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病人的護理

尿失禁是尿道括約肌不能控制膀胱排尿而造成的,尿失禁分為完全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和部分尿失禁(假性尿失禁)。尿失禁給病人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並嚴重損傷病人的自尊,護理人員應在病人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給予整體的護理:
(1)關心理解病人。尿失禁病人常對飲水有顧慮,往往自動減少飲水量,這樣易增加尿路感染的機會。要對病人說明尿液對排尿反射刺激的必要性,保持攝入液體每日在2000-2500ml左右。睡前限制飲水,以減少夜間尿量
(2)制定膀胱功能訓練計畫,指導病人每日數次做陰部肌肉收縮和放鬆 鍛鍊 。
(3)觀察病人排尿反應,協助定時排尿。開始時2-3小時1次,以後逐漸拉長間隔時間,以幫助其恢復控制功能。
(4)保持皮膚清潔衛生。尿液長期浸濕皮膚可使皮膚角質層變軟而失去正常防禦功能。加之尿中氨對皮膚的刺激,強引起皮疹,甚至發生褥瘡。要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及時清洗,勤換衣褲、尿墊、床單。皮膚可塗適量油膏保護。
(5)外引流。對部分不能控制尿失禁的病人可採取外引流法,防止漏尿。男病人可用帶膠管的 陰莖 套接尿;女病人可用吸乳器連線膠管接尿。也可定時讓病人坐便器,有意識地控制或引起排尿。

預防

首先,孕產婦應列為重點防護人群,做好產後的調養與保健。如適時做會陰肌肉運動、會陰按摩及盆底肌運動,加快會陰肌肉復原;養成規律大小便的習慣,切忌憋便,多吃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多喝水,防止便秘;注意會陰部的清潔衛生,防止尿路感染;合理休息,不要過度負重,避免勞累;用正確姿勢提拿重物,避免腹部用力不當而導致膀胱與尿道正常位置發生改變;有產傷要及時治療,力求早日修復。
其二,保持有規律的性生活。研究證明,絕經後的婦女若能繼續保持有規律的性生活,能明顯延緩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變,降低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幾率,同時可防止其他老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其三,積極治療可能存在的慢性疾病,如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肥胖、腹腔內巨大腫瘤等,因為這些疾病都可引起腹壓增高而導致尿失禁。
其四,加強體育鍛鍊,尤其要進行適當的盆底肌群鍛鍊。最簡便的方法是,每天早晨醒來與晚上就寢後,各做50~100遍縮肛運動。
最後一招是早發現,早治療。一旦發現陰道有堵塞感,大小便或用力時有塊狀物突出外陰,陰道分泌物有異味或帶血,排尿困難、不順暢,尿頻或失禁,腰酸、腹墜等症狀時,及時向醫生求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