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南尼

崩南尼

崩南尼,是佤族人傳統節日。1950年前部分地區還保留原始公社制殘餘,以刻木、結繩記事,用實物傳情達意。佤族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五為佤族春節。佤語稱為“崩南尼”。

基本信息

節日時間

崩南尼崩南尼

滄源一帶佤族以一年最後一個月的癸亥日為“崩南尼”(佤語,意為佤族春節)。

節日習俗

崩南尼崩南尼
在太陽落山時,所有寨外的人畜都要回家,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各家要泡糯米、蒸熟後舂成粑粑。並將新年貢飯送到寨王家中,待寨王與頭人誦經念咒,鳴土炮12響後,男人們齊集寨王家共食“南尼飯”。飯後回家向父母、長輩敬拜,並用糯米飯餵耕牛、騾馬。

天明後,將全寨槍弩武器集中在寨外祭山神地靈的大樹下,並用筍殼剪一山鹿形象,頭人提小紅公雞一隻繞武器念咒、殺雞後將雞血滴在鹿像和武器上,祈禱來年武器不傷好人和主人,只對壞人、惡獸百發百中。

儀式結束後,將鹿像置於前方,進行射鹿比賽。優勝者在以後的狩獵活動中,可擔任重要職務。人們互贈芭蕉、粑粑、甘蔗、歌舞歡慶,用充滿山區狩獵風情的活動歡度新年。由於現在對槍枝控制較嚴,通常所見的武器為弓弩。

祭祀求福

崩南尼,全寨的頭人、青壯年男子,都要集聚到寨王家,並湊錢買豬、雞各一隻宰殺,各家用小篾桌端去一盆糯米飯、一塊粑粑等給寨王拜年,祭神靈和祖先。後互贈粑粑,互相祝賀。天亮時祭神樹,並開始打獵、撈魚蝦,以求新的一年裡交下好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