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法律手冊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2004年11月1日勞社部函[2004]256號)(164)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2004年6月1日勞社部發[2004]18號)(197) 加工傷保險有關工作的通知(2005年4月4日勞社部發[2005]8號)(200)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4月1日)
叢書名: 金袋鼠叢書·法律手冊系列
平裝: 48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04551996, 9787504551993
條形碼: 9787504551993
尺寸: 21 x 13 x 1.8 cm
重量: 358 g

內容簡介

《工傷保險法律手冊》由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是一本適合工人階級的百科全書。

目錄

一、綜合(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4年7月5日國家主席令第28號)(1)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國家主席令第60號)(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年6月29日國家主席令第70號)(38)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10月28日國家主席令第8號)(58)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1953年1月2日政務院修正公布)(85)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1991年3月1日國務院令第75號)(96)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2002年10月1日國務院令第364號)(99)
工傷保險條例(2003年4月27日國務院令第375號)(103)
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119)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04年1月13日國務院令第397號)(134)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1953年1月26日勞動部公布)(139)
勞動部關於重傷事故範圍的意見(試行)(1960年5月23日[60]中勞護久字第56號)(159)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1986年5月31日GB 6441—86)(160)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2004年11月1日勞社部函[2004]256號)(164)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關於事業單位、
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2005年12月29日勞社部發[2005]36號)(166)
二、參保與繳費(168)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1999年1月22日國務院令第259號)(168)
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1990年1月1日國家統計局令第1號)(174)
社會保險登記管理暫行辦法(1999年3月19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號)(180)
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暫行辦法(1999年3月19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2號)(185)
社會保險費征繳監督檢查辦法(1999年3月19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3號)(189)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衛生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於工傷保險費率問題的通知(2003年10月29日勞社部發[2003]29號)(194)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2004年6月1日勞社部發[2004]18號)(197)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鐵道部關於鐵路企業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2004年11月3日勞社部函[2004]257號)(199)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關於貫徹《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做好企業參
加工傷保險有關工作的通知(2005年4月4日勞社部發[2005]8號)(200)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和執行民事、經濟糾紛案件時不得查封、凍結和扣劃社會保險基金的通知(2000年2月18日法[2000]19號)(202)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對破產企業生產自救期間應否繳納社會保險費問題的復函(2001年12月30日勞社廳函[2001]286號)(203)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如何執行和解釋社會保險費征繳有關規定的復函(2002年7月31日勞社廳函[2002]239號)(204)
三、工傷認定與工傷保險待遇(205)
工傷認定辦法(2003年9月23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7號)(205)
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範圍規定(2003年9月23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8號)(208)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2003年9月23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9號)(210)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財政部、衛生部關於因履行工作職責
感染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人員有關待遇問題的通知(2003年5月23日勞
社部發電[2003]2號)(212)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的通知(2004年9月13日勞社部發[2004]23號)(213)
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因工傷殘人員享受護理費的條件等問題的復函(1996年6月17日勞辦發[1996]113號)(215)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受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委託進行工傷認定有關問題的復函(1999年9月9日勞社廳函[1999]113號)(216)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無證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是否認定工傷問題的復函(2000年12月14日勞社廳函[2000]150號)(217)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僱工契約“工傷概不負責”是否有效的批覆(1988年10月14日[1988]民他字第1號)(217)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工傷認定法律適用的請示的答覆(2001年6月15日法行[2000]26號)(218)
四、勞動能力鑑定與工傷保險經辦管理(219)
社會保險行政爭議處理辦法(2001年5月27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219)
社會保險稽核辦法(2003年2月27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6號)(226)
勞動能力鑑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2006年11月2日GB/T 16180—2006)(230)
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鑑定標準(試行)(2002年4月5日勞社部發[2002]8號)(316)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衛生部、中華全國總工會、
中國企業聯合會關於勞動能力鑑定有關問題的通知(2003年9月26日勞社部發[2003]25號)(323)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當事人對工傷認定不服申請行政複議的復函(2004年5月18日勞社廳函[2004]123號)(324)
工傷保險經辦業務管理規程(試行)(2004年6月17日勞社廳發[2004]6號)(325)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申請工傷認定舉證責任問題的復函(2004年9月29日勞社廳函[2004]317號)(347)
五、職業病防治與診斷(348)
勞動保護用品配備標準(試行)(2000年3月6日國經貿安全[2000]189號)(348)
第一批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目錄)(2002年4月8日衛通[2002]8號)(351)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2002年5月12日國務院令第352號)(357)
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2002年3月28日衛生部令第21號)(377)
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2002年3月28日衛生部令第23號)(379)
職業病診斷與鑑定管理辦法(2002年3月28日衛生部令第24號)(383)
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2002年3月28日衛生部令第25號)(393)
衛生部、勞動人事部、財政部、
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職業病範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1987年11月5日[1987]衛防字第60號)(397)
職業病報告辦法(1988年8月20日衛生部發布)(400)
國家職業病診斷鑑定委員會章程(1997年7月11日衛生部發布)(402)
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職業病目錄》的通知(2002年4月18日衛法監字[2002]108號)(407)
衛生部關於職業病診斷與鑑定有關問題的批覆(2002年7月19日衛法監發[2002]173號)(412)
衛生部關於對異地職業病診斷有關問題的批覆(2003年10月17日衛法監發[2003]
298號)(413)
衛生部關於進一步加強職業病診斷鑑定管理工作的通知(2003年12月23日衛法監發[2003]350號)(414)
衛生部關於職業病診斷有關問題的批覆(2005年4月4日衛監督發[2005]129號)(416)
六、優撫安置(417)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2004年8月1日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第413號)(417)
傷殘撫恤管理暫行辦法(1997年4月4日民政部令第2號)(429)
民政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公安部、勞動人事部、商業部、
財政部關於安置特等、一等革命殘廢軍人有關問題的通知(1984年12月15日民[1985]安2號)(433)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撫恤辦法(1996年11月19日公發[1996]18號)(435)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撫恤辦法(1998年5月14日法發[1998]6號)(443)
司法行政系統人民警察撫恤辦法(1999年11月16日司發通[1999]131號)(452)
軍人殘疾等級評定標準(試行)(2004年11月18日民發[2004]195號)(461)
民政部、財政部關於提高部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的通知(2005年4月18日民發[2005]52號)(481)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新舊勞動能力鑒
定標準銜接有關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2007年3月6日勞社部發[2007]8號)(48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