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頭鎮

山頭鎮位於博山區城郊。1995年11月山頭鎮與樂瞳鎮合併為山頭鎮。1997年,轄21個行政村,19個居委會,16616戶,5202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5686人。總面積53.7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2.5公頃。1995年被評為省級建設明星鎮。

基本信息


綜述

山頭鎮位於博山區城郊。1995年11月山頭鎮與樂瞳鎮合併為山頭鎮。1997年,21個行政村,19個居委會,16616戶,5202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5686人。總面積53.7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2.5公頃。1997年,全鎮財政收入720.44萬元,工業總產值3.55億元,農業總產值3.4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20元,分別比1996年增長15.8%、20%、8.2%、13%. 1997年人口出生率10.7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64%. 1991-1997年連續7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1995年被評為省級建設明星鎮。
鎮村農業1986-1997年,鎮黨委、政府在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從改革農業生產條件入手,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12年間,堅持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小型配套,當年見效的原則,全鎮重點抓了深井配套和修復原有的水利設施。投資120萬元,投工6.3萬個,新打機井5眼,配套、維修機井4眼,建塘壩27座,蓄水池21個,小流域治理15平方公里。修建旅遊路、文明路、鎮村公路12條,鋪設管道6.3公里,擴大水澆面積119公頃,基本解決了全鎮人口用水和工業用水。“八五”期間,該鎮緊緊圍繞實施“五步棋,一篇文章”的發展戰略,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農村資源配置,全鎮累計建設經濟林12.4公頃,完成荒山補植造林866公頃。1996-1997年全鎮以農村奔小康為目標,大力發展高效農業,著重實施3115工程,突出抓好樂瞳花椒、樵嶺前板栗、馬公祠櫻桃三園工程,建好66.6公頃環城紅葉綠化帶,新建一處10000隻雞養殖場,開發33.3公頃優質、高效經濟作物。1997年,全鎮建起規模養殖場18處,生豬存欄1629頭,雞存養28750隻,大牲畜存欄28頭,肉蛋奶總量468100公斤,畜牧業收入350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了3.49億元,糧食總產量254.1萬公斤。

鎮村工業

1997年,有鎮村工業企業96家,其中鎮辦工業企業7家,村辦89家,從業人員8197人,擁有固定資產13203萬元。自1992年起,全鎮狠抓了科技、外向、龍頭、名牌帶動,實施集團戰略,走集約化發展道路,先後組建了竹林、春城、神達3大企業集團,引進高中級專業技術和科技人才818名,開發新產品50多項,其中有26個產品獲國家專利,申請實施各類科技計畫80多項,其中有2個項目被列為國家級星火計畫,2個產品被評為省級名牌。到1997年,全鎮工業形成了日用陶瓷、美術陶瓷、水煤氣發生爐、潛水電泵、渣漿泵、硫酸、纖維素、健身器材、氧化鐵紅、橡膠密封膠條、道路標線反光塗料及食品、機械、化工、建材、石材、石雕工藝美術等十幾個系列產品的生產規模。竹林集團積極研製開發新產品達30多個品種,其中高檔咖啡杯全部推向國際市場,年生產能力達到8000萬件,博陶窯廠分廠生產的杯碟,博山第二陶瓷廠生產的西餐具,在國際市場上都有很高的聲譽,產品暢銷不衰。山頭煤礦實現了產業戰略轉移,先後建起地面企業7家,新建年產2萬噸的銀河制酸廠,年創產值1600萬元,利稅450萬元。全鎮建成中外合資企業5個,淄博竹林集團獲得自營出口權,1996年出口交貨值5550萬元人民幣,被市政府定為出口基地。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八五”期間,區委區政府決定在山頭鎮建設陶瓷琉璃專業批發市場,鎮黨委政府抓住這一機遇,於1991年3月投資1億餘元,分三期工程進行施工,至1996年底,在孝婦河上游山頭鎮東側20多米寬的河床上,建起了一幢長達1.5公里的古典園林建築風格的大市場,瓷牆紅瓦、飛檐畫柱,頗有氣派,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陶瓷琉璃專業批發市場一博山陶琉大觀園。這個專業市場總面積25萬平方米,設有1000個門店,從1992年以來已有600家門店投入開業。其中國有企業12家,集體企業150家,私營企業5家,個體經營戶483家。該市場經營著全市9大類8000多個陶琉品種和全國各地4大類1000多個品種。該鎮堅持走以商貿促旅遊,旅遊帶商貿,商旅一體共促進和以城帶鄉之路,極大地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1996年建成了神頭橋至大觀園吃、住、購商貿一條街,同時還建成了顏文姜祠至樵嶺前旅遊風景線,1997年建成飲食服務網點60家,兩年來共接待遊客近10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450萬元,1991-1997年第三產業完成5.2億元,比1990年前提高2.25倍。

城鎮建設

確立了以道路建設,舊村改造,道路兩旁綠化為突破口,以美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為重點,加快商業名鎮、工業名鎮建設步伐的工作思路,使全鎮形成了鎮村統一規劃,多條腿走路,立體開發的新格局。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聘請有關專家對全鎮城鎮建設進行了規劃編制,經過全鎮施工人員的積極努力,完成了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的陶琉大觀園。在鎮村道路建設方面,先後完成了山頭路新博南路、南環路山頭段及村內12條街道的拓寬、改造、硬化工程。1992年投資3200萬元,建成了顏文姜住宅小區、北坡住宅小區,總建築面積34000平方米。1995年,先後投資1000餘萬元,在河北北村、樵嶺前村、河南西村、河北西村開發建設居民樓5幢,小康樓79套,村辦公樓2幢,總建築面積22000平方米。1995年在省建委組織的鎮村建設十、百、千評比活動中,該鎮被評為省級建設明星鎮,北神頭、南神頭兩村被評為省級建設明星村。1986-1997年,全鎮共建起籃球場6處,桌球室12個,共舉辦各種體育比賽3倉余次,參賽4萬人次。

文化教育

1986-1997年,設文化站1處。成立民間藝術表演隊12個,1200人,每逢春節舉行藝術匯演,連續12年受到區文化部門的表彰。全鎮有電影放影隊3個,年均放影200場次,全鎮21個行政村,有18個行政村建起了文化大院。有12個村建起中小型圖書館、藏書達30餘萬冊。1996年投資150萬元,新建廣播電視站,購置了新器材,建起了衛星地面接收站,可直接收看42套電視節目。至1997年底,全鎮有線電視通播率達90%,發展用戶7000戶。
教育事業。19861997年,有鎮辦中學2所,在校生1391人;國小10所,在校生2463人。全鎮中、國小教職工 277人,其中公辦教師251人,民辦教師26人。1 2年來,鎮黨委政府不斷增加教育投人,加快兩基(塞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規劃的實施。19891996年投資350萬元,先後建起博山十中、樂瞳兩處中學樓,6處國小樓,為中國小配齊了音、體、美器材及教學儀器,1996年被市政府命名為兩基達標先進單位。1997年被評為健康教一育示範鎮。全鎮適齡兒童人學率、在校生鞏固率、畢業率均達100%。

衛生體育

有衛生院1處,占地面積3283平方米,建築面積1318平方米。1997年,設有門診、住院部等11個科室,有床位16張,職工49人,配有X光機、B超機、心電圖機、1張手術床、救護車等醫療設備。1997年,實行合作醫療,全鎮均參加了合作醫療。設立專家門診,至1997年底,共接診21600人次。

精神文明建設

山頭鎮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把精神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自1991年至1997年,連續7年保持了省級文明鎮榮譽稱號,是全區12個鎮中唯一一個省級文明鎮。抓特色工作,形成片區共建、文明市民學校教育兩大優勢。一是最佳化片區共建活動。發揮片區共建理事會作用,開展了文明單位龍頭帶動工程和創建文明家庭活動,提高了片區共建的質量和效應。二是整頓文明市民學校陣地,不斷更新教育內容,提高廣大市民文明素質。在文明單位中開展了手拉手文明共建活動,有10個單位結為手拉手對子。在農村建立精神文明聯繫點活動,有29對喜結良緣。編印《文明手冊》1萬餘冊,組織市民學習,規範了市民文明行為。強化四個一示範作用。即開展建成一條文明路、一個文明示範村,村村有一條文明街道,每個文明家庭都有一個書櫥,並有藏書60冊以上的活動室,至1997年,村村都建立了義明街、文明路,建文明街道21800米,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精神文明建設。

廣播電視管理工作成績顯著

自1992-1994年,先後投資190萬元,建成6個地面接收站,安裝5000用戶,1994年投資25萬元,與區有線電視台進行了光纜聯網。1996年投資68萬元,與區電視進行光纜聯網,並建成了黨員電教中心和山頭電視台1997年投資20萬元,對有線電視的維修設備進行了更換,改善了辦公條件二投資150萬元,實施光纜聯網整網工程,最終達到光纜人村。從發展至今,我鎮先後投資300多萬元,擁有6000戶有線電視用戶,組成了一支維護、維修、安裝為一體的優秀電視管理隊伍。

樵嶺前風景區

著名的天然公園樵嶺前風景區,座落在距城8公里的山頭鎮樵嶺前村。這裡峰巒迭翠,林木藏秀,曲谷幽深,飛流疊瀑,素有天然公園之稱。主要風景有朝陽洞、王母池、天星湖、淋漓湖。朝陽洞是我國北方罕見的典型石灰岩洞穴,有保存完好的無脊椎動物化石,洞內各類化學沉積物琳琅滿目,形態變幻無窮,在燈光照射下,呈現出五彩繽紛、光怪陸離的景色。王母池上的三級瀑布,景色秀麗。天星湖、淋漓湖澄澈碧透,湖面常隨天空的流雲與霞光而不斷變幻色彩,令人留連忘返。1985年,被山東省政府列為山東五大風景旅遊區之一。

建立黨員責任區

1991年,樂瞳鎮黨委根據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之後,黨的農村工作怎樣做,並結合工作實際作出決定,在全鎮各村建立黨員責任區。具體做法是:各村黨支部依據每個黨員的思想水平、活動能力、技術專長等自身素質,確定各自的責任區域,管好區域內民眾的思想政治教育、民事調解、科技發展、計畫生育、財務管理、農田水利一工程建設、契約兌現等工作。鎮黨委要求責任區的每個黨員,做到五到戶。即:黨的政策宣傳到戶,民事糾紛調解到戶,任務指標落實到戶,生產生活困難解決到戶,好人好事表揚到戶。

樂疃大理石

博山大理石廠是山頭鎮樂瞳村村辦企業。該廠為了適應市場和用戶的需要,自進人90年代以來,他們抓住機遇,大力開發石料資源,為地區城市建設做出了貢獻。現在已開發出十幾種石質光滑細膩、天然圖案多、色澤鮮亮、高雅大方、適應高檔建築用的石板、石刻、石雕和石制工藝品。該廠為博山公園、憩園、澄園、青龍園、九龍壁、博山溶洞、北國第一洞天、趙執信墓碑、路碑、賓館及各大廠家門牌、樓台階製作牌匾、大理石桌、獅子等工藝品。該廠有十幾名能功15匠,他們的精藝製作贏得了廣大用戶的歡迎和青睞,產品遠銷河北、河南、江蘇、北京、上海等十幾個省地市。

淋漓湖續建工程

淋漓湖大壩續建工程於1992年3月開工,1993年8月竣工。淋漓糊水庫位於山頭鎮樵嶺前村西北端,是一座小(一)型水庫,大壩最大高度43.9米,壩長183米,上游流域面積7.25平方公里,總庫容143.1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27.9萬立方米。大壩為漿砌石重力壩,砼防修心牆。壩頂高程433.4米,興利水位429.00米。大壩分兩期實施完成,第一期工程於1970年開工,1977年竣工。工程原設計是為農田灌溉、人畜吃水及城市防洪而興建,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博山區決定,八五”期間,大力開發西山經濟區,淋漓溝水庫既是西山開發區的一個備用水源地,同時也是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1992年區政府決定實施二期工程,本次續建工程將大壩由原來的24.5米,加高到43.9米,重點改建輸水設施,增建溢流壩、交通橋及旅遊設施。工程總投資678萬元,完成工程量4.413萬立方米。庫容量由原來的不足50萬立方米,增加到148萬立方米。

山頭建起業餘京劇團

鎮黨委、政府針對廣大民眾喜愛京劇藝術這一特點,於1983年成立了業餘京劇團戲迷之家票友京劇團,吸引了50餘名京劇愛好者,並組成了一支業餘宣傳隊伍,以賈元芳為團長的票友京劇團,先後編排了《遇皇后》、《三娘教子》、《四郎探母》、《紅娘》等20個劇目,活躍了民眾的文化生活。他們還走出山頭、博山,出城演出,活躍在我市淄川、桓台、臨淄等區縣,受到各地民眾的好評。1994年,由淄博電視台來山頭拍攝的《票友之家》電視片,獲山東省1995年精品工程外宣優秀獎。

馬公祠至淋漓湖旅遊公路開通

博山樵嶺前風景區是山東省著名的旅遊景區,因地處山區,只有一條簡易公路,每當旅遊旺季,車輛及遊人擁擠不堪,樂瞳鎮於1991年3月17日至9月25日,修建馬公祠至淋漓湖旅遊公路,歷時6個多月的時間竣工通車。馬公祠至樵嶺前淋漓湖旅遊路的開通,連線西過境公路,改變原閉塞路線為環形開放路線。這條路穿山越嶺,總長8公里,寬6.5米,修建橋函26座,投資達150餘萬元,動用土石方20多萬立方。此路起自博山西過境路馬公祠隧道北側,終至淋漓湖畔,對開發博山區的旅遊資源,改變西南部交通網路將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