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塑膠高性能化技術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概況

山東省塑膠高性能化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塑膠高性能化技術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聚合物高性能化及循環利用技術重點實驗室是山東省“十五”和“十一五”期間“重中之中”建設的實驗室之一,也是2008年山東省科技廳批准建設的33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之一。目前實驗室現有專職研究人員2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實驗室還聘請了日本國鐵研究院、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中科院化學所、韓國高麗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朗盛化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等國內外著名大學、研究機構的10餘名研究人員作為實驗室的客座研究人員。實驗室現有試驗研究場所5000餘平方米,擁有等離子發射光譜儀、遠紅外光譜儀、耐臭氧試驗機、熱分析儀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試驗儀器130餘台套,設備原值2000餘萬元,可完成聚合物材料製備、結構表征、性能測試和成型加工等聚合物材料領域試驗所必需的各種先進測試儀器設備,為重點實驗室科學研究和高級人才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經過近十年的研究沉澱和開拓發展,實驗室在原有方向的基礎上凝練形成了聚合物材料高性能化成型技術研究、聚合物材料高性能化合成技術研究、聚合物循環利用技術研究等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來,實驗室在這三個研發方向上分別承擔完成了包括2項國家“863”課題、6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總裝備部計畫項目,2項中韓、中德國際合作項目在內的國家、省、市及企業委託的研究課題共6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10餘項,鑑定成果30餘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等二十餘項政府科技獎勵,取得了一批具有領先水平的創新性成果。實驗室圍繞“聚合物高性能化及循環利用技術”進行的創新平台建設也取得了重要進展:依託實驗室籌建了高性能聚合物及成型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於2007年批准籌建);組建了國家輪胎工藝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科技部於2009年批准建設);建設了石油和化學工業聚合物新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成為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認定取得CMA和CNAS標誌的實驗室;建設了聚合物材料與製品方面的標委會,成為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全國帶輪與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輸送帶分技術委員會、摩擦型帶傳動分技術委員會、浸膠骨架材料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和ISO/TC41/SC3輸送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際秘書處的國內唯一一家實驗室;同時,在青島市政府的支持下,青島市城陽區為實驗室建設了較為完整的中試孵化器,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畫新材料特色產業化基地,使實驗室研究成果能夠順利地進行產業化實驗驗證,從而為科研成果的快速轉化創造了良好條件;為貫徹落實科技部的科技創新要求,實驗室還作為主要倡議發起單位之一,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等單位一起,組建了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與軟控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金宇輪胎有限公司等單位一起,組建了山東省輪胎工藝與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與青島海爾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青島新天地靜脈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一起,組建了青島市聚合物新材料與循環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這些內容的建設,都為實驗室在“十二五”期間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空間。實驗室在學術委員會的指導下,通過跟蹤行業的技術前沿和研究熱點,加強各個研究方向的原始性創新和套用技術創新,確保各個研究方向在國內的領先水平,為行業的技術發展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實驗室積極對外開放,與國內外大學、科研機構和知名企業進行合作,建立了多個聯合“研究中心”和“技術開發中心”。在此基礎上,實驗室積極探索、實踐“產學研”結合的新模式,抓住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這個關鍵,以市場為導向,以科研項目為依託,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為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培植新的經濟成長點、解決行業關鍵技術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