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杜鵑(原變種)

川西杜鵑(原變種)

川西杜鵑(原變種)所屬常綠杜鵑組,杜鵑花科,產四川西部和西南部。生於海拔2800--3100米的山坡灌木木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天全(二郎山)。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

川西杜鵑(原變種)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sikangense Fang var. sikangense
種別名:
國內分布:產四川西部和西南部。生於海拔2800--3100米的山坡灌木木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天全(二郎山)。
海 拔:2800-3100
中國植物志:57(2):139
亞組中文名:露珠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Irrorata Sleumer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小喬木灌木,高3—5米;當年生幼枝被白色絨毛,後變無毛;老枝灰色,有層狀剝落,葉革質, 長圓狀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8—12厘米,寬2.5—3.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上面深綠色做有乳頭狀突起,下面淡綠色,平滑,兩面無毛;中脈在上面下陷成淺溝紋,在下面顯著隆起,在近葉基處及葉柄上有容易脫落的星狀毛,側脈12—15對,在兩面僅微觀;葉柄長1--1.5厘米,上面平坦有溝紋,下面圓柱狀,側被毛,後變無毛,總狀傘形花序,有花8--12朵,總軸長1--2厘米,被白色絨毛;花梗粗壯,長1--2厘米,有同樣的毛,每花下有一苞片,橢圓形或披針形,長約2.5厘米,寬0.8--1厘米,膜質,兩面被密柔毛;花萼小,5裂,裂片三角形,長約2毫米,頂端銳尖,外面被毛;花冠鍾狀,長3—3.5厘米,口徑3—4厘米,淡紫紅色,有深紫色斑點,5裂,裂片近於圓形,長1.5厘米, 寬約2厘米,頂端有凹缺;雄蕊10,長1.5—3厘米,不等長;花絲基部有開展的短柔毛;子房長卵圓形,長5毫米,被分枝毛,花柱粗壯,無毛,柱頭小,微膨大。蒴果圓柱狀,長1.5--2厘米,直徑4--5毫米,成熟後9--10裂,被褐色厚毛。 花期6--7月,果期9月。
川西杜鵑(原變種)川西杜鵑(原變種)

產地分布:

四川西部和西南部。生於海拔2800--3100米的山坡灌木木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天全(二郎山)。
本種提示:本種花期較晚,花冠淡紫紅色;子房密陂分枝毛,花梗上亦密被絨毛,葉片下面基部 的中脈上亦有易脫落的星狀毛十分特殊,較易於區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