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斯尼德

山姆-斯尼德

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高爾夫球壇有這樣一個人物:一位愛戴草帽的山地人,帶著濃重的鼻音,剛出道的時候經常被別人取笑為鄉巴佬。不過他的揮桿自然天成,以流暢平穩的節奏而著稱;他的職業生涯跌宕起伏,在四大滿貫賽事中,他分別獲得三個PGA錦標賽冠軍,三個名人賽冠軍和一次英國公開賽冠軍,令人遺憾的是,獨缺美國公開賽冠軍頭銜;他花錢節儉,從不揮霍浪費,為此而常被人取笑為“摳門狂”、“守財奴”,他都一笑置之; 他與本-霍根、拜倫-尼爾森同一年出生,並稱雄四五十年代的高壇,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盛況空前,他就是高壇傳奇人物山姆-斯尼德。

個人資料

山姆-斯尼德山姆-斯尼德
姓名:山姆-斯尼德

國籍:美國

出生日期:1912年5月27日

職業:高爾夫球手

轉職業:1934年

個人經歷

貧窮=財富

1912年,斯尼德出生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偏僻山區的一個貧困農夫家庭,又正趕上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家庭的困窘不言而喻。當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他收到的最豐盛的生日禮物是在碟子下面發現的15美分和一雙襪子。斯尼德完全象個野孩子般長大,他和同伴無憂地打獵、釣魚。所不一樣的是,他還喜歡上了打高爾夫,因為他家靠近著名的高爾夫旅遊勝地HotSprings。生活貧窮以至讓斯尼德在職業生涯的早期一直非常懷疑高爾夫職業的長期財政生存能力,並因此保持著非常謹慎的消費習慣。用斯尼德自己的話說:“貧窮會讓人更尊重錢。”斯尼德生活勤儉,他從不抽菸、喝酒,這一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他職業生涯的屢次奪冠爭取了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精神狀態。
隨著斯尼德轉為職業球手,人們很快迎來了斯尼德、拜倫•尼爾森、沃特•哈根共同叱吒高壇的“三巨頭”時代。在他們三人當中,斯尼德的奪冠欲望是最強的。他曾直言:“我並不關心那是場什麼比賽,只要我參加了,奪冠就是唯一的目標。”作為一個職業選手,獎金是斯尼德參加比賽的重要動力,他毫不諱言:“高爾夫是一項你把球放進洞裡,然後拿走支票的運動,這種感覺非常好。”但是,他並不太在乎錢的多少,他說:“我很喜歡競爭,無論獎金是5美元還是5萬美元我都會全力以赴,這也許很難讓人理解,但錢能讓我保持對高爾夫的濃厚興趣,無論錢是多么的少。競爭讓我的生命永續。”他的坦承讓人對他的摳門充滿了理解與同情,事實上,摳門絲毫無損這位擁有無以倫比揮桿的山地人在高壇的地位,只會為他的傳奇增添可愛的一面。
同時,也由於這種貧困的生活從小磨礪了斯尼德堅韌不拔的意志,以至他後來在PGA巡迴賽遭遇重大挫折時,並沒有就此消沉,而是重整旗鼓,再創佳績,他讓我們知道高爾夫並不只是貴族的運動,窮人同樣可以有所作為,甚至是更大的作為,因為很多時候,貧窮可以激發人的無限潛能,取得更大成就。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貧窮其實是一種無形的財富。

成功=永不言棄

人們總認為斯尼德是一位極有天賦的球員,但他自己並不這么認為。通過對他的了解後,我們不難發現,成功源於辛勤的汗水甚至是血淚。
斯尼德出生在一個農夫之家,貧困的家庭不可能為斯尼德打高爾夫提供資助,但幸運的是,他的家就在高爾夫球場旁邊,從小耳濡目染的體驗激發了斯尼德對高爾夫的興趣。雖然家境貧寒,但這並沒有讓斯尼德停滯對高爾夫的追求。有一句名言:沒有什麼不可以的,除非你打算放棄。正是這種精神的支撐,七歲的時候,斯尼德就用楓樹枝做了他人生的第一支球桿。興奮的斯尼德經常打著赤腳,拿著這支絕無僅有的球桿在農場裡對準一個目標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他還刻意沿柵欄而打,通過數球飛過的柱子的數目來量度距離。88歲高齡的斯尼德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人們總是因為我揮桿自然而認為我沒有勤奮練球,而是靠天賦。其實,年輕的時候,我沒日沒夜地練球,晚上光線不足的時候,我就借著車前燈光來練球,直到手流血了我還在繼續練,我的勤奮度是其他任何球手都比不上的。”此外,斯尼德還有一個打球秘訣:“儘量放鬆與自如,因為在你揮桿的時候,球不會逃跑。”
人生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意外,沒有誰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甚至是荊棘叢生。斯尼德也不例外,他的一生充滿了挫折。1939年,在PGA巡迴賽的最後一洞,斯尼德因為計算失誤,以為自己還需要打一個birdie才能戰勝拜倫•尼爾森,而實際上,他只需要保帕就可以擊敗對手了。結果,他採取進攻打法,最終以三個柏忌收場,冠軍之夢隨之破滅。這完全是一個不應該的失誤,加上後來人們不斷對此事的議論紛紛,飲恨不已的斯尼德痛不欲生,他幾乎想一槍了決了自己的生命。對於從二十歲開始就活躍在PGA賽場上,並且花了人生大部分時間去爭奪冠軍的斯尼德而言,這的確是他耿耿於懷的大瑕疵。精神和意志的雙重對抗,讓斯尼德飽受折磨。當然,斯尼德從來不是懦夫,結果他只是痛苦地掉了10多斤肉,而從小培養的意志並沒有因此消磨。到了晚年,斯尼德對於此遺憾釋懷不少:“有很多我不該贏的比賽我贏了,有很多該贏得的卻沒有”,“總會有意料之外的事發生”。挫折並沒有減少斯尼德的韌性,年紀也並沒有阻礙他繼續書寫傳奇。在接下來的很多比賽中,斯尼德屢次奪冠。他成為了唯一一位在六十年來都支持賽事的球手,從1936年的theWestVirginiaClosedPro到1982年的LegendsofGolf,球迷們都可以看到他活躍的身影。的確,球場上的成功讓斯尼德成為明星,然而長壽成就了他的傳奇。的普及起到關鍵作用的一個人物,我對他的逝世深表遺憾。”

輝煌傳承奮發瑕疵成就傳奇

自從1936年斯尼德正式涉足PGA巡迴賽,直到1979年最後一個賽季,他從未停止參加各種各樣的賽事,人們甚至在地區性錦標賽場上也經常看到他的身影。43年中,他一共贏得大大小小165個職業賽,包括81個PGA巡迴賽冠軍,其中7個是大滿貫賽事。不斷地參加職業賽也為斯尼德帶來了不小的財富。
1936年,是斯尼德與PGA賽事糾纏不清的第一個年頭,他在VestVirginiaClosedPro中奪冠,鋒芒初露。接下來的一年,斯尼德開始全心全意經營自己的全職巡迴賽生涯。那一年,在加利福尼亞舉行的奧克蘭公開賽最後一天,他一鼓作氣從第三位躍至記分牌首席,取得了個人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冠軍。此後,他便開始了在巡迴賽場上激流勇進的歷程:1937年,4次奪冠;1938年,8次奪冠;1942年,他迎來了自己第一個大滿貫賽事PGA錦標賽的冠軍;此後直到1954年,他又兩次問鼎PGA錦標賽,穿了三次綠夾克,還被迫參加了一場英國公開賽並且拿了冠軍——那是在1946年,由於與一個贊助商簽有契約,他必須出現在當年的英國公開賽賽場上。斯尼德在那場比賽上的奪冠為他贏得了600美元的冠軍獎金。但作為一個率性的美國人,聖安德魯斯英式風格使得斯尼德非常鬱悶,以至整場比賽中他先後更換了四個球童,並為此支付了2000美元的球童費。
1979年最後一個賽季,67歲的斯尼德在QuadCities公開賽最後一天以66桿收桿,成為PGA歷史上年紀最大的冠軍。從PGA賽場退役兩年後,斯尼德再度復出,寶刀未老的他又把PGA常青賽場攪了個天翻地覆,甚至在71歲時,他還贏了一場PGAClubpros錦標賽。
帶著一股衝勁的斯尼德征戰四大賽戰績斐然,同時也留下了人生中最大的遺憾。他贏得了三次PGA錦標賽冠軍(PGAChampionships)、三次名人賽(TheMasters)冠軍和一次英國公開賽冠軍(TheBritishOpen),然而,獨缺美國公開賽(U.S.Open)。但遺憾往往是一種美,沒有誰的一生是完美的,而稍微的瑕疵往往會平添傳奇人物不凡生活的些許精彩。
  到了晚年,斯尼德成為了一名熱心的高球使者,他在常青巡迴賽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也曾嘗試著去設計球場,並與吉恩•薩拉森(GeneSarazen)一起設計了Slammerandthesquire球場。阿諾•帕瑪(AnaldPalmer)在斯尼德離世後,中肯地說:“他是一個對於高爾夫的普及起到關鍵作用的一個人物,我對他的逝世深表遺憾。”
完美揮桿
在“三巨頭”中,除了哈根的揮桿動作自成一體,尼爾森和斯尼德都被視為現代揮桿動作的原型,尼爾森曾經這樣評論斯尼德的揮桿:“他的節奏感極強,轉身動作到位,力量充足,體格強健,他擁有一個完美揮桿需要的所有條件。”高爾夫作家BillFields則形容斯尼德的揮桿像美國小說家福克利(FaulknerWilliam)的句子一樣“綿長,但有完美的停頓做裝飾,用有力的結尾震撼人心。”
事實上,斯尼德從未進行過馬拉松式的專業揮桿訓練,而他的揮桿如絲綢一般順滑,渾然天成。這都源子自於兒時的努力,幼年時期,斯尼德經常利用空閒時間,赤腳站在HotSpring勝地球場的草地上練習揮桿,這也是伴隨他一生的習慣。當他在比賽中突然喪失節奏感的時候,他便會脫掉鞋襪,赤腳揮桿,重新找回完美的揮桿感覺。他素來的觀念便是:“最好的揮桿應該渾然一體,一氣呵成。”他以一生的堅持做到了這一點。
富有韻律的揮桿,使斯尼德成為第一個開球距離超過270碼的球手(當時球的製造材質不同今日,現在的球手能輕易打出300多碼)。1936年,斯尼德背著花費了九美金買來的九支球桿,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現他的魔力揮桿,345碼的距離讓球迷震驚不已,因此,“重擊手山姆”(SlamminSammy)的暱稱不脛而走,拜倫•尼爾遜(ByronNelson)的讚揚分量更重:“當時,很多人都認為擊球遠的球手一定打得不好,然而,斯尼德卻打破了這個怪圈”。
斯尼德的揮桿如絲般平滑,他的高球生涯也頗耐人尋味,如絲般柔韌。1983年,斯尼德去世,隨後三巨頭的時代也逐漸離我們遠去,但斯尼德流暢的揮桿技巧,堅忍不拔的奮鬥精神將永遠被世人學習和借鑑。

英雄離去精神永存

2002年5月23日,斯尼德在維吉尼亞州霍特斯普林斯的家中去世,享年89歲。“整個高爾夫世界都會懷念他”,尼爾森說:“對他做的任何事,我都不會覺得驚訝。”對高爾夫球員和球迷來說,斯尼德是永恆的,他的草帽,自信的笑容和樸素的幽默在人們心中都有不可磨滅的印象。

斯尼德寫過兩本關於高爾夫的書,一本是《怎么打高爾夫》,是1946年出版的,在這一本書中,他寫了關於他的揮桿技巧,“放鬆地去做,因為你揮桿時,高爾夫球不會從你面前溜走。”他寫的另一本書是《一個高爾夫球員的教育》,在1962年出版。斯尼德雖然離去了,他卻將他的精神流傳下來,通過他的文字書籍,通過一個個口耳相傳的故事,他的形象仍然活在球迷的心目當中:高大、威猛、戰績斐然,真誠、淳樸、幽默動人,節儉、樸素、自信滿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