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是山東大學工科類創建最早的學院之一。學院設有“機械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基本信息

簡介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化工過程機械”、“設計藝術學”6個碩士點;“製造系統信息工程”、“機電產品創新設計與虛擬製造”、“過程裝備工程”3個增列學科(招收碩、博士);“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工業設計”、“車輛工程”4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是國家重點學科、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及山東省重點學科,分別於2006年和2008年被評為山東省品牌專業和國家特色專業。學院已經建立起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機械類專業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首批試點專業。

學院歷史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教育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成立的山東公立工業專門學校。1914年,官立山東大學堂停辦,相關教師、學生和財產轉入山東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山東公立工業專門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培養具有高等知識和技能並能從事工業的人才,專科部設立了機織科,預科部設立了金工科,開設了機械工程學大意、機紡機械、製圖學等課程,為山東大學機械工程教育學科的設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26年,山東公立工業等6所專門學校合併重新組建省立山東大學,正式設立了機械系,開啟了山東大學機械工程教育的先河。1949年11月,山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成立,1951年7月更名為山東工學院,1983年9月更名為山東工業大學,設立機械工程系,系主任是陳翼文。1952年,教育部對全國高等院校進行了院系調整,山東大學機械工程系的師資、設備、學生整體調入山東工學院機械工程系,這時的機械工程系大師雲集,內燃機專家丁履德、力學專家劉先志等都在此任教,這也是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前身。今天的機械工程學院是2000年7月由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併成立新山東大學後設立的,是山東大學具有代表性和基礎性的工科學院之一。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年齡、知識和學科結構合理,思想素質好、學術造詣深、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含雙聘2人) ,國家千人計畫學者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計畫”特聘教授2人(含雙聘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含B類2人),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泰山學者”5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7人,山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教授76人(含兼職1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9人),副教授44人;具有博士學位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77人,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為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系所設定

學院設有製造工程、車輛工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設計藝術系四個系和機械設計及理論、數位化技術兩個研究所。製造工程系下設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CAD/CAM、機電工程三個研究所;車輛工程系下設車輛工程研究所;裝備與控制工程系下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研究所;設計藝術系下設現代工業設計研究所。學院現擁有精密製造技術與裝備、CAD兩個省級重點實驗室;高效切削加工、特種設備安全、生物質能源、CAD、石材、冶金設備數位化等6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和1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學院實驗管理中心擁有教育部、山東省共建的機械基礎實驗示範中心和五個教學實驗室,擁有價值百萬元以上的先進精密加工設備、大型高精度電子測量實驗儀器等滿足學生培養所需的實驗設備。
學院始終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首位,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和育人環境,在師生中倡導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教風、學風,注重培養思想政治素質好、理論基礎紮實、外語和計算機能力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有一定經濟意識、創新意識、開拓能力和協作精神的高素質全面型人才。學院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按產業進步與結構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培養和技能訓練。每年選派具備條件的學生赴國外、港台等高校學習或到內地著名高校訪學;學院每年有近30%的學生參加國家、省、校等各級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競賽。學生的設計作品曾在“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獲二等獎。

近年發展

學院非常重視科研工作,近五年來共獲得科研經費超過1.5億元,在基礎理論、套用技術、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中,完成了包括“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重大專項等科研項目500多項,取得了大量創新性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套用成果,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專著和教材,在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和國際高水平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總計2000多篇,獲得國家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等國家級、省部級獎勵40多項。與大量知名企業建立的緊密的產、學、研、用合作關係,這些科研成果的示範、推廣和套用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學院始終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首位,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堅持教學改革與研究,加強教學管理,形成了較完備的教學體系。在師生中倡導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教風、學風,注重培養思想政治素質好、理論基礎紮實、外語和計算機能力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有一定經濟意識、創新意識、開拓能力和協作精神的素質全面的人才。畢業生具備較強的社會競爭力,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許多畢業生已成為機械及相關行業的創業者和企業家。

學科現狀

機械工程學院在“十一五”期間申報成功“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高效潔淨機械製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和“985工程”科技創新平台。1986年“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批准建立了“機械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03年“機械工程”學科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有“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自主設定“製造系統信息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和“虛擬設計與製造”、“化工機械”四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二級學科中現有“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製造系統信息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設計藝術學”等7個碩士點和“機械工程”、“工業工程”2個工程碩士點。擁有2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高效精密製造技術與裝備”、“計算機輔助設計”,6個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效切削加工”、“石材加工”、“生物質能源”、“冶金設備與工藝數位化”、“特種設備安全”、“CAD”。

近三年來在本科生培養方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獲批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試點建設專業,國家級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通過評估驗收,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順利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延期審查,獲批省級精品課程4門,獲批校級精品課程5門,獲批校級教學團隊1個。

近五年共承擔了國家重大專項、國家“973”計畫課題、國防基礎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大項目、國家“863計畫”,以及山東省、教育部、國家黃河水利委員會、企業等委託的重大項目,累計科研經費約1.9億元,其中橫向總經費近五年來名列學校前茅;獲得省部級獎共25項。發表論文2000多篇(其中EI/SCI/ISTP檢索800篇),出版專著10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0項,並努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取得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1篇,山東省優秀博士論文獎3篇,山東省優秀碩士論文獎3篇。

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成效顯著。“十一五”期間與中國重汽集團等20餘家大中型企業聯合建立了“科研基地”。在濟南高新區建有山東拓普液壓氣動有限公司、濟南潤滋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省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個生產基地,主要轉化相關科研成果和開發新產品,創造了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

發展目標

以現有的“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為核心,促進“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二級學科發展和提升,爭取2015年之前將“機械工程”建設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其中某些具體領域具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方向和學術影響力,取得公認的科學技術成就。

在科學研究方面,立足於科學創新和成果轉化,以先進機械製造技術及裝備為主攻方向,重視套用基礎研究和研究開發的協調關係,解決有關重大科學技術理論和實際問題。先進機械製造技術的高速、高效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等方向保持國內領先水平,並且在國際上產生重要影響。在軟體化開放式數控技術、建材、建築及環保機械、高效複合加工和綠色設計和綠色製造再製造等方向達到國內一流水平,並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既重視套用基礎課題的研究,又著眼於套用課題的開發,加強與國內外相關企業和高校的聯繫與合作,產學研相結合,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並在廣大教師隊伍中形成比成果、比水平、比貢獻的良好競爭氣氛,促進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的健康成長 。

學院領導

黃傳真

職務:院長 學歷:博士研究生 學位:工學博士

專業技術職務及任導師情況: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身份: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 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獲得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 資助計畫獲得者,山東省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

學術兼職:國際磨粒技術委員會常務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機械學科專家評審組成員,中國刀協副 理事長、中國刀協切削先進技術研究會理事長。天津大學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學術委員會委員。浙江工業大學特種裝備製造與先進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 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生產工程分會委員、切削加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委員、磨粒加工和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山東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 事長,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監事長,山東省機械工業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雜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brasive Technology》副主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particles》編委。高效潔淨機械製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山 東大學增材製造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先進射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工程學部學 術委員會委員,機械工程學院學位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大學學報(工學版)編輯委員會委員。

仇道濱

職務:黨委書記 學歷:碩士研究生 學位:碩士

專業技術職務及任導師情況:教授、碩士生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