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遺地

額濟納地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是東西方文化的連線點。先民在這片熱土漁獵農耕,生息繁衍,創造了絢麗多彩的遠古文明。先秦以後這裡先後為北狄、烏孫、月氏、匈奴等民族遊牧之地,早在商周時期,中原文化就融入此地。

一、漢代銅箭鏃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領萬餘鐵騎逾居延,破匈奴,揚威祁連山,打通了中原直達西域的道路,鞏固了中原王朝的統治。漢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設居延都尉府,置居延縣官府。此後,漢、晉、西夏、元等王朝先後在這裡設定政權,管理軍地事務。
在古居延遺址上,隨處都可發現散落在地上的銅箭鏃。這種漢代的銅箭鏃呈三棱形,長約一寸,稜角鋒利。特別是等距離的三棱鋒面製作工藝,高超的力學原理運用,使人無不驚奇古代匠人的技術水平之高。遙想當年在這數百平方公里的戰場上,鐵馬金戈,萬箭齊發,無數將士倒在這小小的箭鏃之下。那斑斑銅銹,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那一幕幕悲壯的歷史。古代將士拋家別子赴邊關,千里征戰萬里煙,青山處處埋忠骨,為了什麼﹖無怪乎為兩個字“平安”,圖得是國家安定。
國家的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環境,穩定的環境來自於綜合國力的增強。是啊,如今看著那聳立在額濟納旗境內的東風航天城,正是我國綜合國力的具體體現。那一枚枚聳立著的長征系列火箭,將第一顆東方紅衛星、第一枚一箭三星、第一個返回式衛星,以及神舟一號到六號送上太空,使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三位黃皮膚的中國人成為太空的新客人。這神箭,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打出了民族之威,挺立了中國人的脊樑,造就了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
望著那寸長的銅箭鏃和高聳入雲的神聖火箭,我不由想起了一位同事開過的玩笑,漢代的銅箭靠的是將士的臂力,射到哪,打到哪;如今的神箭靠高科技,想打哪就打哪。

二、元代青花瓷片

瓷器是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的,中國是瓷器的故鄉。考古史料證明,中國人生產瓷器的歷史至少已有三千多年。在國際上,人們稱“中國”為“CHINA”,英語“瓷器”一詞也是“CHINA”。“瓷器”與“中國”同音,可能西方世界對中國最初的直觀認識,便是從瓷器開始的。
儘管我國生產瓷器的歷史有三千年之久,我們的祖先曾在這漫長的歲月里生產出無數精美的瓷器,但瓷器易碎,因戰爭、地震、水火災害及生活中的磕碰失手等諸原因,使得歷史上生產出來的絕大多數瓷器都已變成碎片,能保存下來的完整器物已極為少見。即使是一些名窯的碎瓷片也很難收藏到,因為名窯名品的古瓷片具有歷史價值、美學價值、研究價值和經濟價值,早在百年之前的晚清,有識之士就對古瓷片的價值有認識了。所謂“家有萬貫,不如汝瓷一片”,就是當時對古瓷片價值的評價。
居延遺址方圓數百公里,城池、房屋廢墟有上百處。在城池、房屋的四周,散落著大量的古瓷片,有五代末至北宋初的越窯秘色瓷、邢窯白瓷、鈞窯紫釉瓷、定窯白釉瓷、汝窯天青瓷。特別是元代青花瓷片,是古瓷片中的上乘之品,有龍紋、花草、海浪等圖案,工藝考究,瓷胎細膩,尤其是用從古伊拉克等國進口的材料繪製燒制而成的青花工藝,就是在今天,也無法達到如此高的境界。
看著這廣袤的遺址和無數名品瓷片,我想像著當時古居延的繁華。據史料記載:宋代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西夏在漢代居延故城西南黑城置“黑山威福軍司”。元滅西夏後,於公元1286年在黑城設“亦集乃路總管府”。先後在這駐兵戍邊,移民屯墾,耕織牧獵,使居延地區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將馮勝引兵西征,在攻取張掖、酒泉之後,攻打黑城,在屢攻不下的情況下便築壩斷水,使守將卜顏鐵木爾獻城投降。明軍在攻占後不久便將其放棄,從此結束了昔日的繁華喧鬧、極盡一時的歷史。20世紀20—30年代,俄國的科茲洛夫、英國的斯坦因、美國的華爾納、印度的貝格曼、瑞典的斯文赫定等諸多考古探險家們紛至沓來,將黑城埋藏的文物基本挖掘殆盡。
我國財稅、散文學家、原浙江省財政廳廳長翁禮華先生曾經說,古代居延及中國北方地區是十分繁榮的,現在南遷了。山水輪流轉,再過若干年,也許還會轉回的。是啊,如今開發大西北的號角已吹響,面對大西北豐富的資源,我想,繁榮會很快到來的。

三、前涼國“涼造新泉”

貨幣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產物。我國古代的貨幣經歷了貝幣、刀幣、布幣、紙幣等多個階段。方孔圓錢是我國古代自秦代以來流行最長、最多的銅錢。在居延遺址,隨處都可發現各種各樣的錢幣,僅本人撿到的就有十多種,如漢代的五銖、唐代的開元通寶、南宋的皇宋元寶、北宋的崇寧通寶、太平通寶、攻和通寶,還有金朝的正隆通寶等。特別是一枚“涼造新泉”,引起了我的格外驚奇。
“十六國”時的前涼國國君姓張,本來是西晉的涼州刺史,西晉亂後,他乘亂割據,以今天的甘肅武威為中心建立了前涼國。由於他採取了保境安民、發展生產的政策,所以社會經濟得到一定發展,人們生活安定,市場相對較為繁榮。前涼國在商品交換時主要用歷代雜錢,後來由於貨幣供應量不足,便自鑄了少量的貨幣來補充,貨幣的名稱曰“涼造新泉”,“涼”表明系涼國鑄造,“新泉”是區別於前代舊錢。由於前涼的鑄幣技術較差,鑄出的錢文字模糊。正因為如此,僅僅鑄了一少部分,流傳至今,已極為罕見。據資料介紹,目前全國擁有此錢幣者為數僅幾人。然而,就這僅發現的幾枚中,有在黑城子的戈壁灘上撿到的,可見當時居延地區商貿流通的發達。如今的額濟納,在開發大西北的進程中,北開南聯,東西交流,尤其是中蒙邊境策克口岸的開放,使額濟納的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今年9月,該口岸又被國務院批准為常年開放口岸,一舉成為內蒙古的第三大口岸。慶華集團那林蘇海圖煤田的成功開發,成為內蒙古“走出去”戰略的典範。今年1至10月份,該口岸已進口原煤155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策克口岸將成為連線蒙、甘、寧,輻射陝、青向蒙古國開放的重要大通道。
居延曆經滄桑,目睹了世間的千年變化,遺落在茫茫戈壁、沙海中的銅器、瓷器、錢幣等等,無聲無息,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什麼,期待著什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