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天地圖說

又以《水經注》所列諸名不分今古,屈曲鉤貫,紛若亂絲。 至其天圖之末,附以《羅經圖說》,甲子納音。 地圖之末,附以元劉秉忠《玉尺經》。

古籍簡介

《尚書天地圖說》·六卷(河南巡撫采進本)

四庫提要

清朝潘鹹撰。鹹有《易蓍圖說》,已著錄。是書雖借《尚書》為名,以堯典經文冠前五卷之首,以禹貢經文冠末一卷之首,而實則支離曼衍,自抒其說,與經義渺無所涉,而其說又皆自逞私臆。如,謂月食非地影所隔,謂陽全陰半,月之圍徑,當減日體之半。皆據理而談,不知測算為何事。故新法、古法兩不能通,圖說彌多,糾牽彌甚。其地圖以《山海經》所列諸名不分真妄,案四方四隅排比駢聯,齊如布算。又以《水經注》所列諸名不分今古,屈曲鉤貫,紛若亂絲。至所繪今之輿圖,顛倒南北,易置東西者十之八九。至其天圖之末,附以《羅經圖說》,甲子納音。地圖之末,附以元劉秉忠《玉尺經》。盛談相地之術,尤為不經,列之經部,實為不倫,故附存目於《術數類》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