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子

鬼子

一、【稱 呼】

據不完全考證,“小鬼子”此名詞,為中國人所創,泛指日本人,或指在侵華時期的日本士兵。或指外國人,稱其洋鬼子!例如,英國鬼子、美國鬼子、德國鬼子等等。特別需要注意的文化現象是,華族人罵外族人一般都用“小鬼子”這個詞,而華人罵華人一般都用“匪”一詞。

“小鬼子”是道士對魔鬼的蔑稱(依據《聊齋志異--畫皮》)。由於最早震動全國的侵略軍是白種人,而在一些鬼怪畫中的小鬼大多是面目扭曲的形象,所以中國人民就把五官“怪異”的白種人憎稱作“鬼子”,後來用以泛稱侵略者。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橫行中華大地,“小鬼子”就成為“日本鬼子”的簡稱。

【日本鬼子】

明清以來,我國沿海一帶都受到日本海盜的侵襲,當時就出了抗倭英雄戚繼光,那時我國人民稱日本海盜為“倭寇”,可是到了近代,我國人統稱日本侵略者為“鬼子”。何時開始,“倭寇”變“鬼子”呢?據說出於一幅對聯。

甲午海戰前,清庭一位大臣李鴻章出使日本,談判結束,雙方舉行聯合記者會,日本人不但要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還想在文化上玷污清國。記者雲集後,日方突然提了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我們日本有上聯對不出下聯,只好求於漢字發源地的人了。”這真是新鮮事,日本人亮出白絹上書寫的上聯,聯曰:“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單戈獨戰!”

日本人的上聯意思是說:我大日本兵強馬壯,駕馭的是奇異的千里馬,張的是長弓:文的也不簡單,光“大王”就有八個,他們都有雄才大略。示之以文德,陳之於武功,日本“單戈獨戰”可踏平中國。誰知,李鴻章也不示弱,先要日方準備硯台磨好墨,再鋪好白絹,然後大筆一揮寫下聯:

聯曰:“倭人委,襲龍衣,魑(chi)魅(mei)魍(wang)魎(liang),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眾多記者看了,個個叫好。下聯的意思是:倭就是倭寇,來偷大清龍衣,“八大王”變成“四小鬼”,“琴瑟琵琶”變成“魑魅魍魎”,“並肩居頭上”變成“屈膝跪身旁”,“單戈獨戰”變成“合手擒拿”。從此大家不再稱日本侵略者為“倭寇”,改而稱為“鬼子”了。

二、【作 家】

鬼子,1958年9月生於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天河鎮金城村,仫佬族,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一級作家。1996年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小說創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作品有小說“瓦城三部曲”――《瓦城上空的麥田》、《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被雨淋濕的河》,曾獲1997年《小說選刊》優秀中篇小說獎、2001-2002年雙年度《小說選刊》優秀中篇小說獎、1999年《人民文學》優秀中篇小說獎、1997年――2000年第二屆“魯迅文學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