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芽孢葉枯病

小麥芽孢葉枯病,是在小麥種植期比較容易發作的病害。發作時,小麥的芽孢上會出現不規則的病斑,嚴重時會導致葉片枯死。這種病害是由蠟葉芽孢黴菌,瘡痂芽孢黴菌等病菌引起,其生物分類為半知菌亞門,絲孢菌綱,絲孢菌目。這種病害可以通過選取新品種、使用化肥等方式來防治。

信息

中文學名:小麥芽孢葉枯病
病原中文名:蠟葉芽孢黴菌,瘡痂芽孢黴菌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絲孢菌綱絲孢菌目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小麥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

為害症狀

斑不規則形,黃褐色至青黃色,大小(5~11)mm×(1~2)mm。病斑上常生橄欖色霉層,嚴重時葉片枯死呈霉污黑色。

病原形態特徵

蠟葉芽孢黴菌的分生孢子梗單生,或2~5根叢生,橄欖色至褐色,直形或膝狀,2~7個隔膜,頂端或中部著分生孢子處稍膨大,並有孢痕,長寬(87.7~159.7)μm×(8.3~10.2)μm;分生孢子單生,或芽殖成孢子鏈、淡褐色或深褐色,圓柱形或橢圓形,單胞或雙胞,多數為雙胞,表面有細瘤,臍點明顯,大小(11.3~18.8)微米×(7.3~8.8)微米。瘡芽孢黴菌的分生孢子梗單生或叢生,褐色,頂端色淡,稍膨大,大小(117.9~275.O)μm×(5.2~10.5)μm;分生孢子橄欖褐色,圓柱形或橢圓形,單胞或雙胞,多數為單胞,表面光滑,兩端都有臍點,大小(12.9~23.4)微米×(.6.6~9.9)微米。芽枝芽孢黴菌的分生孢子梗單生,褐色,大小(46.2~89)微米×(5.0~9.9)微米;分生孢子黃褐色,橢圓形,雙細胞,表面有細瘤,大小(9.9~19.8)微米×(6.6~11.6)微米。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種子、土壤和病殘體上越冬後侵染葉鞘,後向其他部位擴展,進行多次重複侵染,使病害擴展蔓延。病菌生長溫限-2~30℃,19~21℃最適。西北地區4~5月降雨多的年份,低溫濕度大,有利該病發生。青藏高原麥區,7~8月多雨,氣溫偏低,除為害葉片外,還可引致穗腐。潮濕多雨和比較冷涼的陰濕山區和平原灌區易發病。小麥抽穗後20多天,降雨量對上位葉發病影響較大。小麥拔節孕穗期間受凍害,抗病性降低。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在春小麥栽培區,小麥灌漿至乳熟期是該病流行盛期。在栽培管理措施中,水肥管理、播期、密度等與發病關係密切。春灌過量、澆水次數過多、生育後期大水漫灌或土質粘重、地下水位高、田間濕度大的田塊、施用氮肥過量、施用時期過晚易發病。播種過早,播量過大田間鬱閉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和無病種子如:鄭州3號、花培28、小偃6號、周麥10號、阿勃、西農88、西農881、豐產3號、秦麥12號等較抗病。由無病種子田留種。
(2)適時播種,合理密植。對分櫱性強的矮稈品種尤其要注意控制播種量。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避免偏施、過施氮肥,適當控制追肥。冬季灌飽,春季儘量不灌或少灌。早春耙耱保墒,嚴禁連續灌水和大水漫灌。
(3)對低濕、高肥、密植有可能發病田塊或歷年秋苗發病重的地區或田塊,于越冬前和返青後噴灑80%多菌靈超微粉劑1000倍液,每667m2用量50g超低量或常規噴霧。也可選用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25%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