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門洞摩崖石刻

山門洞摩崖石刻

山門洞摩崖石刻位於安徽寧國市港口鎮山門村文脊山下,匯集山、石、泉、潭、瀑、洞,寺等景觀於一體。保護區域面積23.06公頃。山門洞古名石門,別稱靈岩。在山門鎮山門村境內。石灰岩形成的奇峰、怪石、岩洞,千姿百態,獨具一格。著名岩洞有朝陽、紫雲、漣漪、枇杷、龍潭、靈岩六洞。其中靈岩洞(今名山門洞)最深,民國(寧國縣誌)稱其:“石翌峭立,劃然中開,儼若城。”寬約17米,高10米,遊人過此,頓覺豁然開朗,別有天地。

景區簡介

山門洞摩崖石刻位於安徽寧國市港口鎮山門村文脊山下,匯集等景觀於一體。保護區域面積23.06公頃,周邊環境治理近2萬平方米的山門洞、朝陽洞、龍潭洞裡。山門洞為一天然穿洞,高10米,寬17米,石壁峭立,豁然中開,儼若城門,內可通車馬。據傳,東晉瞿硎先生隱居於此,山門洞始名,唐貞元年間洞旁建寺(現無存),宋治平年間賜號“靈岩寺”,此後香火日盛,文人墨客接踵而至。此摩崖石刻刻在山門洞內岩壁上7處,朝陽洞5處、龍潭洞4處。有北宋蔡揚、明代周良寅、屠曦英、羅汝芳、王道等所書陰刻,字型剛勁有力,氣勢恢宏,至今仍清晰可見。為研究當地的宗教、旅遊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