巋龍山

巋龍山是福建省長汀的名山,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有野生動植物資源49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73種。巋龍山內珍稀特有樹種多。

遠眺巋龍山
 巋龍山是福建省長汀的名山,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閩贛兩省交界處的四都鎮上湖、小金、紅寮之間,海拔1036米。山勢雄偉挺拔,含煙點翠,屹立於連綿不斷的群山之中,峻峭突兀,聳天凌雲。
風動石
 1929年3月,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從瑞金壬田出發,經武夷山南端進入巋龍山下的樓子壩,掀開了創建閩西紅色根據地的光輝一頁。主力紅軍長征後,中共福建省委、省蘇、省軍區轉移到巋龍山下的四都,堅持游擊戰爭。巋龍山下的樓子壩、紅寮、上湖都是革命基點村,巋龍山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條溪流,都見證著紅軍浴血奮戰的歷史。
巋龍山是綠色的山。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是長汀縣內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區內共有野生動植物資源49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73種。巋龍山內珍稀特有樹種多。這裡有全國最大面積的國家二級保護花木群落;有福建省最大面積的天然黑錐林群落,成片面積達到983畝;此外還有成片的福建柏群落、南方紅豆杉群落,浙江楠、沉水樟等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以及特有樹種閩西青?、悅色含笑。
巋龍山風光怡人。飛瀑流泉,蔚為壯觀,山石形態萬千,令人嘆為觀止。特別是山頂小岩上屹立著一塊危危欲墜的“風動石”,遊人用力推搡,微覺搖曳晃動,旋又穩立如柱,千百年來未移動毫釐。
巋龍山開闢於唐宋,早有古剎,北宋神宗年間,時任臨汀郡副守的郭祥正游此山有詩云:“神仙之府名巋龍,千條翠玉擎寒空。秀色凌風入城郭,半街曉日金蒙蒙。”可見巋龍山在當時就有一定的名氣。
巋龍山古剎
 明代在古剎原址上建羅公祖師廟,奉祀佛祖釋迦牟尼和羅公祖師。羅公祖師是江西吉水狀元羅洪先,傳說當年羅洪先避戰亂入汀,隱居巋龍山,因精通醫術採藥治病救人,深受閩贛兩省邊民愛戴。至今羅公祖師以特有的靈氣每年吸引閩、贛兩省香客達10萬人次。
巋龍山歷史悠久,民風淳樸,集紅色文化、客家風情、綠色生態為一體,是值得一游的風景名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