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石

崑崙石為崑崙石碑的簡稱。崑崙石是一種特殊規制的石碑,碑高2米左右,寬1米左右,梯形圓頂,有2.5米長、1米左右寬的長方形底座,底座上雕刻有粗獷線條水浪紋,象徵海水江崖。碑身刻有御書文字、御製詩。

概述

英:Kunlun Monument
形似一座山的刻石,稱“崑崙石”,也可視為刻石中的一種形式。
 

歷史

崑崙石碑用漢白玉石製成,不是採用崑崙山之石製成,崑崙石象徵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崑崙山而得名。清代皇家園林發源於中國古代崑崙神話和蓬萊神話,西部高原的神奇故事與東部大海傳說相結合。崑崙石象徵帝王追求蓬萊仙境,崑崙石頂部圓形,象徵躍出海面的紅日。北京崑崙石多數為清代乾隆年間的御碑,豎立在皇家園林里的風景區內。在清代以前未見有關崑崙石的記載。據了解北京有7座崑崙石:即北海崑崙石、南海崑崙石及人字柳詩碑、圓明園崑崙石、頤和園崑崙石及耕織圖石碑、南苑崑崙石。
崑崙石為清代乾隆時期北京獨有的一種御碑,未見文字報導國內其他省市有這種石碑。乾隆時期處於清朝鼎盛時期。國庫充裕,乾隆本人愛好遊玩,有較高的風景建築知識,愛好書法和詩文,所以他創造了崑崙石新碑型,用崑崙石豐富皇家園林的內容,表現他的詩文和書法,崑崙石上均雕刻有乾隆御書的詩詞,有的刻有御書碑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