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上1/3骨折合併橈骨頭脫位(孟氏骨折)

凡尺骨上端骨折,X片上沒見到橈骨頭脫位,在治療時,應按此種骨折處理。 如橈骨頭不能復位,可切除。 兒童陳舊性病例,尺骨骨折移位不大,並非影響橈骨頭復位者可不處理。

1914年義大利外科醫生Monteggia最早報導了這種類型骨折,故稱孟氏骨折。.. 病因 多為間接暴力致傷,根據暴力方向及移位情況臨床可分三種類型:. (一)伸直型 比較常見,多發生兒童。肘關節伸直或過伸位跌倒,前臂鏇後掌心觸地。作用力順肱骨傳向下前方,先造成尺骨斜形骨折,殘餘暴力轉移於橈骨上端,迫使橈骨頭衝破,滑出環狀韌帶。向前外方脫位。骨折斷端向掌側及橈側成角。成人直接暴力打擊造成骨折,骨折為橫斷或粉碎型。. (二)屈曲型 多見於成人。肘關節微屈曲,前臂鏇前位掌心觸地,作用力先造成尺骨較高平面橫型或短斜型骨折,橈骨頭向後外方脫位,骨折斷端向背側,橈側成角。. (三)內收型 多發生幼兒。肘關節伸直,前臂鏇前位,上肢略內收位向前跌倒,暴力自肘內方推向外方,造成尺骨喙突處橫斷或縱行劈裂骨折,移位較少,而橈骨頭向外側脫位。. 凡尺骨上端骨折,X片上沒見到橈骨頭脫位,在治療時,應按此種骨折處理。因為橈骨頭脫位可自行還納。如忽略對橈骨頭固定。可自行發生再移位。. 症狀 外傷後肘部及前臂腫脹,移位明顯者可見尺骨成角或凹陷畸形。肘關節前外或後外方可摸到脫出的橈骨頭。前臂鏇轉受限。腫脹嚴重摸不清者,局部壓痛明顯。. 檢查 當尺骨上1/3骨折時,X片必須包括肘關節,注意肱橈關節解剖關係,以免漏診。. 治療 (一)手法復位外固定. 1.伸直型:全麻或臂叢麻醉下復位。如已復位用石膏托或夾板將肘關節固定在極度屈曲位2~3周,待骨折初步穩定後,改用紙壓墊夾板局部固定。肘關節在90°屈曲位,開始練習活動,直至骨折完全癒合。. 2.屈曲型:麻醉體位同伸直型,如復位滿意用掌背側石膏托固定肘關節在近伸直位2~3周。而後改用紙壓墊短夾板固定,肘關節屈曲90°開始練習,直到骨折癒合。. 3.內收型:手法復位橈骨頭後,尺骨多可自行復位,如輕度成角,橈骨頭位置無明顯改變,則不需復位,僅用長臂石膏固定2~3周。. (二)切開復位內固定:手法復位不成功孟氏骨折,或骨折已復位而橈骨頭脫位不能還納者,應早期手術復位內固定。先整復橈骨頭脫位,並了解環狀韌帶損傷情況並加修補,髓內針或鋼板螺釘固定尺骨。. (三)陳舊性孟氏骨折處理:成人陳舊性骨折,尺骨已獲矯正,骨折癒合堅固,僅前臂鏇轉功能受限,切除橈骨頭可改善鏇轉功能。如尺骨骨折未癒合,有畸形,可手術矯正骨折內固定。並復位橈骨頭。如橈骨頭不能復位,可切除。兒童陳舊性病例,尺骨骨折移位不大,並非影響橈骨頭復位者可不處理。如果畸形明顯,必須矯正,髓內針固定,以利橈骨頭復位,橈骨頭復位後,修復或重建環狀韌帶,橈骨頭不能復位者暫不行橈骨頭切除,以免影響橈骨發育,待成年後再切除。. . . ..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