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橋鎮

峨橋鎮

峨橋鎮位於安徽省繁昌縣東部,蕪湖市南部,距蕪湖市區21公里、繁昌縣城13公里,素有繁昌“東大門”之稱。隸屬蕪湖市三山區,全鎮總面積105平方公里,轄1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總人口5.3萬人。峨橋鎮在安徽繁昌縣東三址里,接鞠湖縣界,明初置繁昌河泊所於此,又上峨橋鎮,在縣南一里,《九域志》繁昌縣有上峨橋、下峨橋鎮。峨橋鎮地理環境優越,資源豐富。唐李白、王維,宋楊萬里等名人墨客曾寄寓行跡於此,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和動人的詩篇。

基本信息

(圖)峨橋鎮峨橋鎮

峨橋鎮位於安徽省繁昌縣東部,蕪湖市南部,距蕪湖市區21公里、繁昌縣城13公里,素有繁昌“東大門”之稱。隸屬蕪湖市三山區,全鎮總面積105平方公里,轄1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總人口5.3萬人。峨橋鎮在安徽繁昌縣東三址里,接鞠湖縣界,明初置繁昌河泊所於此,又上峨橋鎮,在縣南一里,《九域志》繁昌縣有上峨橋、下峨橋鎮。峨橋鎮地理環境優越,資源豐富。唐李白王維,宋楊萬里等名人墨客曾寄寓行跡於此,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和動人的詩篇。

概述

(圖)峨橋鎮峨橋鎮

峨橋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三國時東吳水軍都督周瑜為抵禦水患在此築圈成圩。巍然聳立的千年古剎銅山寺與繁華喧囂的茶葉市場成為旅遊的獨特景觀。

峨橋鎮地理環境優越,南依九華山、黃山,水陸交通便捷,滬銅鐵路與即將建設的沿江高速公路、淮九公路穿境而過,境內繁新、中峨、三峨公路縱橫交錯,鐵路設有峨橋站,沿江高速在峨橋鎮設有出入口,沿漳河而下可直達黃金水道長江。峨橋資源豐富,物產富饒,境內蘊藏著豐厚的石灰石、鐵、煤、硫、白雲石等礦產資源,石灰石儲量達12億立方米、花崗岩儲量達25億立方米,總投資36.6億元的國家重點工程——響水澗蓄能電站即將開工建設。峨橋鎮形成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圖)峨橋鎮峨橋鎮慰問民眾

峨橋鎮還有儲量達12億立方米石灰石、25億立方米的花崗岩資源,引資興辦日產5000噸以上的乾法鏇窯水泥生產線和年產10萬立方米花崗岩板材加工基地。截止2008年集鎮建成區面積規劃建設為10平方公里。

立足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省內創一流、全國爭百強” 的目標,勇於創新的峨橋人民圍繞“以茶興鎮,以工強鎮,以商活鎮” 的發展思路,堅持調整結構主線,投資建設重點,招商引資突破,實施項目支撐全鎮發展,以強化服務,夯實基礎,保持和推進經濟平穩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依據行政調整發展實際,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視野、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推進城鎮化進程。全力打造“魅力峨橋、富裕峨橋、開放峨橋、旅遊峨橋、人文峨橋”,構建和諧社會。

鄉鎮建設

(圖)峨橋鎮峨橋鎮

農業:峨橋鎮實施的中國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總投入470萬元,項目治理區面積1.7萬畝,分土地智力和節水農業兩個子項目。峨橋鎮山場面積3萬畝,土層深厚,地表有機質含量高,氣候溫潤,無工業污染。適宜經果林綜合開發和苗木花卉種植。浮山有機茶通過中國國家評審。鮮切花、黃山貢菊種植獲得成功。峨橋鎮可養水面大,峨溪河、泊水河、虬塘湖水資源豐富,水質清新,旱澇保收,生態條件得天獨厚。適宜大規模養殖,可開發珍珠、商品蟹、青蝦、鱉等多種水產品的養殖。

電力:響水澗抽水蓄能電站位於峨橋鎮響水澗自然村,工程由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地下廠房、地面開關站等組成,電站裝機容量1000MW,電站安裝4台單機容量為25KM可逆混流式機組。年發電量17.62萬度。

響水澗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位於浮山東部山坳,上水庫西側高程最高230米,在上水庫150米處有一台地,利用響水澗溝口築壩成庫,總庫容1663萬立方米。下水庫建於浮山東面山腳下的泊口河內的湖盪清地圈圍築堤而成,水流經泊口河可注入漳河,水資源豐富,總庫容為1922萬立方米。整個工程施工期為5年,總投資40多億元。該電站的開發將緩解華東電網系統嚴重的調峰矛盾,為電網安全運行提供保證。

峨橋地理環境優越,水陸交通便捷。滬銅鐵路、沿江高速公路、省道淮九公路穿境而過。鐵路設有峨橋站,沿江高速在峨橋鎮設有出入口,境內繁新、中峨、三峨公路縱橫交錯。水路沿漳河順流而下可直達黃金水道長江。峨橋鎮公路建設正按計畫實施,高速公路完成路基工程,進入路面施工,淮九公路已完成一大半路基工程量,響水澗抽水蓄能電站專用公路一期路基工程結束。“村村通”工程已全面展開。

自然資源

(圖)峨橋鎮峨橋鎮

茶葉:峨橋茶葉市場的茶葉品種繁多,檔次分級也比較細。一般來說,茶葉的價格根據春季、秋季茶,產茶區域分布情況如山頂、山腳等,產量和茶葉保鮮質量等綜合因素,以及市場行情而變化。有中高檔的碧螺春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據介紹,早在明清時期,峨橋就有經銷茶葉的歷史。今天的峨橋茶葉批發市場,擁有全國60%以上茶葉的保鮮儲藏能力,年交易量3500萬公斤。茶葉從峨橋市場流通到各地的商場、超市,其價格成倍上漲。

峨橋自明清以來,因漳河舟楫之利,眾賈雲集,商埠繁榮,並以“不是茶鄉,勝似茶鄉”而聲名遠揚。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李鵬、朱鎔基、溫家寶、回良玉、王光英、白立忱、郝建秀等相繼來茶市視察。峨橋茶葉市場占地15萬平方米,經營面積13.5萬平方米,門面1000餘家,經營攤位3000多個,經營品種1200多種,市場日均客流量上萬人次,3萬多人的經銷大軍遍布中國,年交易量3800萬公斤,交易額逾10億元,成為中國全國性的茶葉集散中心和批發銷售中心。

峨橋的茶產業工業園與峨橋茶市相連,交通便捷。園區以科研開發為主,重點發展與茶葉有關的加工、保鮮、包裝、制罐茶具等相關產業。圓區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10公頃的起步區已完成“四通一平”,截止2009年初已有十餘家企業入園。

(圖)峨橋鎮峨橋鎮

旅遊:峨橋周圍有省級森林公園馬仁奇峰風景區,以及九華山、西遞、宏村等。峨橋鎮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既有“浮丘丹井”和“峨溪匹練”等歷史景點,千年古剎銅山寺、浮華寺保存完好,銅山寺內有一株距今1200多年的銀杏樹,樹高23米,周長8.5米,需6人方能環抱。該樹歷經滄桑,不僅枝繁葉茂,而且年年結果,成為當地一道獨特的自然景觀。峨橋鎮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既有繁昌舊十景中的“浮丘丹井”和“峨溪匹練”,千年古剎銅山寺、浮山寺保存完好,又有以“江南第一茶市”著稱的現代商貿旅遊典型——峨橋茶市。

峨橋鎮依託長江沿線最大的現代徽派建築群——峨橋國際茶城的旅遊資源優勢,挖掘鎮域內自然風光名勝響水澗景區資源,結合浮山有機茶園,發展觀光休閒農業園、農家樂觀光休閒農業園、農家樂旅遊項目,建設成為以“茶”為特色的集購物、經商、旅遊觀光、休閒與一體的多格局新城鎮。

發展前景

在加快融入長三角的進程中,峨橋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優勢互補,擴大合作,突出特色產業布局,加快經濟與社會發展。利用儲量達12億立方米石灰石、25億立方米的花崗岩資源,引資興辦日產5000噸以上的乾法鏇窯水泥生產線和年產10萬立方米花崗岩板材加工基地。配合華東電網公司實施的國家重點工程——響水澗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做好生態旅遊文章。以“三綠工程”示範市場為契機,加強綠色專業市場建設,發展茶業特色經濟,加快茶葉產業化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