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山森林公園

嵯峨山森林公園

嵯峨山森林公園,位於陝西省三原縣嵯峨鄉,這裡風景秀麗,環境優美。是三原縣新近開發的一個自然風光旅遊點。

基本信息

簡介

嵯峨山森林公園的猴子嵯峨山森林公園的猴子

嵯峨山,位於三原縣西北部,距縣城20公里。山勢挺拔,風景秀麗,素有“渭北名山”之稱。嵯峨山森林公園,海拔1100-1430米,面積1299公頃,有景點、景物50多個。這裡森林植物較多,約有300多種。山上部有天然生長的櫟、榆、側柏、山楊、山杏,中下部為人工栽植的油松、黑松、白榆、刺槐及果樹等。在茂密的森林裡,還有多種鳥類和豹子、羊鹿(狍子)、兔等野生動物。在山峰石間,有一石窟,深約數里,夏日洞內涼風習習,嚴冬暖流湧出,堪稱一大奇觀。這裡是人們春天踏青、夏日避暑,金秋賞景,隆冬觀雪的好去處。嵯峨山古蹟文物頗多。山南麓有唐德宗李适墓--崇陵。陵園前有石人、石馬、華表、朱雀、飛馬等石刻,四門各有石獅1對,做工精細,栩栩如生。因香港電視劇《珍珠傳奇》在中國播出,崇陵名楊四海。潦池窪古廟,始建於唐代,以後各代均有續建,金、元時代,廟宇多達千間,現僅存龍王廟、山神廟、娘娘廟等。每年農曆七月十二廟會,香客遊人如織,盛況空前,十分熱鬧。洗眼泉,相傳泉水能醫眼疾,不少遊人香客爭相到此洗眼、洗臉,十分愜意。五台塔、桃花井、金香爐、天井岸等景點,更有其美妙、迷人的傳說故事。天井岸有漢池陽宮遺址、岳村、楊社、邵家河、樊南河有新石器遺址,出土文物確認為仰韶文化。白馬崖,有解放戰爭舊址,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地方。嵯峨山森林公園,距西安市54公里,乘車由西銅高速公路北上,至三原出口,經魯橋、洪水,一個小時即可到達。可與三原城隍廟、耀縣藥王山、耀州窯遺址、銅川玉華宮森林公園、黃帝陵,組成以西安為中心的北線旅遊線路。三原特產蓼花糖、宴友思系列產品、泡油糕、金線油塔等,可使遊人大飽口福,或帶回饋贈親友。

景觀介紹

一、自然景觀
1、嵯峨山為喬山支脈,最高海拔1409米,山勢挺拔,山峰險峻,風景秀麗,環境優美。陝西曆代騷人墨客多有詩文謳歌,清乾隆三原知縣張魏象有詩讚曰:“唐原之北望,清水碧芙蓉。圈設秦非去,門開古帝逢。清池常浴日,霧雲數騰龍。欲振新衣者,須茲第一峰。”
2、森林景觀豐富,鬱鬱蔥蔥的刺槐林,翠綠挺拔的油松林,碧綠的側柏林,使人心情闊然開朗。春季連翹、野薔薇相繼開花,滿山遍野一片金黃,中間還點綴著一些粉紅色的山杏、山桃花,同青山、綠樹、藍天共同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使人有種“風景美如畫,人在畫中行”的感覺。夏季滿山清翠,空氣清新,氣候涼爽,是人們避暑的好地方。
3、行走在山林中,山雞、黃羊等野生動物時常出沒,各種鳥鳴在耳旁響起,使人們感受到回歸大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切意。
4、嵯峨石窟。石窟在嵯峨山石峰間,深五、六里,夏日洞口涼風刺肌膚,冬天洞內湧出暖流,令人稱奇。
二、人文景觀
1、五台塔、二郎廟。相傳為唐代大將尉遲敬德所滲,每年陰曆七月十二日,鄉民都從十里八鄉趕來燒香祈福,香火極盛。
2、潦池窪古廟會。據資料記載,從唐代起,鄉民們便在嵯峨山陸繼修築廟宇,三原解放時,潦池窪還有廟宇幾十間,廟在文革時期被人們拆了,但現在每年七月十二日還舉行廟會,前來燒香的人很多,是三原民眾的一大盛事。
3、唐德宗李适墓崇陵。該陵位於嵯峨山南麓,自陵的朱雀門向南有石人10對,石馬5對,朱雀1對,飛馬1對,華表1對,四門均有石獅1對。
4、“白馬崖”革命遺址。解放戰爭時期,在“白馬崖”發生過激烈戰鬥,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與敵英勇搏殺,直至彈盡糧絕,全部壯烈犧牲。
5、桃花井,金香爐等人文遺蹟猶存,且傳說美麗迷人。

路線

嵯峨山森林公園,距西安市54公里,乘車由西銅高速公路北上,至三原出口,經魯橋、洪水,一個小時即可到達。可與三原城隍廟、耀縣藥王山、耀州窯遺址、銅川玉華宮森林公園、黃帝陵,組成以西安為中心的北線旅遊線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