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腳踏車女子越野賽

山地腳踏車女子越野賽

山地腳踏車女子越野賽是第29屆奧運會腳踏車比賽項目之一。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被列入奧運比賽項目。腳踏車越野賽始於法國。20世紀50年代,一些腳踏車運動員厭倦了在現代化公路上枯燥的訓練和比賽,他們到丘陵地帶尋找新的環境、新的挑戰,於是一種全新的運動方式產生了。

基本信息

簡介

20世紀50年代,一些腳踏車運動員厭倦了在現代化公路上枯燥的訓練和比賽,他們到丘陵地帶尋找新的環境、新的挑戰,於是一種全新的運動方式產生了。
越野賽應選擇崎嶇不平、有天然障礙的路面,必要時設定人工障礙。賽程女子30~40公里。比賽時各隊從左至右排成一路縱隊集體出發,以到達終點的時間判定名次。男、女個人越野賽均於1996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起源發展

山地腳踏車女子越野賽山地腳踏車女子越野賽
腳踏車起源於歐洲。1790年法國的西夫拉克伯爵(ComtedeSivrac)將兩個輪子裝在木馬上,人騎在上面用腳蹬地前行,稱木馬輪。1816年德國的馮德賴斯男爵(BaronKarlvonDrais)發明有車把可控制方向的木輪車,1818年獲英國專利。1839年蘇格蘭鐵匠麥克米蘭(KirkpatrickMacMillan)製成由曲柄連桿結構驅動後輪的鐵制腳踏車。1861年法國的米肖父子發明前輪大、後輪小,前輪上裝有曲柄和能轉動的踏板的腳踏車,並於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1874年英國的勞森(H.J.Lawson)在腳踏車上採用了鏈條傳動結構。1886年英國的斯塔利(J.Starley)使用了滾珠軸承和車閘,並將前後輪改為大小相同。1888年英國的鄧洛普(JohnBoydDunlop)成功使用了充氣橡膠輪胎,腳踏車至此基本完善。1868年5月31日法國的聖克勞德公園舉行了腳踏車比賽,這是有記載的最早的腳踏車比賽。1893年舉行首屆世界業餘腳踏車錦標賽。1895年舉行首屆世界職業腳踏車錦標賽。奧運會腳踏車比賽分場地賽、公路賽和越野賽3大類。

競賽規則

山地腳踏車女子越野賽山地腳踏車女子越野賽
雅典奧運會山地腳踏車女子越野賽中,挪威選手貢-麗塔·達勒(Gunn-RitaDahle)獲得冠軍。山地車越野賽是運動員在規定的山路賽道上進行集體出發,根據賽道的難度由裁判團來決定運動員所完成一定時間的騎行里程,最終以運動員到達終點的先後順序決定排名的比賽。根據賽道情況,完成比賽的時間應在如下範圍內(小時、分):
最短最長
成年女子1.452.00
出發前,裁判員將根據運動員的排名順序,通知運動員進入起點選擇出發位置。比賽由發令員鳴槍開始。
在整個比賽中,除相同狀態下的同隊運動員可以相互幫助,運動員不得接受賽事規定以外的任何幫助,否則取消比賽資格。裁判團將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補給區和修車點位置。補給只能由本隊工作人員徒步完成,他們和運動員之間不允許有身體接觸。不允許供給者將水瓶、食物直接放置在運動員的車輛上,或放入運動員的衣袋中。未經裁判團的允許,不能向運動員身體潑水,或將水噴灑到運動員所騎車輛的任何部位上。
賽車的規格與要求
腳踏車全長不超過185厘米,寬度不超過50厘米,重量不少於6.8千克。車座長度應在24至30厘米之間,中軸與地面的距離應在24厘米與30厘米之間,腳踏車前後輪直徑必須相同。車輪的直徑:最大70厘米,最小55厘米。此外,場地腳踏車不能使用活飛輪、變速器和剎車裝置。
參賽裝備
在比賽中,運動員要穿帶袖的騎行服和短褲,可以是連體的。短褲的褲邊應當在膝蓋以上10厘米。在公路比賽中,運動員穿的風雨衣必須是透明的或符合該項目比賽的防雨服。運動員必須戴安全頭盔。
參賽標識及規格
通常號碼布和號碼牌要用白色底板,黑色字樣。而且,字型、布底和車牌的大小,要符合規則的規定。

場地設施

山地越野賽選擇的路線通常由高速度下山路段、爬山路段,鄉間路段、砂石路段、森林路段和短暫的柏油路段組成的環形賽道。規則要求:不論何種地面和氣候條件,要求賽道100%能夠騎行。
奧運會山地車比賽,一般選擇5公里至6公里長的環行賽道。賽道上每隔1公里設一個標誌牌,標明距離終點的公里數。距離較長的狹窄賽段必須間斷地設定一些可供超越的路段。
賽道路況要有清晰的路標指示,路標大小:寬20厘米,長40厘米。放置於地面高度1.5米的位置。路標指示箭頭用對照鮮明的顏色(黑、藍、紅)在白底上印出來。賽道路標要準確指明比賽路線和隨後出現的路況變化,以及交叉路口和所有存在潛在危險情況的地段。路標要清晰、確保運動員沿正確的路線騎行。賽道設定必須使用如圖所規定的標記。
賽道的高速地段或下坡處須按圖示布置場地,隔離觀眾區域:地帶A寬度至少2米。
補給區和修車點應設定在騎行速度較慢,並且地域開闊的平路或上緩坡的路段上。補給區和修車點要足夠寬、足夠長,保證通過的運動員在取食物時相互間不受干擾,必須有清楚的開始、結束標記。
在比賽的起點處要設定運動員的簽到區和驗車區。起點開始段必須足夠開闊,以便運動員能夠安全出發。終點線的前、後要有足夠長的直道和開闊的視野,為運動員的終點衝刺、衝刺後的緩衝提供安全保證。

觀賽禮儀

腳踏車項目是一項富於挑戰性的運動,比賽的激烈程度、現場的刺激畫面足以使觀眾歡呼、沸騰。觀眾為運動員加油助威可以更好地激發運動員的挑戰精神與頑強意志。根據該項目特點,觀眾可以近距離接觸比賽。遵守賽場禮儀將成為運動員發揮最好競技水平、保護運動員和自身安全的重要前提。
在觀看腳踏車比賽前,觀眾應了解腳踏車比賽的特點和相關知識,做到注意賽場秩序和適時保持安靜。
在腳踏車比賽開始(集體出發項目例外)時,運動員需要根據在倒計時電子提示音發令出發。運動員出發時會全神貫注地聆聽起跑信號,這時現場的觀眾應保持安靜,以免干擾或影響運動員的比賽出發。
對於沿途觀賽的觀眾來說,首先要選擇一個安全的位置觀看比賽。在賽道中經常有一些危險地段,或是急轉彎地形,以及運動員競爭比較激烈的地段。運動員在激烈的競爭中就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如果運動員在高速狀態下發生側滑、摔倒等事故,勢必威脅周邊觀眾的安全。所以,觀眾在沿途觀賽時一定不要超越隔離區,以保證自身的安全。
其次,觀看腳踏車比賽過程中一定要聽從賽場人員的指揮,不要隨意沖入場內或賽道。因為公路腳踏車賽道上不僅有高速行駛的腳踏車,還有保障競賽的各種機動車車輛,如裁判車、器材車、新聞車等等。這些車輛在比賽中行駛速度非常快。特別是在公路個人計時賽中,運動員是間隔時間進行出發的,這就意味著整個賽道都會有投入比賽的運動員。所以,觀眾突然衝進或穿越賽道的做法是十分危險的。一旦發生阻擋運動員或隊車的事故,輕則影響運動員的比賽成績;重則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事故。
在觀看山地車比賽時,觀眾不能接觸或幫助運動員,更不能向運動員的身上和車上噴水。因為規則規定參賽運動員在比賽中不得接受外界幫助。
腳踏車運動很容易調動觀眾的情緒,每到激烈之處,觀眾都禁不住會吶喊助威。隨著激烈程度不斷升高,觀眾情緒高漲都是很容易理解的。觀眾文明加油的方式都是允許的,同時,要注意為所有參賽運動員理智地加油,體現觀眾的文明素養和對腳踏車運動的理解。

奪冠形勢

王靜靜獲世界山地車錦標賽女子越野賽銅牌山地車比賽通常是歐美選手的天下,04雅典奧運會中,亞洲選手最好成績僅為第八名,由日本選手獲得。中國老將馬艷萍雖拼盡全力,無奈在身體素質、耐力、技術等方面均與歐美強手存在差距,最後屈居第十七名。
近三年來,中國山地腳踏車女子越野賽實力突飛猛進,目前由王靜靜、任成遠、劉穎三人組成的中國女隊世界排名已躍居到首位;07年世界盃比利時站,中國選手任成遠為中國人奪得有史以來第一枚山地腳踏車國際比賽冠軍獎牌。26歲的王靜靜是十運會該項目冠軍,07年以來曾奪得亞錦賽第三名和全國錦標賽第二名,其技術特點是爆發力好。由於北京奧運會僅設個人項目,各代表隊最多只能派兩名選手參賽,所以,王靜靜將與實力強勁的任成遠、劉穎為角逐奧運入場券而展開一次激烈拼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