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奎

十六年(1503年),轉任山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政聲冠一時”。 正德元年(1506年)丁尤母喪,去職還鄉。 嘉靖十五年(1536年),崔文奎在里籍新泰龍廷病逝,享年八十六歲。

崔文奎(1450~1536),字應宿,號松溪,明新泰縣(今新泰市)龍廷苗莊人。幼時聰穎好學,胸懷大志,才學名貫一時。成化十三年(1477年)鄉試中舉。成化甲辰科(1484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河南按察司副使。十六年(1503年),轉任山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政聲冠一時”。正德元年(1506年)丁尤母喪,去職還鄉。除服後,正德帝下詔復其職,時宦官劉瑾、焦芳濁亂朝政,辭不就職。正德五年(1510年),劉瑾被殺,滿朝言官皆薦其為光祿寺卿,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瑾雖除,但宦官仍然把持朝政,文奎堅不趨附,遭到忌恨。正德九年(1514年),宦官張永等左右正德帝調文奎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巡按南畿,遠離朝廷。正德十二年(1517年)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後升任倉場總督兼工部左侍郎。嘉靖元年(1522年)升任南京工部尚書。因與權奸張璁、桂萼不合,且進諫不聽,嘉靖四年(1525年),文奎上書辭官歸里。致仕後,嘉靖多次派人到新泰向文奎詢問朝政得失,但崔託辭一無所對。嘉靖十五年(1536年),崔文奎在里籍新泰龍廷病逝,享年八十六歲。嘉靖帝輟朝,遣使諭祭,謚“康簡”。史稱崔文奎“守身清約,精於吏事,居官所至有聲”(《明世宗實錄》)。“清德恪厚,天下推為長者”(《新泰縣誌·人物》)。有《科貢題名記》、《重修碧霞宮記》等載清《新泰縣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