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子忠藏雲圖軸

崔子忠藏雲圖軸

相傳李白居地肺山時,曾以瓶瓿貯存山中的濃雲帶回居所,散之臥內,得以“日飲清泉臥白雲”。 圖中李白端坐四輪車上,初入深山,仰望山間蓊蓊鬱郁的濃雲似行似駐,變幻無端,面帶訝異又若有所思。 人物雖極小,卻置於畫幅最為顯著的視點,並施以純淨鮮明的藍、白、黑亮色,與背景的濃雲暗樹對比強烈,醒目而突出,體現出作者的匠心。

崔子忠藏雲圖軸

《藏雲圖》軸,明,崔子忠作,絹本,設色,縱189cm,橫50.2cm。
此圖取材於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故事。相傳李白居地肺山時,曾以瓶瓿貯存山中的濃雲帶回居所,散之臥內,得以“日飲清泉臥白雲”。圖中李白端坐四輪車上,初入深山,仰望山間蓊蓊鬱郁的濃雲似行似駐,變幻無端,面帶訝異又若有所思。二童子分立左右,一人搭繩牽車,一人荷杖引導。山石樹木皆用暗色,藉以反襯畫面中部大面積的白雲。同時,又巧妙地借用水紋的畫法以細線勾出波紋,或疏或密,表現出雲霧強烈的流動性,以及“晴則如絮,幻則如人,行出足下,坐生袖中,旅行者不見前後”的種種變化。山石層疊而上,似方似圓,造型怪異;遠山屈曲,如筍向天;老樹虬勁盤旋,迥異凡塵,給人以靜寂神秘之感。人物雖極小,卻置於畫幅最為顯著的視點,並施以純淨鮮明的藍、白、黑亮色,與背景的濃雲暗樹對比強烈,醒目而突出,體現出作者的匠心。崔子忠的繪畫,熱衷神仙、道釋題材,此幅描繪被人們稱為“詩仙”的李白,且使其置身於雲出霧沒、超然出塵的神山仙境之中,在尊頌先賢的同時,也寄託了畫家自己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和對隱逸出世的嚮往和追求。
撰稿人:傅東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