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宏濟堂製藥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宏濟堂製藥集團有限公司源於北京同仁堂樂家十二世傳人樂鏡宇先生(電視劇《大宅門》中主人公白景琦的原型)始創於清光緒三十三年的“宏濟堂”。是聞名全國的大型中藥製藥企業集團,位居2011年中國中藥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47位,是中國中藥協會、山東省醫藥行業協會、山東阿膠行業協會、濟南市化學和醫藥行業協會等協會的副會長單位,是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宏濟堂”被評為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宏濟堂中醫藥文化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宏濟堂簡介

公司地處歷史名城濟南市的高新區華龍路360號,歷經宏濟堂、宏濟製藥廠、濟南人民製藥廠、山東濟南中藥廠等變革,1999年改為現名。公司完全按照國內製藥行業的最高水平進行設計建造,設備選用國內最高水平,採用當前最先進工藝,提取制粉、淨化空調、高架倉庫全部採用自動控制系統。
宏濟堂人始終秉承“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百年堂訓,樹立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弘揚“宏德廣布、濟世養生”的理念。
公司現有11大劑型、200多個批文,其中基本藥物40多個、醫保藥品近百個、國家中藥保護品種10多個,前列欣膠囊、小兒消食片和喉症丸是山東名牌產品。
宏濟堂阿膠早在民國四年(1915年)即與茅台酒、張裕葡萄酒等一起獲得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是迄今為止,阿膠產品獲得的最早、也是最高榮譽。宏濟堂生產阿膠始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樂鏡宇先生在趵突泉畔東流水街開辦“宏濟堂阿膠廠”,更大膽創新、另闢蹊徑,將古法的“三晝夜熬制”改善為“九晝夜精煉”,清除了阿膠原有的腥臭味,使之清香甜潤,且藥效更佳。阿膠也成了宏濟堂的名品,當時生產的阿膠為“福、祿、壽、禧、財”五字膠和精研、墨錠、極品、亮十六塊、亮三十二塊、黑十六塊、黑三十二塊等不同型號共12種,暢銷海內外,其中上等阿膠被選為清廷貢品即“九天貢膠”。
由宏濟堂製藥科技人員歷經數十年數千次試驗研製成功的人工合成麝香酮是國家保密品種、國家一類新藥,填補了國際空白。該科研成果每年可減少250萬頭麝的殺戮,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宏濟堂製藥擁有授權專利20,其中發明專利9項,外觀設計專利8項,實用新型3項,每年都有新的科研成果推出。
宏濟堂製藥的行銷網路遍布全國和東南亞,產品遠銷歐美,前列欣膠囊、小兒消食片、冠心蘇合丸和喉症丸等產品暢銷全國。
宏濟堂投巨資、完全按新版GMP建造的宏濟堂中醫藥文化產業園,位於濟南市經十東路路南,占地數百畝,該產業園集中藥生產、中醫藥文化傳播和影視拍攝基地於一體,整座園區以明清古典建築風格修建,古香古色,韻味獨特,其中包含辦公樓、研究院、中醫藥博物館、阿膠手工製作展示坊、宏濟堂醫院、養生堂、文化長廊、泉韻庭苑和濟南民俗步行街等10多組古典建築群。項目建成後,將實現膠囊5億粒,片劑50億片、軟膠囊1億粒,口服液1億支、丸劑3000萬盒,麝香酮1000公斤的年生產能力,同時實現設備的升級換代,提升自動化裝備水平並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已經走過百年歲月的宏濟堂人,堅持“創新求變,追求卓越”的發展理念,全面實施品牌化、規模化、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正積極進軍藏藥領域,正在併購藏藥研究院、藏藥廠、藏藥材種植基地,並大力挖掘和開發維、壯、回、苗等民族藥,全力沿著中藥專業化、現代化、國際化的方向邁進,努力實現“中醫藥第一品牌”的目標。

宏濟堂起源

宏濟堂的創始人樂鏡宇,原籍浙江,其祖輩於清康熙年間,為經營藥業移居北京,在正陽門外創設同仁堂,由於所售丸、散、膏、丹療效顯著,馳名全國,因此樂鏡宇利用“樂家老鋪”其祖先所創造的基礎,於清末光緒年間來到濟南,依當時山東巡撫楊士驤撥官款白銀二千元舉辦藥局。1907年2月,樂鏡宇籌還官銀,取得藥局管理權,改名為“宏濟堂”。 當時的宏濟堂經營方式全仿北京同仁堂,對外號稱“樂家老鋪濟南宏濟堂”(北京同仁堂對外稱樂家老鋪北京同仁堂)。
1909年在東流水街54號建宏濟阿膠廠,配方工藝有獨到之處,品種分為福、祿、壽、喜、財五種包裝,當時的上等阿膠被選為貢品。1914年宏濟堂的阿膠產品獲得山東省首屆展覽會“最優等金牌”褒獎,1915年獲得美國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優等金牌”和“一等銀牌”獎。但是到了1968年文革時期,濟南人民製藥廠(宏濟堂)所屬的阿膠,被分至東阿、平陰處生產(也就是現在的山東東阿阿膠和山東福膠)。
宏濟堂的大發展,是在1925年到1928年奉系軍閥張宗昌統治山東時期。樂鏡宇先後在經二緯五路開設宏濟堂第一支店,在經二緯一路開設第二支店。到1934年時,宏濟堂的銷售額已達到北京同仁堂的三分之二。庫存珍貴藥品也日益增多,宏濟堂中成藥生產歷來工商一體,前店後廠,加工少量的丸、散、膏、丹和飲片,供本店門市鋪售,生產處方主要來源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和北京同仁堂的傳統方劑,其中很大一部分為清宮秘方,如: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大活絡丹等。
解放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中醫藥事業。宏濟堂藥廠也開始出現了生機,生產有了較快的發展,1952年宏濟堂的棧房處,建新藥製造部 (名為宏濟製藥廠) ,1955年5月開始生產中藥片劑。1955年8月公私合營時,資金居濟南市中藥行業首位。(濟南解放時樂鏡宇年逾古稀,宏濟堂由其孫樂芝田接任經營,1955年納入公私合營企業)1960年3月16日,公私合營宏濟堂藥廠,艮一堂藥廠,永昌藥廠,濟南阿膠廠四廠合併為濟南公私合營宏濟製藥廠。1966年9月改廠名為“濟南人民製藥廠”企業性質改為國營,改原來“螭虎靈芝樂字”商標為“魯”字商標。
1980年4月,廠名改為“山東濟南中藥廠”,憑藉精湛工藝、良好品質和老字號聲譽,歷經世事變遷,此時的宏濟堂,“宏德廣布,濟世養生”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1999年7月,濟南中藥廠恢復中斷44年的名號,更名為濟南宏濟堂製藥有限責任公司。2002年10月與力諾集團整合併成為其核心旗艦企業。2012年,更名為山東宏濟堂製藥集團有限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