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希依提(1906~1972)

尼米希依提(1906~1972)

正文

尼米希依提(1906~1972)現代維吾爾族詩人。原名艾爾米葉·伊里·賽依拉姆。愛國宗教人士,故又稱艾爾米葉大毛拉。新疆拜城縣人。1933年參加反對反動統治的鬥爭,遭槍擊未死,遂改名尼米希依提,意為“半個犧牲者”。曾入伊斯蘭經文學校學習多年,深通宗教經典和維吾爾古典文學。先後在阿克蘇和伊犁“三區革命”政府從事報刊編輯工作。曾先後當選為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新疆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及作家協會理事
1930年開始詩歌創作,起初以民歌體,後來多用嚴謹的古典格律詩體寫作。早期在喀什所寫的揭露舊社會貧富懸殊、黑暗統治的《巨大的妥協》,嚮往自由解放的愛情長詩《智慧的光輝》,均被國民黨反動派沒收查禁。1942年前後,反動派對新疆的統治變本加厲,詩人採用民間文學題材創作的《帕爾哈德與希琳》、劇本《萊麗與麥吉儂》等作品,藉助於蔑視一切權勢、追求理想、幸福、愛情和不自由毋寧死的愛情故事,教育人們為爭取自由解放而堅持鬥爭。在風雨如晦的1942年,詩人寫出了激昂高亢、氣勢雄渾的《偉大的中國》,給人們以必勝的信念和希望。尼米希依提於1945年參加民族軍來到伊犁,投身三區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寫了許多歌頌祖國、歌頌黨的詩篇。如《在時代的講壇上》、《無盡的想念》、《開放吧,我的花朵》等。他的詩深沉凝重,壯闊雄渾,運用古典格律,自然流暢,他是維吾爾族古典詩歌向現代詩歌過渡的承先啟後的詩人。其詩集有:《祖國之戀》、《詩選》(維吾爾文)、《尼米希依提詩選》。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