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志·交通志

漢代,山東境內鹽業興盛,海、河鹽運發達。 1934年全省汽車路管理局成立後,全省公路運輸發展迅速,1937年,全省公路已有6800餘公里。 比1949年通車公路里程增長10.5倍,晴雨通車公路增長462.4倍。

《山東省志·交通志》的編纂工作始於1982年,正式出版於1996年。全書以篇、章、 節層次劃分,共分為8篇。首為公路篇,依次為公路運輸篇、內河運輸篇、海洋運輸篇、交通工業篇、科技教育篇、管理篇、民用航空篇。上限起自1840年,下限斷至1985年。
山東自古即為交通要衝。先秦時期,山東境內先民就利用天然河流,開展航道運輸,夏商時代沿海居民就已開闢了通往遼東半島的海上航線。漢武帝登封泰山,開道架橋,促進了交通的發展。漢代,山東境內鹽業興盛,海、河鹽運發達。唐代主要道路由汴州入山東曹州、兗州、淄州、青州、萊州、登州,山東絲綢織品經由此道運往洛陽、長安。北宋時,山東東西大道是絲、麻、鹽、漁產、海外珍奇運往汴京的要道。元朝驛傳鼎盛,山東驛站星羅棋布。明代州府之間,官路貫通。清代,山東境內有廣東、福州兩條官馬大路縱貫南北。清聖祖、高宗兩帝巡遊山東十餘次,整修道路橋樑,發展了山東交通。 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為掠奪中國資源,競相利用其在華特權,在山東開辦水陸運輸。德國侵占膠州灣後,視山東東部地區為其經濟侵略基地,於1904年建成青島市郊台東鎮至柳樹台公路,運進汽車,開設車行,經營台柳路旅客運輸。此為山東公路和公路運輸之始。 清鹹豐十一年(1861)煙臺開埠,英、日、德、美等帝國主義相繼成立輪船公司或開辦輪船代理行,經營煙臺到沿海各港的運輸,使山東以木帆船為主的海上運輸受到很大衝擊,沿海貨運為外國輪船業壟斷。 1914年由於西方帝國主義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的民族輪船業得以喘息和發展,山東沿海輪船業隨之興盛。 至清末民初,濟南濼口港已成為水陸交通樞紐。1931年,小清河建成第一座雙門船閘--五柳閘,首次使用汽艇開展客運,成為山東第一條有客運的內河航道。 1920年, 山東省省長公署成立省道籌備處,以工代賑修建公路490餘公里。至1927年, 全省有公路2338公里,是當時通車公路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有營運汽車700多輛。1934年全省汽車路管理局成立後,全省公路運輸發展迅速,1937年,全省公路已有6800餘公里。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沿海港航和交通均被日本侵略者控制,山東交通業遭到極大破壞。 日本投降後,國民黨發動大規模內戰,山東水陸交通通阻無常。黃河於1947年回流故道, 解放區黃河航運逐漸恢復。1945年石島港解放後,隨即設立海關分關,1947年膠東軍區海防辦事處在威海成立, 擔負膠東半島南北各港口和至旅大的海上運輸任務。 新中國成立後, 經過三年恢復,公路通車裡程由1949年底的3152公里發展到7669公里。 在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山東交通業新建改建部分幹線公路,開發山區和革命老根據地,修建急需的大橋,改造土路、修築路面,疏浚港口、航道,發展拖帶運輸。對私營和個體運輸業戶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組成集體和公私合營運輸企業,為工農業生產提供了運輸力量。 “大躍進”開始後,生產建設盲目冒進,修建許多不合標準的礦區公路和縣鄉公路。公路運輸推行“汽車列車化”,汽車完好率下降,船舶失修失養率提高。1960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對“大躍進”中修建的公路進行整修,並開始修建瀝青(渣油)路面。增加農村客運班車路線,增設站點;“面向農村”,開展貨運服務。海河運輸加強班組、單船核算,調整航線,增加航班。經三年調整,全省運輸業逐步走向正軌。 “文化大革命”期間,山東交通業受到很大損失。到1970年前後,由於廣大幹部民眾的積極努力,海河運輸、港口建設和工業生產等開始取得突破性進展。內河運輸基本實現運輸拖帶化,沿海國營運輸全部淘汰木帆船,用上了機動船。運輸工具的改變,標誌著山東水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山東交通建設和生產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至1985年,全省通車公路達36327公里, 比1949年通車公路里程增長10.5倍,晴雨通車公路增長462.4倍。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23.7公里。高級、次高級路面年均增加650餘公里,名列全國前茅。公路客運量增長188.8倍,客運周轉量增長96.7倍;貨運量增長120.1倍, 貨運周轉量增長122.4倍。國營專業運輸創利潤19.5億元。內河貨運量增長33.4倍。 地方國營海運客運量增長18.2倍,客運周轉量增長2.0倍;貨運量增長15.3倍,貨運周轉量增長36.4倍。山東地方交通對發展國民經濟,保證國家重點建設,溝通城鄉物資交流,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生產,改善人民生活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志獲2005年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