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開河灌區

小開河灌區

小開河灌區持續穩定的黃河水資源供給對灌區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灌區的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由於科學處理引進泥沙,灌區無沙害,也開創了引黃灌區遠距離輸沙的先例。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小開河灌區聯合完成的《小開河引黃灌區泥沙長距離輸送與最佳化配置研究》課題,榮獲山東省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

全國第一個引黃生態灌區

小開河灌區建設前,灌區可利用的水資源只有地表水,多年平均降雨量584毫米,降水年內分配也極不均勻,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70%~80%,又多集中在7、8兩個月份,降水與灌區農作物對水分的需求不協調。水資源嚴重匱乏導致灌區內植被稀疏、農作物低產、生態環境差、民眾生活用水十分困難。
小開河上的鳥兒

小開河灌區建成以後,淡水資源得到改善,為做到豐蓄枯用,灌區內興建了庫容1000萬方以上的平原水庫4座,鄉、鎮、村修建的小型水庫16座,加上沉沙池河道存水,累計存水達6000餘萬方。小開河灌區持續穩定的黃河水資源供給對灌區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灌區的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灌區下游無棣縣境內的生態濕地面積進一步擴大,生物多樣性持續穩定增加。經調查,灌區內現有各類植物301種,分屬於藻、苔蘚、蕨、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5個門、74科198種。其中木麻黃和白刺分別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和《山東省稀有瀕危植物名錄》,野生大豆1999年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保護植物。有淡水浮遊動物144種,淡水魚類102種。有各類昆蟲94種,兩棲動物6種,爬行動物9種,獸類23種,濕地鳥類達199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7種,二級保護鳥類31種,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和保護價值。

全國第一個進行模型試驗灌區

1992年小開河工程設計之初,就委託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進行了模型試驗,模擬灌區情況,採用1/100的比例,對工程的各個要素進一步驗證。當時,水科院正做著兩個模型,一個是小開河工程;另一個是長江三峽,開創了引黃灌區模型試驗的先例。為工程設計提供了依據。

全國第一個靠自流遠距離輸沙灌區

黃河是高含沙河流,引水必然引沙。引進的泥沙如何處理是一件非常令人頭痛的事情,一般的引黃灌區,沉沙池都建在渠首,集中沉沙。然而,渠首區域靠近黃河,往往村莊稠密,土地肥沃,工程建設需要占壓幾千畝良田,並且隨著引水的增多,泥沙累積性堆積嚴重,導致環境惡化。小開河灌區大膽創新,利用窄深式斷面,比較
小開河
陡的比降,加大渠道流速,增加攜帶泥沙能力,將黃河泥沙送到51公里以外的中游,在中游設沉沙池。上游原水灌溉,泥沙入田,分散處理;中游在沉沙池集中沉沙;下游清水灌溉。由於科學處理引進泥沙,灌區無沙害,也開創了引黃灌區遠距離輸沙的先例。沉沙池位於霑化無棣的交界處,這裡地勢低洼,無雨時無水,有雨時則澇,都是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的荒地,周圍十幾公里沒有村莊,生態環境較為惡劣。灌區通水後,每年的清淤泥沙,用來淤改土地,已累計改造土地1500餘畝,原來的荒地,在2010年就成了人人搶種的良田。沉沙池周圍還建了5座磚窯場,利用沉沙池中相對較細的泥沙來燒磚,泥沙已成了一種資源,不但無害,反而有利。
灌區運行12年的事實證明,遠距離輸沙取得了成功,輸沙渠基本沒有淤積,能夠正常運行。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小開河灌區聯合完成的《小開河引黃灌區泥沙長距離輸送與最佳化配置研究》課題,榮獲山東省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

第一個採用寬頻聲學都卜勒自動化量水的灌區

傳統的人工測流,一是精度低,二是勞動強度大,三是危險性大。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灌區從2005年開始,利用兩年時間,引進美國產世界上最先進的寬頻聲學都卜勒自動測水技術,並通過有線傳輸給就地的管理所,通過無線傳輸到位於市區的管理局調度中心,從而實現了大型引黃灌區全天候水位、流速、流量、水量的採集、存儲、處理、查詢的自動化、現代化,提高了測水量水的精度,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信息的時效性及調度的靈活性。《小開河引黃灌區寬頻聲學都卜勒水量監控研究》獲山東水利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一個被評為全國水利風景區的引黃灌區

2010年12月16日,經國家水利部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領導小組審議,並在水利部網路公示後,批准了第十批國家水利風景區,山東省濱州市小開河引黃灌區榜上有名。濱州市小開河灌區是全國水利風景區評選歷史上第一個引黃灌區水利風景區
小開河的一帶六區水裡風景

近幾年來,為了爭創國家水利風景區,小開河灌區管理局在濱州市水利局領導下,從2008年就開始準備,做了大量工作。小開河引黃灌區水利風景區包括“一帶六區”,即沿乾渠“引黃灌區水文化生態景觀帶”和以黃河、引黃閘、潘季馴雕像、鎮水牛、石碑為代表的“黃河文化景區”;以金爵公園、里則管理所文化牆、西海水庫為代表的“西海風景區”;以徒駭河土馬沙河、禹王雕像、廣濟橋遺址為代表的“兩河水文化區”;以鉤盤河、陽信鼎龍民俗風情園、東魏虎頭鞋、千年古城為代表的“民俗風情區”;以沉沙池白楊河、清波河為代表的“自然生態濕地區”;以貝殼島黃河島為代表的“沿海風光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