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楊(原變種)

川楊(原變種)

川楊(原變種)(Populus szechuanica Schneid. var. szechuanica),楊柳科、楊屬,產四川、雲南、甘肅和陝西。多生於海拔1100-4600米間,常與雲杉混交或有時形成塊狀純林。模式標本采自四川灌縣。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40米。樹皮灰白色,上部光滑,下部粗糙,開裂;樹冠卵圓形;幼枝有棱,粗壯,綠褐色或淡紫色,無毛,老枝圓,黃褐色,後變灰色。芽先端尖,淡紫色,無毛,有粘質。葉初發時帶紅色,上面白色,無毛;萌枝葉通常卵狀長橢圓形,長11-20厘米,寬5-11厘米,有時長達28厘米,寬達16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近心形或圓形,邊緣具圓,腺齒;果枝葉寬卵形、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8-18厘米,寬5-15厘米,先端通常短漸尖,基部圓形、楔形或淺心形,邊緣有腺齒,初時有緣毛;萌枝葉柄較短,長2-4厘米,果枝葉柄較長,長2.5-8厘米,無毛。果序長10-20厘米或更長,果序軸光滑; 蒴果卵狀球形,長7-9毫米,近無柄,光滑,3-4瓣裂。花期4-5月,果期5-6月 。

生長環境

多生於海拔1100-4600米間,常與雲杉混交或有時形成塊狀純林。

分布範圍

產自四川、雲南、甘肅和陝西。模式標本采自四川灌縣。

主要價值

木材供箱板材、民用建築或纖維原料等,也植為行道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