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門

岳陽門

岳陽門就是岳陽的古城西門,建在崗丘上,上跨雄偉的岳陽樓,下臨浩淼的洞庭湖水,顯得格外的壯觀。

岳 陽 門

如果站在岳陽樓臨湖西門向岳陽樓望去,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由巨型花崗岩條石砌成的拱形門洞,那三個刻在青石匾上的金色大字--"岳陽門"看似筆力清瘦而不失端莊凝重,它是岳陽知府黃凝道於乾隆丁卯年(1747年)嘉平月題寫的,現在已成為極其珍貴的文物了。

岳陽門就是岳陽的古城西門。古時候,岳陽有五座城門。叫湘春門的是東門,叫迎薰門是南門,叫楚望門的是北門,西門就是岳陽門,還有一座小西門。除岳陽門保存至今外,其它各門均已傾廢。

岳陽門,高約4米,寬2米餘,長近42米。加之建在崗丘上,上跨雄偉的岳陽樓,下臨浩淼的洞庭湖水,顯得格外的壯觀。

要講岳陽門的歷史,還得從三國時算起。那時修築巴丘城,城垣跨崗越嶺,西臨洞庭,地勢十分險要。以後各代均在此設城池,再沒有遷移過。唐朝孟浩然的"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杜甫的"江國逾千里,山城僅百層",就是描寫的這裡。後來逐年廢毀,到民國手裡就剩岳陽樓下這一段近百米的古城牆了。據記載,這段城牆還是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時重修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