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電流接地系統單項接地故障選線理論研究

《小電流接地系統單項接地故障選線理論研究》內容簡介:安全、可靠、優質、經濟是電力系統運行的基本要求。電力線路的運行關乎國民生產、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電力系統不同的運行方式,關係到供電的可靠性、設備的安全性、運行的經濟性。《小電流接地系統單項接地故障選線理論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對小電流接地故障進行了研究,為電力系統從業人員在從事電力系統檢修等操作提供了一個技術性的指導意見。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小電流接地系統單項接地故障選線理論研究》是遼寧省優秀自然科學著作,由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張志霞,畢業於瀋陽農業大學並留校任教,博士學位。主持和參加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15項。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各種科研獎勵6項。

圖書目錄

1 概論
1.1 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簡介
1.2 國內外選線方法研究現狀
1.3 小電流接地系統各種選線原理的分析與比較
1.3.1 基於零序電壓電流工頻分量的方法
1.3.25次諧波法
1.3.3 S注入法
1.3.4 小波法I
1.3.57次諧波選線法
1.3.6 相關分析法
1.3.7 模糊控制及故障選線原理
1.3.8 配電網智慧型故障選線技術初探
1.3.9 證據理論在小電流接地系統故障選線中的套用
1.4 影響故障選線準確性的原因
1.4.1 單相接地故障類型的建模較困難
1.4.2 裝置本身特性對選線特徵量的影響
1.4.3 中性點接地方式的影響
1.4.4 互感器特性的影響
1.4.5 線路不平衡電流的影響
1.4.6 發展趨勢
1.5 提高小電流接地選線裝置選線正確率的措施
1.5.1 把好設備選型和出廠驗收關
1.5.2 加強運行維護管理
1.5.3 正確施工
1.6 小電流接地系統故障定位
1.6.1 小電流接地系統故障定位的特點和意義
1.6.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6.3 小電流接地系統各種定位原理的分析與比較
1.6.4 小電流接地故障定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困難
2 小電流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特徵分析
2.1 小電流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的計算方法
2.1.1 短路計算的基本假設
2.1.2 對稱分量法
2.1.3 小電流接地方式的主要特點
2.2 小電流接地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的穩態特徵分析
2.2.1 中性點不接地系統對地電壓、零序電流的分析
2.2.2 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對地電壓、零序電流的分析
2.3 小電流接地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的暫態特徵分析
2.3.1 暫態電容電流
2.3.2 暫態電感電流
2.3.3 暫態接地電流
2.4 零序不平衡量的抑制
2.4.1 零序不平衡量產生的原因
2.4.2 抑制零序不平衡量的方法
2.5 本章小結
3 零序導納與小電流接地選線
3.1 零序導納的計算
3.2 基於零序導納的中性點不接地選線方法
3.2.1 零序導納的計算
3.2.2 零序導納法判據
3.3 基於零序導納法的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選線方法
3.3.1 零序導納的計算
3.3.2 零序導納法判據
3.4 基於區段零序導納的故障定位
3.4.1 定位原理
3.4.2 定位方法實現
3.5 MATLAB仿真軟體
3.5.1 仿真軟體簡介
3.5.2 建模所需參數的計算
3.5.3 建模所需三相變壓器參數的計算
3.6 Matlab建模
3.6.1 理想電源
3.6.2 主變模組
3.6.3 導線模型
3.6.4 監測零序導納波形
3.6.5 三相故障發生器
3.6.6 負荷環節
3.6.7 消弧線圈
3.7 Matlab建模中參數的設定
3.8 仿真與仿真結果分析
3.8.1 中性點不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的仿真結果及分析
3.8.2 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的仿真結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結
4 基於改進型鎖相環的故障選線
4.15次諧波選線原理
4.2 經典鎖相環
4.2.1 鎖相環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4.2.2 鎖相環的種類
4.2.3 經典鎖相環
4.2.4 鎖相環的基本工作過程
4.2.5 鎖相環路的工作狀態
4.3 改進型鎖相環
4.3.1 改進型鎖相環的結構
4.3.2 改進型鎖相環的數學模型
4.3.3 相位調整電路
4.3.4 幅值調整電路
4.4 基於改進型鎖相環的諧波選線方法
4.4.1 信號提取
4.4.2 數據處理並選線
4.5 仿真分析
4.6 算例分析
4.6.1 單相間歇性電弧接地故障
4.6.2 單相1Q接地故障
4.6.3 單相10Q接地故障
4.7 本章小結
5 小波變換理論與小電流接地選線
5.1 傅立葉變換
5.2 小波變換
5.2.1 小波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5.2.2 小波變換理論
5.2.3 連續小波變換
5.2.4 離散小波變換
5.2.5 多解析度分析
5.2.6 Mallat算法
5.2.7 小波變換的奇異性檢測理論
5.2.8 故障選線原理
5.2.9 故障選線的具體實現
5.3 仿真模型的確立
5.4 選線算例
5.4.1 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仿真
5.4.2 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仿真
5.5 基於小波分析的定位技術研究
5.5.1 基於小波分析的行波故障測距原理
5.5.2 小電流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行波測距仿真
5.6 行波故障測距算例仿真
5.6.1 接地電阻對行波測距的影響
5.6.2 故障相角對行波測距的影響
5.7 本章小結
6 基於自適應陷波濾波器的故障選線
6.1 自適應陷波濾波器的發展
6.2 自適應陷波濾波器原理
6.2.1 陷波濾波器
6.2.2 自適應算法
6.3 自適應陷波濾波器的結構
6.4 自適應陷波濾波器的性能分析
6.4.1 周期軌道的合理性
6.4.2 系統的穩定性
6.4.3 系統的回響時間
6.5 基於自適應陷波濾波器的故障選線判據
6.6 仿真分析
6.7 本章小結
7 四類選線方法的綜合分析
7.1 基於零序導納法的故障選線分析
7.2 基於改進型鎖相環的故障選線分析
7.3 基於小波變換的故障選線分析
7.4 基於自適應陷波濾波器的故障選線分析
7.5 本章小結
8 小電流接地選線裝置的研製
8.1 採樣電路模組的設計
8.1.1 電壓形成迴路
8.1.2 低通濾波器
8.1.3 多路模擬開關
8.1.4 採樣保持
8.2 A/D轉換模組的設計
8.2.1 零序電流的轉換
8.2.2 零序電壓轉換
8.3 單片機的控制系統模組的設計
8.3.1 片記憶體儲器
8.3.2 JTAG調試和邊界掃描
8.3.3 輸入輸出連線埠的配置
8.3.4 看門狗計數器
8.3.5 系統時鐘初始化
8.3.6 C8051F040中斷系統
8.4 輸出顯示與鍵盤操作模組的設計
8.4.1122—32A液晶顯示器
8.4.2 鍵盤
8.4.3 電平轉換電路
8.5 軟體的開發環境
8.6 軟體開發的需求分析
8.7 裝置實現的主要功能
8.8 主要程式模組的設計
8.8.1 主程式設計
8.8.2 程式的全局變數及數組使用說明
8.8.3 主模組說明
8.8.4 中斷採樣服務子程式
8.8.5 故障處理模組
8.8.6 顯示模組
8.9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