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圍村

山東圍村地處揭陽市區西北側,是東陽的企業文化發展中心,交通四通八達,商貿活躍。轄區面積1.5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3090人。

村情概況

山東圍村地處揭陽市區西北側,是東陽的企業文化發展中心,交通四通八達,商貿活躍。轄區面積1.5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3090人。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山東圍村兩委按照東陽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部署,認真謀劃好十一五期間發展的總體思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高舉科學發展觀旗幟,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搶抓機遇,攻堅克難,使轄區內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協調發展,呈現出經濟運行良性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環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山東圍村充分利用有利的交通條件和土地優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最佳化投資環境。堅持以壯大工業園區為平台,做大、做強不鏽鋼、五金製品、塑膠產業,充分發揮該村的各種資源,發展各種形式的經濟,解決全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全村現有2個工業園區,共有50多家企業落戶創業。其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上工業企業有10家,初步形成了以不鏽鋼、五金製品、塑膠產業為支柱的現代化工業布局。轄區內企業的發展和壯大,為該村經濟帶來了動力,帶動了其它產業的蓬勃發展。山東圍村兩委幹部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己任,明確思路,科學規劃,以人為本。近年來,村投入巨資硬化村內各主要幹道,創辦幼稚園一所、衛生醫療站一個,實施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打造宜居環境;投入資金改善排洪排污設施,防止汛期出現水浸現象;由村集體出資負擔全村民眾的新型合作醫療參保費用,讓民眾無後顧之憂,確保全定、團結、和諧的局面。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4畝(其中:水田139畝,旱地75畝),人均耕地2.8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735畝,荒山荒地1824畝,其他面積16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全村有12戶通自來水,有1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擁有電視機農戶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4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戶,分別占總數的67%和67%。
該村到鄉鎮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1.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1.8公里,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9畝,有效灌溉率為65%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還有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2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05萬元,占總收入的54%;畜牧業收入1.45萬元,占總收入的1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頭,牛5頭);林業收入2.02萬元,占總收入的18%;第二、三產業收入0.78萬元,占總收入的7%;工資性收入0.22萬元,占總收入的2%。農民人均純收入82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2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8%),在省內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縣內。該村目前正在發站橡膠、蠶桑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戶,全村共鄉村人口75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33人。其中農業人口75人,勞動力26人。該村以哈尼族為主,其中哈尼族75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3人,參合率98%。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21.8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小佛房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新城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8公里,距離中學21.8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人,其中小學生5人,中學生3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沒有收入,農村財務管理實行村財鄉管制度,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已成立民主理財小組.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農業基礎設施落後,農田水利滯後。科技含量低,農民生產方式粗放,難以形成產業化,規模化。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抓住糯扎渡移民搬遷為鍥機,發展沿湖經濟,大力發展養殖業、橡膠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