紀60年代起為美台“聯合”海軍基地。
左營港為人工築成的軍港,由大港和小港兩部分組成,南部為大港,北部為小港,港寬370米,大港水深10米,小港水深5米。全港共擁有碼頭22座,以岸壁式碼頭為主,突堤式碼頭為輔,其中大型碼頭8座,總長約7乾米;岸壁式碼頭9座,總長5千米,船塢4座,全港平均水深5~10米。此外還有油庫數十座,總儲油量14萬噸,彈藥庫儲量1.37萬噸;機場1個,跑道長940米。

港口設備及駐泊能力

左營基地左營基地
1、碼頭:港內有大港的東碼頭、南碼頭和西碼頭,小港碼頭和水星碼頭共5處22座,船塢4座,可停泊5000噸以下艦船。東碼頭為主要艦艇駐泊區,1~8號碼頭一般停靠驅逐艦和護衛艦等,西碼頭1~5號主要停靠坦克登入艦,南碼頭1~5號主要停靠為外島運輸補給的艦艇,南6號碼頭停靠快艇。小港碼頭是左營港內最小也是最淺的碼頭,一邊停靠的是掃布雷艇,另一邊則為登入艇。水星碼頭是根據當年台灣為接收潛艇制定的水星計畫建造而成的,主要用於停靠潛艇,吃水較深,東碼頭吃水也較深,但比水星碼頭要淺一些。
2、防波堤:港口南北兩端均有防波堤,呈弧形從東南向西北伸展。防波堤為“風箱”結構,兩旁堆以水泥砌塊和塊石,退潮時露出水面,兩座防波堤的頂端各有1座燈樁。
3、錨地和系泊:港外有錨地數個,可停靠大、中型艦船。此外,港外還建有水鼓若干,可系錨泊一股艦船。

機構駐紮及艦隻停泊

左營港常泊作戰艦艇約占台海軍作戰艦艇總數的一半以上,可同時停泊5000噸級以下的艦船44艘,是台海軍主要兵力集結地和後勤保障基地,是台灣海軍作戰訓練、後勤補給,艦艇修造和支援外島作戰的主要基地,也是台灣最大的海軍基地和海軍艦隊司令部的大本營。

左營基地駐紮有台灣海軍艦隊司令部、陸戰隊司令部、兩棲部隊司令部、第1軍區司令部和62特遣部隊指揮部等主要指揮機構,並駐有124驅逐艦隊,192水雷艦隊,151兩棲艦隊、潛艇部隊和飛彈快艇大隊(海蛟大隊)一部。
台灣海軍艦隊司令部,隸屬海軍“總司令部”,是由台灣海軍原“艦艇訓練司令部”擴編,在1953年7月成立,原稱為“海軍艦隊指揮部”,下轄第一、二、三、四、後勤各艦隊及登入艦隊。1954年4月在該部下轄,再成立“艦艇訓練司令部”及“兩棲部隊司令部”;第二年2月整編,下轄“驅逐艦隊”、“護衛艦隊”、“掃布雷艦隊”、“巡邏艦隊”、“後勤艦隊”、“艦隊訓練司令部”及“兩棲艦隊司令部”,時至1968年9月更名為“海軍艦隊司令部”,是艦艇部隊的最高行政指揮機關,主要負責艦艇部隊行政管理、教育訓練、技術保障等工作,戰時遂行海上作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