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村[溫州市永嘉縣橋下鎮山根村]

1、道路建設 四、精神文明建設 五、體育文明建設

基本信息

山根村 

 山根村坐落於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樂成鎮東南,居住著138戶人家,有578位勤勞樸素的村民,有山地500餘畝,水田321畝,黨員20名,是個遠近聞名的小康示範村。我們認真貫徹上級精神,積極開展“文明百村”行動,切實做好同蕭台信用社的“雙千結對共建文明”工作,努力建設自己花園式的新農村家園,圓滿完成每年制定的計畫。一、民主管理1、加強村級班子隊伍建設。村級幹部直接面對民眾,工作千頭萬緒,且面廣量大。村支部十分重視幹部隊伍的素質教育,按照“有理想、明宗旨、講方法、保廉潔、有能力”的標準嚴格要求。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學教活動中,不斷改進自己,提升自己,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充分認識明確學好村幹部的要求標準,從而提高村級組織執政能力。幾年來,村幹部中從未出現過違紀、違法現象,講學習、講文明、學技術的風氣在村幹部中充分體現,為我們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一個領導基礎。2、村務、財務公開該村設有宣傳欄、宣傳窗,並推選村務民主監督委員會,每季度對村財務進行監督審核,並將結果公開於宣傳欄處。村里建立了村委會向黨組織報告制度,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堅持每季召開一次黨員大會,每月召開一次支部會議。利用黨員活動室,開展電化教育,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反腐倡廉的生動事例,積極開展民主評議活動,參評率達到90%以上。每逢涉及全村利益的重大事件,村里均召開全村村民代表大會,充分徵求民眾意見,並將會議結果公布在宣傳欄中。村幹部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在民眾中威信高,幹群關係和諧。二、環境整治工作1、生活污水生態處理之前全村的生活污水排放均無任何處理,直接排放到河裡。每到春夏季節,河內發生富營養化污染,藻類大量繁殖,蚊蟲滋生,影響民眾健康。2007年該村建成供全村使用的生活污水處理站一個,從此之後全村生活污水均經生態池處理,避免了河水的污染,使該村對生活污水的處理走在了全鎮的前列。2、清理河道清理之前村裡的河道因長久未有人管理,加上村民環保意識不強,總會向河裡扔些雜物,從而造成河面垃圾成堆,河水變黑,並發著陣陣惡臭,這與環保整治、文明面村建設是格格不入的,民眾反映也較強烈,根據年度工作計畫的安排,村雙委召開了會議專門進行了研究,取得了統一的意見,先後投入近20萬元對河道進行了徹底的清理,明顯改善了水質,現在河水發黑髮臭的現象已基本消除,河內的生態環境改善,各種魚類的數量也逐漸增多。3、環境美化根據計畫安排,今年村里投入大量的人力專項整治戶外廣告,規範廣告、招牌、廣告燈的設定;整治供電、通信、廣播電線線路亂拉亂設現象,整治城市“牛皮癬”亂張貼,並將整治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來規範民眾的行為,村里還新增20個垃圾筒,每天有專人負責清理,清掃路面,基本滿足村內主次幹道衛生需要,實施垃圾袋綠化,落實專人管理清運並定期開展除四害活動。4、改廁和綠化原先村裡有大大小小的路頭坑二十多眼,較髒、亂、差,遇到下雨天,更是污水橫流,直接影響村民的健康,村里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專門召開了會議,提議拆除路頭坑,建設公廁,此舉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紛紛拆除了自家的路頭坑,取而代之的是村里興建了三個高標準的公廁,落實了專人的衛生管理並在原坑址及村內衛生死角種花植草,綠化了路面。民眾也提高了綠化意識,紛紛綠化自己的庭院。現在該村是綠的海洋,花園式的家園。三、硬體建設1、道路建設去年以來村里多方籌集建設資金,實施道路暢通工程。在水利局、鎮政府的支持下,該村投入25萬元駁坎了長達350多米的河堤,設定護欄桿,保障小孩以及廣大村民的安全,並利用建河道駁坎的機會先後投入20萬元,修築了長350米,寬6米的河道堤水泥路,在沿河堤處設定小型花壇,美化路面,綠化了河堤,不僅方便了車輛、行人的出入,而且使路面更加整潔,美觀。2、村辦公樓落成該村年前興建的新村委辦公大樓已經竣工,辦公樓除了提供村雙委良好的辦公場所,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務外,還準備增設黨員活動室,閱覽室,體育活動室,現代化遠程教育教室等,供黨員民眾平時學習、活動使用。其中,閱覽室將訂購報刊,並新添書籍數千冊,內容包括黨政知識教育書籍、農業種植知識讀本、文化歷史類書籍、文學小說、農村經濟類、生活健康類書籍等等,內容豐富,包羅萬象,為村民提供學習的機會。有需要的村民可以在這裡了解新聞實事,學到大量的書本知識。閱覽室的開放將會大幅提高村民的文化知識水平和文明素質。四、精神文明建設成立村民學校,設閱覽室、廣播電教室等,通過邀請技術人員講座、組織觀看VCD、開展電腦培訓等多種形式,使村民學有所用、學有所長;投入18萬元興建了占地面積1000m2的健身場地,包括一個標準的籃球場,供村民健身娛樂所用,為村民營造了一個鍛鍊健身的好氛圍。組織了民眾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評選出了18戶文明家庭,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積極宣傳了殯葬改革,提倡喪事簡辦,禁燃煙花爆竹,積極做好青山白化的回潮工作。五、體育文明建設該村一直是體育特色村,村民素有體育運動愛好。根據上級政府檔案精神,該村積極開展“多彩鄉村、文明風行”活動,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將“多彩鄉村、文明風行”的內容納入村規民約,成為指引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內容。該村還積極回響鄉村大講堂活動,邀請了陳小英老師教授木蘭拳、木蘭單扇、健身操等體育活動,在鍛鍊了身體的同時提高村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村民對此反應較好。近年來,該村積極貫徹上級“文明百村”創建的精神,以體育為特色,以文明村創建作為目標。通過創建活動,該村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黨群、幹群關係也更加密切。但是,發展是無止境的。今後,我們將繼續下功夫做好、完善工作,在黨中央正確路線的指引下,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為該村創造一個更加燦爛的明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