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第四次北伐

岳家軍因為有備而來,擋住了完顏宗弼全部戰術,獲得了“郾城之戰”的完勝。 郾城戰後十日下午,完顏宗弼組織了一千多人的騎兵,進攻郾城縣北的五里店。 十三日,張憲率背嵬軍、游奕軍、前軍等主力進入完顏宗弼殘軍所在的臨潁縣,再次尋求和其決戰。

簡介

岳飛第四次北伐發生於紹興十年(1140年)六月、閏六月和七月期間。岳飛率十萬岳家軍大敗金軍統帥完顏宗弼(兀朮)的女真軍主力於郾城、穎昌和其它河南各地,完顏宗弼逃出開封退回北方。但因為宋高宗趙構和權相秦檜要簽訂《紹興和議》等政治原因,岳飛的第四次北伐因此失敗。

背景

紹興七年(1137年),金軍的前幾個主帥完顏宗望、完顏宗輔、完顏宗翰已先後病故,金軍大權在左副元帥完顏昌和右副元帥完顏宗弼兩人手中。十一月,完顏昌和完顏宗弼假稱助劉豫攻宋,率兵到開封府正式廢除偽齊政權,廢劉豫為蜀王,還聲稱要宋欽宗回開封當傀儡皇帝。宋高宗派遣的迎奉梓宮使王倫到達開封,求河南、陝西地於完顏昌。完顏昌對王倫說:“好報江南(當時金方不用宋的國號),既道途無壅,和議自此平達。”
紹興八年(1138年),完顏昌回到金國上京,倡議以原來的偽齊舊地送給南宋,在完顏宗磐和完顏宗雋的幫助下,和秦檜達成了第一次紹興和議,以河南、陝西地還給宋。
紹興九年(1139年)七、八月間,完顏宗磐和完顏宗雋因為與金熙宗養父完顏宗乾的權斗中失敗被殺,完顏昌因為從前的戰功暫時不死,被貶到中京行台任尚書左丞相。但不久完顏昌即被人告謀反,金熙宗下詔誅殺。完顏昌自中京南走,被完顏宗弼派人追上殺於祁州。至此,主戰的完顏宗弼成為唯一的金國軍隊總指揮,其所部是金國最精銳的部隊。

過程

紹興十年(1140年)五月,完顏宗弼撕毀和議,分四路南下。完顏宗弼親率主力攻入開封,元帥右監軍完顏撒離喝攻陝西,金河南知府李成攻西京河南府(今洛陽),聶黎孛堇攻宋之京東路。
陝西戰場上,因為吳�已於前一年病逝,其所轄的行營右護軍由副手胡世將統領吳�(吳�之弟)、楊政和郭浩三個都統制和完顏撒離喝所部在關中僵持,雙方處於膠著狀態。
京東路戰場上,宋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韓世忠所部攻取了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並在淮陽軍附近的�口鎮、潭城、千秋湖等地擊敗金軍,在淮陽軍城下和金軍僵持不下。
這一東一西兩路都是平局的狀態。而最關鍵的中部戰場,由完顏宗弼親率主力,在李成一軍的幫助下,和岳飛的“岳家軍”、張俊的“行營中護軍”,以及的劉�(當時被宋廷任命為開封副留守)的兩萬“八字軍”較量。

義軍幫助

五月,劉�的兩萬八字軍正在赴開封途中,經順昌府(今安徽阜陽市)。在順昌以逸待勞,以少勝多,先挫敗了葛王完顏�和龍虎大王完顏突合速所部金軍,又再次大敗完顏宗弼親率的主力。“八字軍”以依城野戰的方式,以拒馬器械和重斧擊退了進攻順昌的女真主力“鐵浮圖”、“拐子馬”。金軍被殺五千多人,受傷一萬多人,在順昌留下死去戰馬三千多匹。金軍“自言入中原十五年,嘗一敗於吳�,以失地利而敗;今敗於劉�,真以戰而敗”,“十五年間,無如此戰”。金軍由此從全面進攻轉為部分防守,完顏宗弼和完顏突合速退回開封,韓常守潁昌府,翟將軍守淮寧府,三路都統完顏阿魯補守應天府,以潁昌、淮寧、應天三地作為開封的防衛。

攻克兩府

六月十二日,岳家軍統制張憲和姚政率前軍與游奕軍攻下蔡州,岳飛委派馬羽鎮守蔡州。十三日,岳家軍統制牛皋的左軍在京西路打敗金軍,攻克牛皋的故鄉魯山等縣,威脅汝州。二十三日,岳家軍統領孫顯在蔡州和淮寧府之間破裴滿千夫長所部。
閏六月十九日,在離潁昌府四十宋里的地方,前軍統制張憲指揮傅選等將擊潰金國漢人萬夫長韓常所部。張憲追擊並在第二天奪取潁昌府城。韓常逃回開封后被完顏宗弼親自鞭笞。張憲留董先的踏白軍和姚政的游奕軍守潁昌府城,自己會同牛皋、徐慶等軍,東進淮寧府。二十四日中午,在淮寧府城外十五宋里,擊敗金騎三千多人。又追擊到城外幾宋里的地方擊破金方翟將軍的列陣,占淮寧府城。金將王太保等人被俘。
二十五日上午,韓常企圖奪回潁昌府城,和女真邪也孛堇率六千餘騎回攻踏白軍和游奕軍,被擊敗。至此,保衛開封府的三個金軍戰略要點,幾天之內就被岳家軍拔除了兩個。而剩下一個南京應天府,是張俊的行營中護軍的戰區,按《金史》載金軍在此地獲勝數次。
另一方面,一十五日,王貴所部將官楊成等擊敗金軍萬夫長漫獨化率領的五千餘騎,攻克鄭州。二十九日,準備將劉政又在開封府中牟縣(今河南中牟縣)夜襲漫獨化的營寨,基本消滅了這股金軍,奪得三百五十多匹戰馬。七月一日,在離河南府城六十宋里外紮營的中軍副統制郝�,擊敗了金河南知府李成所部。第二天攻占了西京河南府。

郾城之戰

七月初,完顏宗弼在順昌之敗一個半月後,得到了蓋天大王完顏宗賢(賽里)等的援軍,在探知岳飛本人在郾城指揮岳家軍後,全軍出動直撲郾城這個岳家軍總部,導致一場主力之間的大決戰。
八日,探馬報告岳飛:完顏宗弼領龍虎大王完顏突合速、蓋天大王完顏宗賢、昭武大將軍韓常等將,其精銳馬軍一萬五千多騎神速出現在距郾城只有二十多宋里的路上。岳飛命令岳雲率領背嵬八千馬軍和游奕軍的馬軍出城迎擊,並說:“必勝而後返,如不用命,吾先斬汝!”下午,完顏宗弼趕到郾城,雙方的騎兵開始決戰。金軍後續部隊不斷到達郾城投入戰鬥。岳雲的馬軍不斷打退金軍的衝鋒。岳家軍悍將楊再興聲稱要活捉完顏宗弼,單騎沖入金軍隊伍中,殺金軍將士數十。
岳飛親率四十精銳親兵鐵騎突出陣前。都訓練霍堅怕有閃失,上前勸阻:“相公為國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輕敵!”岳飛回答“非爾所知!”躍馬衝出以箭射金軍陣地(岳飛挽弓三百宋斤,是南宋軍人里最高記錄)。岳家軍將士看到統帥親自出馬,頓時全力死戰。 完顏宗弼下令將重鎧“拐子馬”(馬和騎兵皆重鎧不怕箭射和小型兵器砍殺,但不敵宋軍重斧,每三匹馬用皮索相連,“堵牆而進”,專門在關鍵時刻通過集團衝鋒擊潰宋軍-此為岳珂不明就裡夾雜不清的誤會)投入戰鬥。岳飛當即令訓練有素專門對付金軍這套戰術的精銳步兵上陣,以長柄麻札刀專剁重鎧“拐子馬”無法以重鎧包裹的馬腿,只要一匹馬被砍掉一腿倒地,重鎧“拐子馬”的全部三匹馬就都無法賓士,精銳步兵然後立刻以重斧砍馬上騎兵的肩胛、頸部等需要活動、重鎧有關節連結的地方,砍掉四肢頭顱殺之(此為嚴重誤解,拐子馬僅為兩翼騎兵之稱,三馬相連為岳珂不明就裡誤將鐵浮圖與拐子馬相互混淆夾雜不清之誤;宋軍早已多次以斧兵克制金軍,此多為斧兵之輕裝化而已),重鎧“拐子馬”軍於是亂作一團。殺到天黑,完顏宗弼全軍潰敗逃走。岳家軍因為有備而來,擋住了完顏宗弼全部戰術,獲得了“郾城之戰”的完勝。

郾城戰後

十日下午,完顏宗弼組織了一千多人的騎兵,進攻郾城縣北的五里店。岳飛率領軍馬出城,令背嵬軍將官王剛帶五十多騎前往偵察。王剛砍死帶頭的金將,在其屍體和馬鬃上,分別摘到兩個紅漆牌,上面寫有“阿李朵孛堇”字樣。
十三日,張憲率背嵬軍、游奕軍、前軍等主力進入完顏宗弼殘軍所在的臨潁縣,再次尋求和其決戰。將官楊再興和王蘭、高林、羅彥、姚侑、李德等三百騎前哨在抵達臨潁縣南的小商河時,與完顏宗弼的主力猝然相遇。和楊再興三百騎交手的金國騎兵中高級軍官很多,最後被殺的包括萬夫長(忒母孛堇)撒八、千夫長(猛安孛堇)、百夫長(謀克孛堇)、五十夫長(蒲輦孛堇)等百餘人。其他金兵射箭如飛蝗,楊再興身上每中一箭,就隨手摺斷箭桿,鐵箭頭留在肉中繼續衝殺,最後馬陷泥中,終於被射死,三百將士也全部陣亡,而金軍則付出更大的代價,死上千人。
小商河一戰之後,完顏宗弼或因為懼怕背嵬軍的這種驚人的戰力、或因為自身戰術需要,沒有和張憲的岳家軍主力決戰,留下八千金兵守臨潁縣,自己帶領殘餘主力轉攻潁昌府。十四日天明,張憲軍攻占臨潁縣,八千金兵或往潁昌府方向,或往開封府尉氏縣(今河南尉氏縣)方向逃走。張憲軍找到楊再興的遺體,火化以後竟燒出鐵箭頭二升有餘。

潁昌之戰

十四日上午,完顏宗弼的剩餘全部主力攻潁昌府城,其中有六個萬夫長,號稱騎兵三萬多騎、步兵十萬名,綿延十多宋里,鑼鼓喧天。
在潁昌府的岳家軍共有五個軍,然而除踏白軍是全軍外,中軍統領蘇堅在西京河南府,選鋒軍統制李道在外地,背嵬軍和游奕軍主力又在郾城縣和臨潁縣,都只是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主帥岳飛也不在此地。潁昌府岳家軍統帥王貴自己和姚政、岳雲等率八百名背嵬軍和一部分中軍、游奕軍出城決戰,令統制董先率踏白軍,副統制胡清率選鋒軍守城。
二十二歲的岳雲率領八百名背嵬軍,和金軍主力左、右拐子馬苦戰幾十回合,前後十多次出入敵陣,身受百餘處創傷。大多出城決戰的岳家軍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王貴甚至有些氣餒怯戰,想要逃走,被岳雲勸回。到了正午,守城的董先和胡清分別親率踏白軍和選鋒軍差不多5000人出城增援,完顏宗弼全軍潰敗逃走。
潁昌之戰中和岳雲的八百名背嵬軍交手的金國騎兵中高級軍官很多:完顏宗弼的女婿萬夫長夏金吾陣亡;副統軍粘汗孛堇身受重傷,抬到開封府後死去;金軍千夫長被格斃五人。岳家軍活捉漢人千夫長王松壽、張來孫,千夫長阿黎不,左班祗候承制田�等七十八名敵將,金兵橫屍五百餘(估計共被殺五千多人),被俘二千多人,馬三千多匹。

朱仙鎮之戰

岳家軍然後全線進擊,包圍開封。七月十八日,張憲同徐慶、李山、傅選、寇成等諸統制從臨潁縣率主力往東北方向進發,將路上遭遇的金騎數千擊潰, “橫屍滿野”,繳獲戰馬一百多匹。同時,王貴自潁昌府發兵,牛皋也率領左軍進軍。
《會編》和《要錄》不載朱仙鎮之戰,說潁昌之戰後岳飛即班師。現存朱仙鎮之戰最早記錄見於《金佗�編》卷8《鄂王行實編年》,說完顏宗弼號稱以十萬大軍駐紮開封西南四十五宋里的朱仙鎮,但在受到岳家軍前哨五百背嵬騎兵攻擊後即全軍敗潰。不過很多學者對此說持懷疑,因為正史中沒有相關記載,且完顏宗弼主力十萬大軍不駐開封卻駐朱仙鎮,不符常理,可能此時朱仙鎮女真駐軍數量並不多。
至此,在劉豫的偽齊垮台後,南宋主力岳飛的岳家軍和金國主力完顏宗弼的女真軍第一次拋開這個墊在中間的緩衝進行了一場真正的較量。郾城之戰中完顏宗弼的女真“鐵浮圖”軍覆沒、女真左右“拐子馬”軍受重創,小商河之戰和潁昌之戰中完顏宗弼的殘餘“拐子馬”軍很反常地損失了很多百夫長以上的女真高級軍官(此前吳�的和尚原之戰和劉�的順昌之戰雖然大勝,卻沒有格斃金軍萬夫長的報告和證據,或者俘虜金軍千夫長),在朱仙鎮之戰中或無記錄,或被記錄一觸即潰,完顏宗弼賴以維持金國統治的女真部隊不知去向,此時其實力也不詳。當時因出使金國被拘留在燕京的洪皓在家書中說: “順昌之敗,岳帥之來,此間震恐。”岳飛也為捷報頻傳而高興,很樂觀地向部下說自己要破酒戒:“今次殺金人,直到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
按《鄂國金佗�編》卷八《鄂王行實編年》所載,完顏宗弼此時已經被迫放棄開封北遁。此說在《金史》卷七十七《完顏宗弼傳》中得到驗證:“宗弼由黎陽趨汴,右監軍撒離喝出河中趨陝西。宋岳飛、韓世忠分據河南州郡要害,復出兵涉河東,駐嵐、石、保德之境,以相牽制。宗弼遣孔彥舟下汴、鄭兩州。”紹興十年五月十三日,完顏宗弼“由黎陽趨汴”是第一次占領開封。此時岳飛還在鄂州(今湖北武昌),並未“分據河南州郡要害”。完顏宗弼此時的對手是剛走到順昌的南宋派去開封鎮守的劉�所統領的“八字軍”。岳家軍全軍出擊攻占河南州郡要害,是六月以後的事情。經過六月、閏六月和七月的大戰,岳飛在七月奉十二道金牌被迫班師後,“孔彥舟下汴、鄭兩州”實為從開封北逃後知道岳飛退軍,又重占開封。

十二道金牌

七月上旬,宋金兩軍在東部和西部戰場處於平局狀態,中部戰場張俊在亳州宿州吃了幾場小敗已經撤軍,惟獨李若虛並不節制中部的岳家軍北伐。秦檜的親信殿中侍御史羅汝楫上奏說:“兵微將少,民困國乏,岳飛若深入,豈不危也!願陛下降詔,且令班師。”宋高宗趙構在七月八日或稍後,大致與郾城之戰同時,發出了第一道班師詔。
岳飛在七月五日上奏報告梁興、董榮、趙俊、喬握堅等部的勝利:“臣契勘金賊近累敗衄,其虜酋四太子等皆令老小渡河。 惟是賊眾尚徘徊於京城南壁一帶,近卻發八千人過河北。此正是陛下中興之機,乃金賊必亡之日,若不乘勢殄滅,恐貽後患。伏望速降指揮,令諸路之兵火急並進,庶幾早見成功。”
七月十八日,即張憲從臨潁殺向開封之時,第一道班師詔送達。岳飛鑒於當時完勝的戰局,寫了一封奏章反對班師:“契勘金虜重兵盡聚東京,屢經敗衄,銳氣沮喪,內外震駭。聞之諜者,虜欲棄其輜重,疾走渡河。況今豪傑向風,士卒用命,天時人事,強弱已見,功及垂成,時不再來,機難輕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圖之。”
隔了兩三日,朱仙鎮已克,完顏宗弼已逃出開封之時,據說岳飛在一天之內接連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遞發的班師詔。其中全是措辭嚴峻、不容反駁的急令,命令岳家軍必須班師回鄂州,岳飛本人則去“行在”臨安府朝見皇帝。宋高宗發十二道金牌的時間,大約是在七月十日左右,即他得到七月二日克復西京河南府捷報不久。
岳飛收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憤惋泣下,朝東往“行在”臨安府的方向一再行拜禮:“十年之力,廢於一旦。”不得不下令班師,百姓聞訊攔阻在岳飛的馬前,哭訴說擔心金兵反攻倒算:“我等戴香盆、運糧草以迎官軍,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輩無噍類矣。”岳飛無奈,含淚取詔書出示眾人,說:“吾不得擅留。”於是哭聲震野。岳飛決定留軍五日,以便當地百姓南遷,“從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漢上六郡閒田處之。”

結果

這時宋高宗趙構對戰局的控制反覆無常,有努力做到不勝不敗以利議和的嫌疑。在接到岳飛郾城大捷的戰報後,尤其是接到岳飛七月十八日反對班師的上奏後,又於七月二十五日命令楊沂中的殿前司軍從“行在”臨安府開赴淮南西路北上待命,並發手詔,改令岳飛“且留京西,伺賊意向,為牽制之勢”。這種戰勝後不乘勝出擊反而班師、但也竭力牽制金國的奇特舉動,也許和高宗生母韋氏當時作為事實上的人質被金國囚禁待釋有關。
八月中旬,楊沂中的殿前司軍到達宿州,以五千騎兵夜襲柳子鎮,卻不見金兵蹤影。在探知金軍以重兵埋伏于歸路後,也不知是真是假,金軍是否還有戰鬥力,殿前司軍“遂橫奔而潰”。金軍乘勝占領宿州,並因當地人歡迎過宋軍進行報復屠戮。
岳飛前往“行在”臨安府的路途已走了大半,期間不斷接到宋高宗的手詔,以及秦檜以三省、樞密院名義遞發的省札。儘管內容自相矛盾顛來倒去,最後仍是令岳飛“疾馳入覲”,“赴行在奏事”。當岳飛聽到中原傳來的宋軍敗訊,只能長嘆:“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結果岳飛的第四次北伐因為政治原因而失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