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愛

左手愛

《左手愛》由李子燕著,主要內容:花季少女佟雪燕意外致殘,因傷心而與外界斷絕了一切聯繫。深愛她的林楓苦苦尋找,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佟雪燕。婚後,雖有公公、公婆對佟雪燕百般刁難,對林楓念念不忘的池影多次向林楓示愛,但兩個深愛的人卻堅強相擁,用愛去化解各種風雨。最終,雪燕終於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事業——寫作,並一步步走向成功。 《左手愛》適合小說愛好者閱讀。

內容簡介

左手愛左手愛

《左手愛》是一部熾熱之書,飽含著李子燕對生活和愛情的理解與嚮往,更是流露出她對生命的深刻尋問。這本書的出版,對子燕來說是一座里程碑,也是她通向新的創作道路的一扇門。

青春路上的勵志佳作!

沒有翅膀,依舊可以飛翔;我的羽翼,紮根在心靈之上。

“首屆海峽兩岸文學創作網路大賽”主題賽區長篇獎獲獎作品。


作者簡介

李子燕李子燕
李子燕,本名李鳳艷,女,肢殘一級,中共黨員,吉林省榆樹市政協委員。現為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長春文學社團副秘書長,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簽約作家,知名原創文學網站簽約作家,已創作《凌寒獨自開》、《蓮花劫》、《斷點幸福》、《倒數愛情》、《春心如水》、《和親罪妃》、《孽雪寒冰》、《臨界》等近二十部長篇作品。2010年曾進修於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

媒體推薦

李子燕李子燕
·李子燕,用文字為生活畫像的作家,她對生活的熱愛和感恩。將讓每一個閱讀《左手愛》的讀者頓悟:在功利之外的世界,擁有真情真愛多么美好!

——評論家、(《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

·一個人成為一名作家有很多道理。李子燕的特殊經歷,促使她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她勇於面對,並愈顯從容之美;她勇於表達,並漸增文學之魅。對於獲得的愛情,李子燕能講出愛里的那份艱辛、那份動人、那份堅守、那份無法言說的深情。

——評論家、吉林省作協副主席張未民

·從心靈里流淌出來的文字是純淨的。被情感照耀過的文字是溫暖的。作家李子燕以獨特的才情和敘事姿態,向人們講述了一個超級愛情神話,帶給我們對生命愛情的無限讚美,同時也將給世人留下無邊無際關於命運人生的思索。

——作家、長春市作協主席王長元

·這是一本催人淚下的情感勵志小說,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真善美”從未過時。這三個字是一切信仰的真諦。

——吉林省作協《作家》雜誌鯿輯王小王

圖書目錄

一訂婚伊始第一章焦急等待第二章初次相見第三章針鋒相對第三章訂婚禮金第四章追憶情緣第五章痛苦回憶第六章心已靠岸第七章另種無奈二夜長夢多第一章憶苦思甜第二章世俗之力第三章豁然開朗第四章相對無言第五章抓住機會第六章靜靜守望第七章同居之爭第八章在不在乎第九章痛的抉擇三地獄天堂第一章新婚之禧第二章糊塗的愛第三章故意刁難第四章紅毯兩端第五章自力更生第六章魅力誘惑第七章得意的笑第八章心悸之事第九章初次回門第十章忽冷忽熱第十一章沉醉愛河第十二章遲到幻影第十三章暖暖秋波第十四章比我幸福第十五章生日禮物第十六章等待過年第十七章山雨欲來第十八章除夕之夜第十九章地獄天堂四晴天霹靂第一章喜憂參半第二章甜蜜的酸第三章夢醒時分第四章恩斷義絕第五章甘苦自知第六章恨比愛好第七章對話情敵第八章潮濕的心第九章別摟太緊第十章晴天霹靂第十一章生命的笑第十二章初生太陽第十三章桑田滄海五婆婆媽媽第一章針鋒相對第二章水火不容第三章滿月風波第四章母愛之重第五章洞房花燭六不如歸去第一章重新定位第二章葡萄之水第三章現實危機第四章近在咫尺第五章幸福邊緣第六章雙重誘惑第七章你是內賊第八章嚮往陽光第九章風波再起第十章學會堅忍第十一章中秋大戰第十二章高不勝寒第十三章不如歸去七交換兒子第一章噩夢初醒第二章痛的思索第三章出爾反爾第四章交換兒子第五章記憶歸零第六章刻意隔離第七章美麗錯誤第八章豁然開朗第九章強大自己第十章華麗轉身第十一章何如不見第十二章各有不幸第十三章不幸遭遇第十四章捫心自問第十五章回歸母愛八婚姻之癢第一章婚姻之癢第二章有了外遇第三章珍惜擁有第四章脫軌之夜第五章眾目睽睽第六章親情投資第七章試圖挽救第八章夢與現實第九章婚姻之癢第十章想有個家第十一章歲月靜好九涅槃重生第一章藕斷絲連第二章星語心愿第三章男兒有淚第四章殷殷期望第五章涅槃重生第六章關鍵選擇第七章再見池影第八章又到除夕第九章圓夢之旅後記

文摘

第一章焦急等待

東北的春天總是姍姍來遲,微風溫柔地撫摸著樹木,淺淺的鵝黃色嫩芽跟星星點點的花蕾相互輝映,顯出朦朧的春意。佟雪燕安靜地坐在輪椅上,偶爾幾隻燕子“唧”地一聲掠過,流動的燕影划過眼前,攪得她心海七七八八,波瀾起伏。

原本平靜的生活,因為那次重逢而掀起層層漣漪。就在那天,在姐姐家的客廳,林楓反覆對雪燕的父母講同一句話:“請你們把燕子交給我,你們就放心吧!”就在那天,林楓握著雪燕的手,許下了一生不改的誓言:“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突然,佟雪燕的笑容消失了,她低頭看著自己的腿,眉頭又緊鎖起來。今天的訂婚儀式能順利嗎?佟雪燕時而興奮、時而忐忑。她不知道,選擇婚姻是對是錯;但她知道,自己喜歡這種選擇。她不敢奢望未來,卻強烈渴望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離心愛的男孩近一些,再近一些。

沒有健康的體魄,就等於失去了追求愛情的權利么?她跟林楓的愛情,會在1995年這個春天,開出花兒嗎?就算真的開出花,那么隨著盛夏的疾風驟雨,秋天的蕭瑟淒冷,最終能否結出果呢?即使真的結出果,誰又能知道,是苦澀,還是甘甜呢?以後的日子如果有人相伴也許會好很多,但世事無情,如東北凜冽的寒風吹過肌膚時帶來的陣陣刺痛,有些事情發生了就沒有辦法去改變、逆轉。雪燕望著窗外出了神,她在等待著,等待著一場嚴峻的考驗……

“燕子,茶沏好了,你先喝一杯,暖暖胃。”姐姐佟雪梅端著熱茶輕輕走過來。從大清早忙碌到現在,佟雪梅把房間打掃好了,水果洗好了,菜切好了,瓜子糖果擺好了,茶也泡好了,只等著林楓一家人的到來。

“不喝了,總上廁所,怪難堪的。”佟雪燕搖搖頭,回眸沖姐姐淡淡地笑了笑。如果可以的話,她寧願這個笑容永遠僵在臉上,這樣大家就不會發現她的憂傷,不會擔心了。

“沒事兒,燕子,放鬆點兒。”佟雪梅嘴上這樣勸著,其實心裡更緊張。幾天前,林楓捎信說自己父母同意在“五一”節相親,佟雪梅的心情跟妹妹一樣,喜憂參半。

林楓曾經苦苦尋找了雪燕三年多,這期間,林楓問遍了佟家的所有親戚,但都沒有得到準確訊息,因為佟雪燕不願意跟任何人接觸,也包括林楓。直到今年春天,父母帶佟雪燕重返吉林省德陽縣探親,而林楓意外得到了這個訊息,二人才得以重逢。大家都很佩服林楓對愛情的執著與勇氣,也都為他倆祝福著。

“姐,我沒事。”佟雪燕臉上帶著習慣性的微笑,不想讓家人看出心中的不安。

佟雪燕心裡很清楚,將心比心,沒有哪位父母願意娶個殘疾媳婦進門的,今天這個所謂的相親儀式,林楓父母應該也是迫於林楓的固執無奈應允罷了。眼角的餘光,瞄到時鐘的指針,佟雪燕的眉心微微蹙了蹙。每次林楓從鄉下坐汽車來,最遲八點半到,如今九點整,門鈴還沒有響。佟雪燕下意識地擺弄著衣襟,一切仿佛在意料之中,但仍然有些失望。為了給林楓父母留下好印象,佟雪燕選了一件粉紅色高領毛衫和一條黑色彈力褲,烏黑髮亮的長髮束在腦後,白皙的臉頰也儘量漾著微笑。

順著妹妹的目光,姐姐佟雪梅也下意識地看看錶,該不會是真的出岔了吧?她幫妹妹捋了捋長發,又整理整理衣服,她不知該如何安慰才好,最後只好把目光投向了母親。

母親李美貞的心情何嘗平靜過?為了這個相親儀式,自己的小女兒幾天來一直控制著飲食,生怕吃壞肚子,在未來公婆面前出醜。李美貞看在眼裡,憂在心上,婆婆永遠不是親媽,自己孩子身體又是這個樣子,就算結婚了,孩子能幸福嗎?三年多了,每每望著鏡子裡幾乎全白的頭髮,李美貞的焦慮和擔憂便日益加重,總是擔心自己得什麼病,扔下可憐的小女兒沒人照顧。不過,這些擔憂都隱藏在心裡,來到小女兒面前,李美貞儘量讓自己保持微笑。

“寶寶,把草莓給小姨吃,好不好?”李美貞抱起小外孫拿起一顆草莓,然後笑呵呵地走到兩個女兒身邊。她希望孩子的天真可愛,能讓小女兒暫時忘掉煩惱。

忽然,佟雪燕好羨慕八個月大的小外甥,若能做個無憂無慮的嬰兒,永遠依偎在母親溫暖的懷抱,該有多好啊!可惜自己身體像嬰兒一樣需要照顧,而心裡卻盛滿沉甸甸的哀傷;甚至有時候會無比氣餒地想,即便做個智障人士,在簡簡單單的日子裡快樂著,也比有腿不能行走的自己,幸運得多。佟雪燕比誰都清楚,母親把她當作手心裡的寶,那是因為血脈相連;而其他人,卻沒有義務對她怎么樣,包括林楓,更包括林楓的家人……

“叮鈴鈴……”一陣急促的門鈴聲驟然響起,佟雪燕一激靈,緊張地望向門口,相親的隊伍——終於來了?!

P1-3

後記

輪椅上的我,很長一段時間,不敢碰觸“幸福”這個字眼。在只能接受愛,而無力愛別人時,接受愈多,壓力愈沉重。我只能試著忽略某些快樂,亦或憂傷 。可以說,十八歲以前的我,擁有著寶貴的青春、健康的身體和美好的夢想。然而,那個十八歲最終變成人生的轉折,我眼睜睜看著命運在那一刻改道而行。九個小時的脊椎手術後,醫生診斷說:高位截癱是肢體殘疾中最痛苦的病症,雙下肢無知覺肌肉萎縮,還會伴隨著泌尿系統、消化系統等併發症。國際上暫時沒有更好的治療辦法。而且我的脊柱要用兩根一尺多長的鋼板支撐,背部的肌肉也會慢慢萎縮,若將來能坐起來好好吃頓飯,即是奇蹟……

仿佛晴天霹靂,我的世界塌了!我甚至想到過死——當生存變成奢侈,再完美的夢想,也只能放在心底,像壞去的肌肉一樣、慢慢萎縮……

“堅強”,有時候是一個令人心酸的辭彙。慶幸的是,在浮浮沉沉的日子裡,始終有一種鼓舞的力量,它推著我努力向前;甚至在轉身想逃跑的時候,它穩穩地托起我,趟過激流,越過瓦礫,一點一點迎向光明。因此,面對著親人沉甸甸的愛,面對著友人殷切的期待,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堅強呢?

2008年,好友帶來的一台舊電腦,令我閉塞的生活變得光彩明亮!我迫不及待地把以前寫的詩歌和散文,陸續上傳到部落格。後來漸漸對網路熟悉了,才知道有很多原創文學網站,便萌發了寫小說的衝動。

和大多數作者一樣,我最先想到的,也是以自己為原型進行創作。可是,要如何創作呢?冥思苦想中,我把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及想像到的故事,與自己的經歷做了多次解析與融合,進行必要的藝術加工和虛構,最終改編成《左手愛》。故事以佟雪燕與林楓的情感為主線,共塑造了七種婚姻類型,或喜或悲,或聚或散,可謂生活萬象,苦辣酸甜都是歌……

沒想到文章剛剛一發表,點擊率在網站遙遙領先;後來,有的讀者加了我的QQ,關注我的部落格,還自發成立了讀者群,大家一起討論小說情節,關注著人物的命運。自此,我思如泉湧,十多部長篇小說在網路發表,總字數六百多萬字,同時也得到了相應的稿費。我激動得哭了。雖然金錢並不能放在第一位,但又不得不承認:在網路上全靠陌生讀者訂閱得到的稿費,實在不容易!

激動之餘,身體的狀況卻越來越糟,雙手常常麻木得攥不住筷子。東哥邊給我按摩邊叮囑我,必須在每晚十點前關掉電腦。但是,我真的捨不得再浪費時間啊,還是趁東哥睡熟時悄悄爬起來,繼續寫作,往往一寫就是通宵……

都說天道會酬勤,2010年1月,意外接到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的通知書,邀請我參加第二屆網路作家培訓班,並且註明所有費用都由中國作家協會負責。那一刻,我覺得像在做夢,全國網路寫手上千萬,而我何德何能成為二十位學生中的一員呢?同時我很忐忑,魯院和網站並不知道我是殘疾人,如果冒然前往,會不會受到歧視?

但是東哥鼓勵我說:魯迅文學院素有文學界“黃埔軍校”之稱,是作家夢寐以求的文學殿堂,只有經過省級作家協會的推薦,中國作家協會的審批,才有機會去進修。因此,無論如何也要珍惜這次機會。我終於被說動了。就這樣,愛人背著我、兒子帶著行李箱,在東北滴水成凍的三九天,我們一家三口第一次踏上了北京之旅……

魯迅文學院之行仿佛一道霞光,照亮我對世界的好奇和憧憬。魯迅先生和丁玲先生的塑像就在身邊,“文學”氣息從四面八方吹來,強烈地震撼著我的心靈;蔣子龍、白描、雷達、李敬澤、施戰軍、馬季、王祥等眾多文學大師的授課,喚醒我停留在十八歲的韶華和夢想;而來自師生們的真摯友情,則讓我收穫了平等和尊重,重拾青春的美好和自信。

學習歸來,吉林省作家協會和長春市作家協會吸納我為會員,長春文學社團聘請我為副秘書長。我從網路世界一步步走到現實中來,與師友們一起探討文學,視野瞬間變得無比開闊,精神世界也更加豐盈飽滿。後來,多部作品在主流報刊文學發表,多次人選各種書籍並多次獲獎,還編寫了五本青少年勵志書籍,激勵青少年的同時也激勵自己。

回首來時路,我用二十年的輪椅時光,讀懂了生活的真諦,體味人性最摯誠不渝的情感;我的心,從未像此刻這般平靜,這般感恩。尤其是2012年以來,社會各界給予我很多榮譽,令我倍受感動和鼓舞一

2012年,長春市委宣傳部和長春市文聯授予我“第二屆百名文藝新秀”稱號;吉林省暨長春市婦聯授予我“十大和諧家庭”自強標兵稱號,並獲榆樹市“三八紅旗手”殊榮;長春團市委授予我“第六屆長春青年五四獎章”;同時,被長春市廣電新聞出版局評為“長春十大讀書明星”;被長春市委宣傳部和長春市殘聯評為“十大自強模範標兵”;被吉林省殘聯評為“百千萬特殊人才工程十大標兵”,參加全省巡迴事跡報告。2013年,參加長春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榮獲吉林省榆樹市“首屆金榆樹文藝獎”;參加吉林省暨長春市第六次殘疾人代表大會……

與此同時,中央電視台曾三次報導我的故事,吉林電視台、長春電視台、榆樹電視台、交通之聲廣播電台;《人民日報》、《吉林日報》、《長春日報》、《長春晚報》、《城市晚報》、《新文化報》、《東亞經貿新聞報》,新浪網、新華網、搜狐網、中國作家網等新聞媒體,也給予我很多關注。

猶記2010年1月,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共同關注”欄目播出的《網路作家進魯院》專題。那是平生第一次面對媒體的目光,緊張之餘,似乎感受到“小我”之外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猶記2012年2月,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道德觀察》欄目的編導,專程從北京來錄製我的專題採訪《因為愛情》。最喜主持人路一鳴的解說:“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那一刻,心中有了些許欣慰。

猶記2012年7月,父母和東哥推著我再次踏上北京之旅。節目現場的背景牆上,中央電視台台標與“向幸福出發”五個大字交替閃爍,時而切入藍天白雲草地和翅膀的畫面。我驀然想起自己的座右銘:“沒有翅膀,依舊可以飛翔;我的羽翼,紮根在心靈之上。”這時,主持人李詠問我:“你幸福嗎?”我熱淚盈眶,哽咽著與東哥合唱一曲《問情》,無盡的感慨皆化成痛並快樂著的淚花……

而今天,在延大出版社的全力幫助下,在各位師友的傾力支持下,在親朋好友的熱切期待中,《左手愛》終於以實體書的形式問世了;我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儘管二十年來,所有親朋好友都不許我說“謝謝”二字,但在這裡,請給我一個表達感恩的機會,讓我對每一位可敬可愛、真摯善良的“你”——說句最衷心地感謝吧!

謝謝你,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沒有離開我;

謝謝你,在我最脆弱的時候,一直鼓勵我;謝謝你,在我編織夢想的時候,和我一起追尋太陽的方向;謝謝你,在我嚮往天空的時候,賜予我一雙會飛會愛的翅膀!是你們讓我懂得:疼痛的磨礪面前,其實,可以用溫暖去面對。是你們讓我明白:只要擁有夢想擁有愛,即使踩著荊棘,也不會覺得痛;有淚可落,也不再是悲涼。所以,我會握緊《左手愛》的力量,以寬容感恩之心,燦然地笑對人生;所以,我將延續這份真實與虛幻,認真構思每一個故事,細細打磨每一段文字,在下一部作品《右手情》里,與“你”相約。那么,可敬可愛的“你”——願意赴約嗎?李子燕2013年7月於長春

序言

微笑吧,子燕

(代序)對於一個寫作者來說,北京朝陽區八里莊南里的陽光永遠是明媚而溫暖的,尤其在冬日。2010年1月,中國作家協會第二期網路作家班報到的當天,子燕的輪椅進入魯迅文學院校園,光線透過她的髮絲,映照在她的臉上,洋溢著一股春天般的氣息。魯院的老師和同學多少有點詫異,大家事先並不了解她的情況,她的確是因為創作成績突出被選送來的。後來子燕告訴我,這是她第一次出遠門。

開始,我有點擔心子燕能否融入作家班這個集體,很快就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子燕用她的微笑吸引了每一個同學,大家都主動找她聊天、談創作,可以說,她的到來讓這個班級增添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凝聚力。創作的艱辛是每個作者都必須獨自面對的,子燕當然也不例外,她跟我交談,話里話外沒有一句埋怨生活的艱難,只是揪心自己的寫作水平如何提高。我閱讀了她的主要作品,發現她的情感細膩而真摯,文筆樸素、雋永,我建議她多讀書,開闊眼界,多接觸外界,把心敞開,此後陸續向期刊推薦發表了她的一批小說和散文。

子燕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她感恩老天給了她一個溫暖的家庭、一個體貼的丈夫和健康的孩子,給了她來魯院學習的機會,感恩老師、同學以及親朋好友和社會對她的關愛。其實這一切都是她自己敢於直面人生的回饋。她微笑著張開臂膀,這個世界欣然接納了她。

《左手愛》是一部熾熱之書,飽含著子燕對生活和愛情的理解與嚮往,更是流露出她對生命的深刻尋問。這本書的出版,對子燕來說是一座里程碑,也是她通向新的創作道路的一扇門。前不久,我去長春出差再次見到子燕和她的丈夫,恰逢《左手愛》即將付梓,大家共同商議了書的封面設計和新書發布會諸事,其樂融融。能夠目睹並參與子燕這本書的出版,對我來講也是一種自豪。這本書,我會一直放在書架上,看見她,就如看見子燕的微笑。

是為序。

中國作家網副主編馬季2013年7月4日於北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