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嶪

岌嶪,高峻貌。《文選·張衡》:“疏龍首以抗殿,狀巍峩以岌嶪。”張銑註:“岌嶪,高壯貌。”

岌嶪
拼音:jí yè
注音:ㄐㄧˊ ㄧㄜˋ
解釋:(1)高峻貌。《文選·張衡》:“疏龍首以抗殿,狀巍峩以岌嶪。”張銑 註:“岌嶪,高壯貌。” 唐 杜甫 《九成宮》詩:“曾宮憑風回,岌嶪土囊口。”宋 陸游《登城》詩:“九衢百萬家,樓觀爭岌嶪。”清 譚嗣同《六盤山轉餉謠》:“馬足蹩,車軸折,人蹉跌,山岌嶪。”
(2)危急。唐 李華《謝文靖贊》:“在昔苻秦,將霸晉邦,百萬雷行,飲馬長江,江淮岌嶪,力屈則降。”宋 宗澤《上大元帥康王札子》:“每思我宋本嗣無疆,今勢孤危岌嶪如此。”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