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古城堡

山丹古城堡

山丹古城堡多建於明代,那時候大興屯田,募民開墾,永不征租。為了防禦兵戈侵擾,實行衛所兵制,強使人民聚村築堡,營造居宅,闢田而耕。全縣境內堡寨相應,星羅棋布。

創建時間

山丹古城堡多建於明代,那時候大興屯田,募民開墾,永不征租。為了防禦兵戈侵擾,實行衛所兵制,強使人民聚村築堡,營造居宅,闢田而耕。全縣境內堡寨相應,星羅棋布。

歷史

山丹古城堡山丹古城堡
有文字記載的古城堡如弘治十四年(1501年)巡撫都御史劉璋、總兵彭清督建老幼寨(今老軍寨)、上土軍寨(今李橋鄉上寨)、祁家寨(今祁家店)、楊家寨(今楊家壩)、盧真寨(今盧家堡)等十一寨堡。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巡撫都御史楊博更築永興暖泉大黃山范營等堡寨。萬曆元年(1573年)都御史廖逄節重修了部分堡寨。李橋鄉巴寨村吳氏家族的家譜對吳寧寨的建寨也有記載。吳寧寨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吳氏天順三年(1459年)家譜中記"寧祖(吳寧)駐足於丹侯家山,英明異人,受衛保薦,令責築其城,亦因其名以志其地,曰吳寧寨"。到了清代,除縣城和東樂城外,有堡寨58座,沿甘涼大道還設6鋪、3驛、5塘。峽口、黑城(今霍城)、大馬營三城堡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設游擊營。黑城營、大馬營隸屬於永固協台。因資料缺乏,只對石峽口堡、大馬營、霍城、東樂四座古城堡作以簡述。

峽口古城堡

峽口古城堡位於縣城南80里,坐落於石峽山口而得名。遠在漢代,石峽山谷被稱為澤索谷。為了防禦匈奴入侵,漢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就在澤索谷置日勒都尉,屯兵防守。唐時這裡設和戎城,戎是兵戈武器,也是軍旗的代稱。和戎即是和息兵戈之意。以後歷代王朝都以兵防要地而被重視。
石峽山兩山對峙,道路曲迂,寬不過百尺,長約5華里之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峻。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四月刑部郎中陳棐以"奉敕恤全陝前左給事中"身份視察河西兵防,途經石峽谷,欣然奮筆在峽谷北山峭壁上題寫"鎖控金川"四個大字,以示此地之險要。隨之鐫刻,成為勝跡。在"鎖控金川"對面西山的峭岩下有明清時期住兵防守營壘的遺址,當地人稱其為"營盤台子"。
峽口古城堡始建年代已無文獻可考。現在殘留的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古城堡東西長約400多米,南北寬300多米,呈長方形,加上西邊關城(外城)總面積約19萬平方米。古城開東西二門,東西走向的街道貫通全城。城內的衙署寺廟鋪店營房馬號民舍布局嚴謹,井然有序。城垣高厚,內為土夯牆體,外為磚包,十分堅固。城上矮牆、裙牆、樓櫓畢俱,城下壕池環繞,關城瓮城相配,氣勢壯觀。城門洞全用磚砌,中間灌以生鐵鑄縫,固若金湯。東門直通石峽口,西門與外城相連,北面緊依長城。周圍烽燧棋布,構成嚴密的防禦體系。明萬曆元年(1573年)巡撫都御史廖逄節為防禦之需,動用民力,對峽口古城接幫加固,增設懸樓、敵角台等防禦設施。據《甘鎮志·兵防》記載,明代峽口常駐兵702員。峽口古城除了在軍事上的重要位置外,在郵傳、遞運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當時設峽口驛站,置設兵甲40名,馬騾41匹,專司驛務。設峽口遞運所,置兵甲22名、車牛23隻(輛),專司遞運。在古城東石峽谷中置停雲鋪,古城西十里置豐城鋪,每鋪置甲軍5名,專司急遞。兩鋪與峽口古城相望,互成犄角。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石峽山口建馬場一處,牧養軍馬,人們又稱石峽口山為馬場山。

清初置峽口營,順治年間(1644―1661年)置千總一員,率兵防守。康熙十三年(1674年)升為守備。雍正七年(1729年)又將守備升格為都司,自此成為定製,沿至清終。清代峽口營有軍馬守兵195員。清沿明制,在峽口古城仍置峽口驛,置兵夫19員,馬60匹,專司驛傳。古城西門外置峽口塘,置夫兵6名,馬16匹,專司塘務,並為過往官差行人提供用水。
駐兵擔負守關禦敵的責任,平時操練兵馬,鼓角相聞,沙場點兵。清晨,號兵到城牆上吹號。號聲一響,馬夫備上馬,騎士們騎著一色的馬奔入教場,跑馬射箭。將軍在演武台上觀看。紅旗一招,武士出陣,黃旗一招,開弓射箭,天天如此。每年八月十五日參加甘州提標營合大操(比武),峽口營的馬最壯,武士的武藝最高,常得第一。
峽口都司最後一任戴尚武,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逝世,年逾八旬,人稱司老。村民戴學儉家有一塊石碑題"石峽口堡",四個大字和"欽贈都司衙門戴尚武"幾個小字,是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峽口古堡有一古建築過街樓,建於城中心街道上,為明代建築。每天甘涼過客都要穿樓而過,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維修時移建於現在靠北門的位置上。民國三年(1914年)懸一大匾,由清秀才高鼎楷書"威鎮乾坤",古樸蒼勁。
明清時期的峽口人不種地,不納糧,孩子生下來就吃皇糧,男人當兵守關,隨帶家眷。現在的峽口人大多是那時兵將們的後裔。

霍城古城堡

霍城原名黑城。1955年由縣長王環璋、黑城區委書記郝海相、民主人士常立剛商議,為紀念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統一河西,改為霍城。關於黑城命名之因,依常正先生之見,別無它考。過去對黑城命名有兩種說法:一是在匈奴駐牧時期,黑城屬匈奴部落谷蠡(lùlí)王領地。黎者黑也,這裡土地黎黑肥沃,古稱黎沃壩,築城以黑命名。二是唐時吐蕃入境,其部落有黃蕃黑蕃之分,黑城駐過黑蕃(即喇嘛教的黑教派),在這裡興教建寺或築城命名為黑城。
今黑城古城垣早毀,只留東南角的原奎星樓殘墩。民國時期城垣完好,城內外寺廟林立,建築宏偉,每天晨鐘暮鼓,聲聞四野,香菸繚繞,佛光照輝。城垣周長三里三十九步,東西二門,並有曲城瓮門。東門曰"朝陽",上樓額"朝乾承暉"。西門曰"宴靜",上樓額"夕惕寧靜"。東西大街,店鋪民房排列,商市繁榮。南北街巷貫通,中流小溪,潺潺清澈。巷南城牆上有觀音樓台,巷北盡處一大墩,上建老爺廟,下對戲台。西街有禪林寺(稱西大寺),東街有東嶽廟(稱東大寺),還有規模宏大的城隍廟、燈山樓、游擊衙署、何家樓、童家小寺等私人家廟堂。東門外有文昌宮,西門外有關帝廟
1956年省文物專家黨國棟、楊永清來山丹考古,對霍城文物作了細緻的考察。二人對禪林寺建築藝術甚為欣賞。他們認定檐牙斗拱和建築造型均為元代風格。大雄寶殿的三尊金身坐佛像是魏唐工藝。並發現大殿有文字記載:"自魏營造佛窟,塔殿猶興,令沙門敷導民俗,至元壬申構寺宏擴,萬曆己卯重修,榱棟巍然,證果禪林寺"。專家認為,黑城在漢魏時期就有佛事活動,建寺禮佛必不可少。上文記載的至元是元世祖年號,壬申即至元八年(1272年)。宏擴是擴建而不是初建,初建的年代一定會更遠。明萬曆己卯即萬曆七年(1579年)重修,又經清代多次修葺,寺廟佛像完整無缺。禪林寺內陪殿廂房很多,天王、地藏、文殊及十八羅漢各式塑像均有,和尚道士俱住。寺殿宏雄,蓮台佛龕,雕樑畫棟,確實是不可多見的建築藝術精品,可惜於1964年被拆毀。
也有文記載,黑城古城是明洪武年間巡撫都御史唐澤請建的,同時修建的還有花寨堡城。建城時這裡就有村落廟宇。民間傳說,先有西大寺,後有黑城城,先有祁家,後有黑城。解放初佛像被毀,佛身內的銅鏡、絹帛都有文字,人皆不識。前清秀才杜儒林、夏重儒認為是西夏文字,是否準確,有待考證。
城東南角上的奎星樓,坐落三層,中有六根圓柱通頂,層層歇山斜角,龍首四射,檐牙高啄,氣勢壯觀。初建於明天啟六年(1626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游擊岳升龍葺新,並書題"文昌閣"匾額,譽為西北第一樓。1959年拆毀,只存殘墩。北大墩上的老爺台為四合院磚木結構瓦房,院中獨建八卦亭,柱雕檐刻,結構精巧,懸有張掖馬援題寫的"萬世師表"匾額,可惜毀於文化大革命。
明清時期,黑城是防守要地。清康熙六年(1667年)為了加強大草灘的防守,歷來為軍事要地的永固城設立永固城協,參將王進寶升為副將,統領大馬營、黑城營、馬營墩營。黑城營設游擊一員,千總一員,騎守兵381員。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游擊改為都司。古城西大牆是箭道灣,是守兵射箭的場地。西門外過了西大河是教場,練兵跑馬,射箭閱兵,至今人們叫其地為教場湖。
民國時期,城內還有同善社(現鎮政府院內)。夏重儒(1877-1954)字席珍,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秀才。在霍城一帶講學,家裡建有書房和園子,除了讀書還親自種植各種花草樹木,過著清淡恬靜的生活,在當地很有名望。鄉黨及弟子以"品重圭璋"、"望隆山斗"頌其德。

大馬營古城堡

大馬營古城堡始建年代已無據可考。明洪武八年(1375年)重建,弘治十三年(1500年)再建。古城周長十里,封土夯築,基寬兩丈,牆高三丈,頂沿八尺,可容兩馬並馳。分里城、外城,門向南開,里外城門都是曲門瓮門,磚石建築,非常堅固。里外城門都有城門樓,加上北城牆的瞭望樓,三樓一線,十分壯觀。四城角樓、垛口齊全,南關城牆上有一小樓,立一石碑,記載著古城的歷史,遺憾的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毀。現在古城的建築僅存將軍樓和北城牆殘垣。緊靠古城東荒灘,人叫九營城子,七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全是墳穴,有的地方棺材摞棺材。
將軍樓為明代建築,原叫瞭望樓。樓東西長16米,南親寬12米,四周是1.5米寬的廊道,可避風雨,供瞭望人員之用。外牆有射擊孔,中央大廳約40平方米,四面開窗。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軍牧場少將場長宋濤重建此樓。宋及勤務炊事人員移居樓上,故以將軍樓沿稱。
古城明時設千總防守,清康熙二年(1663年)設守備,三十二年(1693年)改設游擊一員、千總把總二員,馬兵守兵500員。同黑城營、馬營墩營為犄角之勢,共同守御著山丹南大門的大草灘,軍事地位十分重要。歷屆守營游擊、千總已無記載。清嘉慶十年(1805年)大馬營仍是游擊建制,派游擊、千總、把總帶兵防守。他們是甘肅提屬大馬營地方游擊加一級記錄三次黃長興;署甘肅提屬大馬營中軍千總額外加三級沈有宗;署甘肅提屬大馬營把總事雲騎尉世職加三級楊鶴。嘉慶六年(1801年)甘營馬場(廠)總管鄭國權招留羊戶屯牧,從中取利,截留白石崖水源,激起山丹人民的憤慨,山丹縣知事責其疏通河水,逐出羊戶,民憤平息。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仍有兵員駐守,只是兵員減少,防禦功能隨之減弱,僅有一名把總。稱謂是甘標協屬大馬營左哨把總王成喜。王原籍民樂六壩人,少時好學上進,學文習武,在大馬營中當兵。繼續習武,又拜師東溝教師爺王永年字尚武為師,同當時的趙玉璋、趙宗普、王宗禮為武友,後中為武舉,任大馬營把總。1958年王氏"武德騎尉"的大宅門才被拆除。王一生盡職,知書達禮,謙虛待人,無倨容傲態,至今人們還有傳說。

東樂古城

東樂城為山丹第二大城,南扼青海之沖,北拱居延之塞,東控大斗,西蔽流沙,弱水蜿蜒境上。古城的歷史只能上溯到元朝。元中統元年(1260年)夏四月,山丹元帥按竺邇出東樂大口子,大破阿藍答扎,渾都海於甘州東。明初宋國公馮勝帥軍西征,一掃元殘餘勢力,上都驢以甘州八百三十餘戶獻降。馮勝駐軍東樂,軍民取水不便,鑿井一眼,軍民感激,稱馮勝泉。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百戶王敬跟隨欽差太監前往薩麻兒旱地和蕃,取討佛骨,夜夢金身顯現,回還於驛門外蓋寺一所,將佛骨塑於釋迦身內,勅贈勝泉寺。天順四年(1460年)百戶王綱、王紀重修寺院,造鑄洪鐘一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巡撫都御史陳棐河西巡視兵防,路過東樂,夜宿驛館,題《東樂途中遇雪》詩一首。詩云:"滿天飛雪舞迴旋,妒殺楊花大放顛。乍見黃雲昏四野,即看白浪起長川。玉門百萬拋鱗甲,瑤池三千降鶴仙。塞下有田方苦旱,願消澗水出祁連"。詩中表達了詩人為邊塞河西建功立業的遠大志向。
清乾隆八年(1743年)巡撫黃承桂奏請張掖縣丞移駐東樂。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巡撫常鈞建縣署,名東樂縣,轄今民樂西部一帶。自此古城商業日興,漸成縣級城市。古城周圍四百九十一丈四尺,牆高二丈九尺,底寬一丈六尺,頂寬七尺,壕深一丈,寬二丈。開東城門、西城門,又開東關門、西關門。城門包以鐵甲,東西大街貫通城內,街南是大廟巷、趙家巷,街北是書院巷、城隍巷。有"弱水繞疆"、"忠昭日月"牌坊兩座。
同治四年(1865年)回兵攻破城池,建築遭到破壞,堡總晏存仁組織城民修城池,練團兵,防城有功,甘州提督獎給藍翎五品軍功,贈給"竭立城垣"匾額。光緒十三年(1887年)縣丞陳問淦重建縣署,大門兩楹,儀門三檻,大堂三楹。民國二年(1913年)改設縣治,知縣張廣業擴建縣署。民國十八年(1929年)縣設洪水,改為民樂縣。1952年東樂劃歸山丹縣為第六區,現為東樂鄉。東樂設縣共有186年的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