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公

山陽公

山陽公,屬於爵銜爵銜和官名完全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官員有職有責,爵位擁土收租坐享其成沒有工作任務。山陽公不是官職,漢獻帝也不是魏國臣子,他與曹丕只有主客之分。他是魏國作主中原後的可以看作亡國後客居他國的客人,與曹丕沒有實質的王臣之義;漢獻帝劉協禪位給曹丕,後曹丕封劉協為山陽公,死後葬於禪陵。山陽,指山的南邊。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衡陽、江陰、華陰、漢陽、洛陽都符合這一原則。因為中國位於北半球,以我們的視點來觀察太陽會是從東方升起經由南方最後落到西方。山的南面是向陽坡,山的北面是背光坡,南面的日照一定較北面充足,所以山南謂陽、山北謂陰;水的部分由於中國地形是西北高然後向東南漸低,河流在流動時會傾向於往東南方向流動,南岸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蝕,形成南濕北乾的情形,故稱水北為陽、水南為陰。

基本信息

​歷任

山陽公劉協

《後漢書·孝獻帝紀第九》載:"孝獻皇帝諱協,靈帝中子也。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帝為渤海王,徙封陳留王。" 當時董卓專權,董卓和少帝交談,發現少帝很怯懦,陳留王卻顯得很有能力,就在公元189年廢了少帝,立9歲的劉協為皇帝。 看起來很有能力的獻帝,即位以後卻屢受挾持,只是一個守府之君、名義上的皇帝,眾所周知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說的就是傀儡皇帝劉協的在位情形。 身為皇帝不僅不能當政,就連娶媳婦的事也做不了主。曹操為了更好地控制獻帝,殺了皇后伏氏,逼迫獻帝立其女曹節為皇后。曹節做了皇后,對曹氏的霸道卻看不慣,對曹丕預謀篡漢的行為尤其憤怒。

曹操併吞群雄,自以為功德巍巍,雖萌篡竊之念,猶不敢實行,所以終曹操之世,獻帝尚得安於其位。曹操子曹丕,嗣魏王之位,即朝廷大臣,亦願為新魏之元勛,不願為舊漢之遺老,於是眾口一詞,欲獻帝效唐虞之揖讓,禪位與魏。獻帝之初心,不甘以大好江山,雙手奉送,奈勢蹙時窘,不得不允其請,曹丕因名譽起見,再三推讓,華歆又為劃策,令獻帝築受禪台,親奉玉璽與曹丕,藉以遮掩天下耳目,免滋物議,從此漢滅魏興,而曹丕遂有魏文帝之徽號矣。 獻帝被貶之後,在山陽城謫居十四年。《後漢書》載:獻帝"自遜位至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謚孝獻皇帝。八月壬申,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置園邑令丞。"

漢獻帝當了31年的傀儡皇帝,竟然落得善終,雖為當時的世風、曹家的行為所決定,但與他知道如何在夾縫中生存也不無關係。 俗話說:"人到中年萬事休",對這位傀儡皇帝劉協來說,也許恰恰相反。禪位後他被封為山陽公,有一萬戶的封邑,位於所有諸侯王之上。他向皇帝奏事不必稱臣,接受皇帝的詔書可以不拜,還可以象原來做皇帝一樣祭祀天地與祖宗,真可謂莫大之榮耀。十四年後,劉協在曹丕的兒子曹睿即魏明帝青龍三年(235年)二月去世,享年五十四歲,葬於禪陵(在今修武縣西北),追謚漢孝獻皇帝。他的葬禮還是採用漢天子的禮儀。 經過四十年的煎熬,他總算過了十四年自在的日子。

山陽公劉康

因為大兒子死得早,所以在他去世後,孫子劉康繼續做了五十一年的山陽公,直到公元285年,這時候曹家早被司馬家取代,已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太康六年了。

山陽公劉瑾

劉康的兒子劉瑾做了四年山陽公,於晉太康十年(289年)去世。

山陽公劉秋

劉瑾的兒子劉秋又接著做了二十年的山陽公,終於在"永嘉之亂"即司馬炎的兒子晉惠帝在位時被入侵的少數民族殺死,山陽國才算壽終正寢。山陽公漢獻帝劉協去世後,因嗣子劉馮早逝,改由嫡長孫桂氏鄉侯劉康襲第二任山陽公。劉康在位51年,西晉代魏後仍舊襲爵山陽公,

直至晉太康六年(285年)去世,他的兒子劉瑾繼任。劉瑾在位4年,於太康十年去世,其子劉秋襲封為第四代山陽公。劉秋襲爵20年,

於西晉永嘉三年(309年)五胡亂華時被胡人所殺,山陽公國至此滅亡。

山陽公劉協的後裔,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焦作一帶,部分則遷居到日本。東漢初年,日本曾派使節到中國朝見,漢光武帝劉秀曾賜給日本天

皇“漢倭奴國王”的金印。從這個時候開始,部分漢朝皇室成員因出使、避難等原因開始渡海到日本。

部分後裔

山陽公部分後裔東渡日本。

日本阿知宮日本阿知宮

東渡之始

山陽公後裔,有一部分遷到日本。

據日本《大藏朝臣原田家歷傳》(即原田族譜)記載,山陽公劉協有一個玄孫劉阿知,大概是山陽公劉秋的兄弟輩,於劉秋襲爵為山陽公

時,見當時天下混亂之象已生,遂於是年五月初一召集家臣商議對策。

劉阿知說“我久在此地,恐有復滅之禍,聞東國於日本,有聖天子”,遂決定率家族東渡,前往日本避難。這樣,劉阿知便率領他的兒子劉都賀、舅舅趙與德和族人劉國鼎、劉濤子、劉鶴明、劉信子等男女共2040人,離開中國本土,飄洋過海,幾經艱難,於日本應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到達日本,成為劉姓在日本的始祖,並被後世尊稱為“阿知王”。

阿知王到達日本後,被日本天皇賜號東漢使主,奉命定居於大和國高市郡檜前村。在今天日本的奈良縣檜前村和岡山縣倉敷市妙見山頂。

東渡後事

儘管他們是外來人,但漢朝在當時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再者劉姓移民日本,帶去了當時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促進了日本文明的發展。因此,他們以其固有的文化素質,很快成為日本社會中地位尊高的新貴族。劉阿知被天皇賜姓東漢使主,定居於高市郡檜前村(今奈良縣檜前村)。劉阿知長子,被雄略天皇賜姓為直。落戶日本後,他們被稱作“渡來人”,這一批掌握了漢民族科技文化知識的“高級知識分子”主要從事文字工作和工藝製造。

大和政權建立後,“渡來人”組成“漢人”、“秦人”等集團,或進入政治、軍事等領域叱吒風雲,或分散到地方開荒種地、興修水利,成為地方豪族。日本史學家坂本太郎所著《日本史概說》一書中這樣評價:“劉阿知一族及其後裔傳入日本的漢文化,無論在精神還是在物質方面,都給日本文化以劃時代的影響。在精神文化方面,漢字、漢籍以及儒教和佛教的傳入決定了後來日本文化的性質。在物質文化方面,水利、灌溉、養蠶等農業技術,建築、雕刻、織布、冶金、制陶等各種工藝技術及其製品,都為當地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貢獻。”

劉阿知使主的兒子劉都賀將當時中國的紡織技術傳入日本,他因此被稱為都賀王。到仁德天皇60年(372年)4月8日,阿知的後裔被賜姓“坂上”,再到雄略天皇16年(471年)10月初一,阿知的後裔又改賜姓為“大藏”。大藏春實因功被封為征西將軍後,曾在日本九州原田築城。劉阿知的曾孫東漢直掬和日本第35代女天皇——皇極天皇結婚,生有坂上、大藏、內藏3子。特別是到日本朱雀天皇時代(930--946年),阿知王后裔、漢高祖劉邦的第45代孫大藏春實官任征西將軍,為平定當時日本發生的“天慶之亂”立下了汗馬功勞,於朱雀天皇天慶三年(940年)5月初三受到天皇的巨大嘉獎和賞賜,被賞賜錦御旗、皇族紋章、軍配。當此之時,這支劉氏皇族後裔“恩寵偉大,威勢極盛”。自從大藏春實之後,大藏家族一直任長門守、太宰大監等顯要職務。

原田家族

山陽公後裔原田家族十分顯赫。

居住在原田的劉氏後裔正式以原田為姓,是在日本天承元年(1131年),之後逐漸形成了今天日本社會中的著名姓氏——原田。到今天,原田家族已傳衍到劉邦的第93代。這支源出中國劉姓的日本原田家族,在日本九州福岡市建立了漢太公廟。他們至今保存著代代相傳的族譜,註明自己是劉邦的後裔,而且按照傳統的禮節到太公廟對劉邦等劉姓遠祖進行定期祭祀。直到今日,原田家族的成員還明確宣布自己是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的後裔,並一代一代的記人族譜之中。原田家族在日本很受人們尊敬,他們也始終不忘自己的祖先,1988年原田先生還特意率其家人專程從日本來中國為其祖先劉邦、劉徹祭陵。

坂上家族中,出過“征夷大將軍坂上田村麻呂”,當時主要負責朝廷軍事,後裔有坂上、丹波等諸姓。大藏家族負責朝廷財政,成為日本大藏省(現財務省)名稱來源。後裔有原田、秋月、高橋、波多江、江上等諸家姓氏。其中原田、秋月、高橋家族曾為城主(相當於中國古代的諸侯)。內藏家族負責朝廷內事務,成為內務省名稱來源。日本大名鼎鼎的丹波氏家族掌控日本皇家醫藥機構千年之多,成為壟斷日本醫學最高地位數千年的大家族,至今仍為後人景仰。其中丹波元簡曾在一本書的序言中,稱自己是漢獻帝劉協的後裔,漢名劉蕆庭。

高橋家族

日本海外炭開發供給株式會社社長高橋通泰65歲時,因病療養,突然懷念起自己的祖先,於是利用療養時間研究家譜。

影視劇角色山陽公影視劇角色山陽公
他在日本最大的一家圖書館查找到一本最古老、權威,記載有各族家譜的《日本書紀》。因高橋家族與原田家族同宗,而原田家族的家譜記錄完整,他認真查看並翻閱了大量相關書籍後,發現自己竟然是中國漢高祖劉邦的第71代孫。這令他大吃一驚,不敢相信。高橋通泰分析認為,在日本的德川幕府時期,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不允許國人和外國人來往,人們不敢承認和外國的關係。後來明治維新,日本政府發動了入侵中國的甲午戰爭,更不允許公民承認是中國的後裔,而對公民宣稱日本是神國,比中國的歷史還要長。高橋家族擔心受到傷害,隱沒了涉及日本之前的家譜。而原田家族很早就被剝奪了城主的地位,相對自由一些,所以保留了完整的家譜。高橋通泰認為,他的祖父清楚自己是劉家後裔,因高橋通泰從祖父寫的曾祖父戒名上發現了“心光院釋劉岳周常居士”字樣,其中的“劉”字在日本極少用。高橋通泰推測,由於日本政府先是發動了甲午戰爭,後又開始了入侵中國全土及整個亞洲的戰爭,祖父沒有敢告訴子女家族的完整歷史。為了揭示家族史,他發起成立了“高橋元種公後裔聯誼會”,相當日本劉氏宗親聯誼會,並親自組稿、編輯、排版、印刷、發行該聯誼會會刊《智伯陽來》,聯繫了日本劉氏後裔90多個家族,經常舉行祭祀祖先、宗親聯誼等活動。高橋通泰還有一段有趣的經歷:他於1948年加入日本共產黨,歷任日本共產黨東京都地方委員會書記、北海道地方委員會書記。他反對日本政府曾對中國及亞洲的侵略行徑,對於近幾年日本“過去的戰爭不是侵略戰爭,是為了解放亞洲”論調的抬頭,他公開表示:“派軍隊到別國領土去的行為,本身就是侵略。無論以何種說法去解釋,都不能掩蓋其侵略的實質。”1997年,高橋通泰在徐州一個漢文化會議上與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取得聯繫,參加了第三屆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被任命為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和中華劉氏宗親聯誼會永遠名譽會長。高橋通泰曾說過,自己是不是劉邦後裔無關緊要,別人可以不信,他只是想通過自己尋根問祖的行為,讓人們知道:日本和中國有著緊密的血緣關係,過去曾經友好,後代也應該友好,要和平相處,避免戰爭。

大通株式會社

小冢齊不僅是日本大通株式會社社長,而且還擔任著中國電裝部品協同組合會長今,河南省對外友好協會顧問、河南省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廳顧問以及河南省對外勞務合作廳業務顧問等職。他德高望重,在日本經濟屆頗有影響,

山陽公劉協山陽公劉協
多年來一直為中日經濟、文化交流忙碌著。2006年,小冢齊繼在河南省社旗縣唐莊鄉“海珍月季種植基地”投資3000萬元之後,又擬在新縣建設汽車配件廠。2000年,日本的小冢齊先生曾遊覽焦作。據小冢齊先生當時介紹,劉阿知、劉都賀的後裔人口數量龐大,所衍生出的姓氏數不勝數(據筆者查閱有關資料統計:日本外來姓氏中,源自中國的有137個之多,其中源自漢帝後裔的達47個,竟然超過了1/3),其中不乏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界名流。其文化遺存與焦作源流的對應點非常明顯,如日本的河內郡、都賀郡、山陽道等。日本河內地區前方後園形的合葬墓,比朝鮮半島金海地區出現的前方後圓墳早二三十年,源流對應不上。但到焦作漢獻帝陵一看,疑問就解決了。小冢齊先生第二次蒞焦時,特意帶來了赴日相關手續,同時他還建議我市有關機構在日本媒體上開闢宣傳專欄,並表示了投資意向。小冢齊先生說,如果條件具備,他將組織曾在道清鐵路工作過的同事來焦作探訪旅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