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路街街道辦事處

岔路街街道辦事處位於市中區城區西部,東起緯四路與經七路、桿石橋街道辦事處相接,西至小緯六路與槐蔭區青年公園、振興街街道辦事處相連,北起經六路與大觀園街道辦事處相鄰,南至經十路與四里村街道辦事處接壤。面積0.38平方公里,辦事處以轄區古老街道岔路街而得名,辦公機關駐岔路街211號。

簡介

轄區原為古歷城縣鄉村田野(稱六狼溝) 。 濟南開闢商埠後,為商埠南緣。1929年濟南設市,屬商埠中部第六區。日偽時期(1937~1945年)屬商埠中區。至濟南解放前夕,仍沿襲舊制。1948年9月濟南解放後,屬濟南特別市六區。1951年1月全市行政區劃調整後,屬濟南市五區,1952年稱五區第七大居民委員會。1954年4月改稱五區第七街道辦事處。 1956年始稱岔路街街道辦事處。1959年12月劃歸槐蔭區管轄, 改稱槐蔭人民公社工具機一廠分社,1960年6月重新劃歸市中區,1963年復稱岔路街街道辦事處。1966年改稱紅旗區衛東街道革命委員會。1977年復稱岔路街街道辦事處。 有工作人員26人,下轄10個居民委員會,116個居民小組。1987年有居民4097戶, 人口11243人(男5699人,女5544人);1988年有居民4342戶,人口11457人(男5765人,女5692人);1989年有4570戶,人口11877人(男5955人,女5922人) ;1990年,人口12043人,民族有漢族、回族、滿族,其中漢族人口占98.28%。

行政區劃

岔路街街道辦事處轄區有街巷13條、 里(胡同)39個,有2路電車,2、6路公共汽車通過,沿途設6個停車站, 交通便利。經七路中段是商業繁華街,岔路街種花植樹為綠化一條街。轄區多平房小院,是城建待開發地區之一。 轄區駐有濟南第一工具機廠東廠、濟南木器一廠、濟南市傳染病醫院、濟南三中等企事業單位61個。其中機關團體2個,中國小3處,醫院門診部3個,金融郵電2個,大型工廠4個,商店門市部46個。 濟南開埠後,岔路街以南劃地6.67公頃作為墓地,後貧苦居民沿長清大道(經七路)以南建房棲居。太平莊、啟明里一帶興辦裕記、裕順窯廠。1930年以後,一些商人在此購地建房。 1931年,民生銀行在黃家崗子購地1.33公頃,由趙洪林等6人組成六和堂代管出租土地,後居民陸續遷入,漸成街巷。在經七路小緯四路一帶,1925年4月, 由季海泉(上海土木建築業者)、蘇古農(安徽亳縣資本家)、王盛三(山東周村資本家) 3人集資修建遊藝園。1932年改作進德會會址。1937年被日本侵略軍占領後改為昭和公園,1944年改昭和園工廠,1945年日本投降後改名山東省機械工廠,即工具機一廠東廠前身。

政治發展

1988年, 中共岔路街街道委員會下設黨支部7個,共有黨員79人。業餘黨校先後舉辦黨員學習班4期, 進行了民主評議黨員工作,評出優秀黨員10名,區級先進黨支部1個,優秀黨員一名,年內發展新黨員3名,解決居委會幹部黨員空白點1個。辦事處紀委加強黨員的廉潔教育, 為搞好為政清廉,紀委召開民眾座談會8次,走訪21人次, 收集意見16條全部處結。在黨員幹部中,印發民意測驗表100張,收同89張。 其中,認為黨風好的占52.8%,比較好的占42.7%,差的占3.37%,特好的占1.12%。 1988年,辦事處工作人員實行聘任制和目標管理崗位責任制。民政工作,慰問部隊、 烈軍屬、贈慰問品250餘件;為民政工作對象理髮70人次,請醫、拿藥60餘人次,做衣被50餘件,買煤糧70戶次,義務修腳踏車40餘輛,發放優撫款3710元,救濟款1631元。社會保障工作重點抓了建網工作,並將八大網路的各種數字進行了摸底登記; 優撫對象74戶、四殘人員42人,(已安置28人,個體從業4人),孤老戶26戶,精神病人15人,無工作單位8人,離休人員37人,退休人員809人。建老年活動中心1個,老年文藝隊1個,青少年服務站10個,便民服務站10個。組織培訓各居正副主任和支部書記24人,學習了居委會性質、任務、法律知識,培訓10天,經考試全部合格,提高了街道幹部的素質和業務水平。社會保障工作被評為市級先進單位。計畫生育工作狠抓了宣傳、管理,使全年節育率達99.38%,獨生子女報名頒證率、 計畫生育率均達100%,被評為市巾區先進單位。評出五好家庭2168戶,五好院128個。 年底,公立街、經六路、經七路西、岔路街東四個居委會被評為區級文明單位,公立街居委會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 綠化工作,1988年栽冬青270餘棵,整修花壇100多平方米。城運會期間,主要地段放鮮花500餘盆。 衛生工作:全年衛生檢查均在99分以上。環保工作:年內對地區的爐灶污染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建立了檔案,爐灶全部進行改造,達到煙塵控制區標準。

工商發展

1988年,岔路街街道辦事處共有工商企業21個,其中:市中型鋼廠、市中包裝裝璜廠、市 中電器廠等縣級企業7個。 辦事處把各項經濟指標落實到各單位,由市中公證處公 證, 與所屬企業簽訂了新的承包契約。先後有3名黨委領導幹部下廠代職,為企業 排憂解難。 提前4個月完成各項經濟指標, 4次贏得區經委頒發的季度流動獎盃。 1988年完成工業產值1253萬元,比原計畫超額完成44.54%,比去年增長93%。工 業利潤111.37萬元,超計畫71.43%。商業營業額768.3萬元,實現利潤21.5萬 元。完成工商利潤132.93萬元,超年計畫84.43%,比去年同期增長323.15%。 市中電器廠,引進新產品“QC-1型耐壓實驗器”,填補了我省一項空白。市中型鋼 廠,實行抵押承包,計件工資、安全承包等形式的責任制,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質 量標準, 生產5個品種100多個型號的鋼材,暢銷20多個省市、全年加工鋼材10000 噸, 創產值一千萬元,利潤100萬元,人均創利居全市同行業前矛。市中印刷包裝 裝璜廠, 大膽的推行租賃、抵押承包,聘用技術人才5人,增加35克油光紙、高級 檔案盒等10餘種生產項目。為城運會製作背景畫本得到了省、市體委的表彰。1988 年,完成產值72萬元,超計畫9.5%,比去年同期增長277%,實現利潤6.62萬元, 超計畫120%,比去年同期增長3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