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溝絞自然村

小溝絞自然村

小溝絞自然村隸屬於開化鎮裡布嘎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鎮政府東邊,距離村委會4公里,距離鎮政府12公里。國土面積1.26平方公里,海拔1290米,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村莊全貌村莊全貌
小溝絞自然村隸屬於開化鎮里布嘎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鎮政府東邊,距離村委會4公里,距離鎮政府12公里。國土面積1.26平方公里,海拔1290米,年平均氣溫19.10 ℃,年降水量779毫米,適宜種植水稻、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565畝,其中人均耕地0.79畝;有林地60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10戶,有鄉村人口724人,其中農業人口724人,勞動力38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52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9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65.00畝(其中:田482.00畝,地83.00畝),人均耕地0.79畝,主要種植水稻、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60.00畝,水面面積70.00畝,其中養殖面積70.00畝;荒山荒地700.00畝,其他面積50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電、路、電視、電話四通。全村有173戶飲用井水。有200戶通電,有17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7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85 %和86.5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6戶(分別占總數的35%和18%)。
該村到鎮政府的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14輛,機車6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7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82.00畝,有效灌溉率為85.3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8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7 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92.6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7.00萬元,占總收入的30.00%;畜牧業收入90.00萬元,占總收入的31.0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64頭家禽1100隻);漁業收入11.50萬元,占總收入的3.98%;林業收入7.00元;第二、三產業收入93.40萬元,占總收入的32.84%;工資性收入1.70萬元,占總收入的0.6%。農民人均純收入3696.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6人,在省內務工25人,到省外務工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3.1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蔬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冬早蔬菜產業。專業合作組織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68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11戶,鄉村人口728人,其中男性347人,女性381人。其中農業人口728人,勞動力387人。該村以壯族為主(是壯、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90人,壯族284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7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79.17%;
何朝榮 常友蘭 楊興翠 黎炳芬 楊華傑 楊華杏 何朝亮 李廣興
彭德秀 趙正南 彭增睿 何康興 劉華貴 彭從兵 沙文翠 劉勝元
何正周 趙友志 彭增啟 彭從珍 李瓊仙 李發瓊 何梅菊 李金麗
何梅杏 蔣樹真 陶光定 何紹沖 朱文秀 彭偉榮 何正凱 沙春林
何正堤 何翠英 楊流鳳 何紹林 趙正犁 彭曉丹 陶光漢 沙楊氏
楊正和 蔣鳳安 陶春霞 何貴金 何梅艷 朱正仙 沙文芬 沙文應
何紹芬 蔣舒慶 陶春雨 陸金燕 趙若媛 李發鳳 陶春城 劉華英
楊忠敏 蔣舒涵 晉振輪 王國玉 趙友濤 張江雲 陶春夢 彭定南
楊忠虎 張惠 王仕珍 何貴森 龐瑞明 張蘇雲 朱國能 彭定國
楊忠戀 陶光喬 晉加會 何貴希 蔣正會 肖洪友 高玉英 陶光發
彭正清 楊友仙 肖廷偉 馬開仙 朱家盛 楊玉芬 朱家樂 柏金英
王保蘭 陶春根 肖夏雨 何震江 趙成海艾晶 朱家笛 陶永繩
彭建梅 牧永樹 肖夏志 何金曼 蔣桂華 董加仙 陶春武 陶永龍
黃炳華 唐玉仙 彭正雲 何金威 趙順甲 王證 周開瓊 陶光雲
彭保榮 牧遠菲 石永英 陸遠堂 李金芬 王權 陶永梅 甘代如
楊福玉 牧遠鑫 彭建芬 陳樹英 趙雄 肖艾昌 陶永麗 陶春燦
彭華剛 馬順廷 彭建林 田自雲 趙婷 龍正美 陶永茂 陶春來
彭華猛 李學芬 彭建霞 田興賢 陸珍 王水 李樹品 蔣明亮
李發自 馬開逵 楊正發 夏明英 何利華 王穎嫻 韋雲鳳 彭麗榮
蔣翠萍 馬開象 梅仕英 蔣鳳才 蔣樹品 李國富 李仙熊 陳玉仙
張瓊仙 王永莉 楊中英 朱金瓊 陶惠芬 謝永翠 李廷美 蔣海翠
李加順 陳虹穎 楊中函 蔣舒恆 蔣鳳凰 李雲潘 李斯 李國發
李加煥 馬國媛 楊正坤 蔣舒敏 蔣鳳娜 何康喜 牟家連 郭慶剛
王紹珍 馬國琪 郭得鳳 蔣鳳蘭 蔣鳳坤 代光芬 閔排生 李運琪
肖西方 馬國佳 楊中陶 楊忠澤 李仕興 何紹全 牧勝 李運全
陸萬彩 馬國帥 楊中元 楊忠懷 蔣抒豪 任正懷 牧建嬌 朱國震
馬應明 楊忠衛 楊中班 馬自仙 蔣抒晨 羅樹梅 牧建軍 李加芬
郭正鳳 楊正玉 何紹輪 郭建芸 吳世美 聶正芬 楊正林 朱喬喬
樹兵 龔禮娥 王子翠 郭加順 柏樹春 任如燦 馬友芬 朱帥
馬玉坤 楊華明 何貴洋 郭加利 王正芬 任如富 何華仙 何紹鋒
鳳仕 李永順 何貴爽 吳啟艷 柏金露 蔣海能 楊忠泥 朱麗
羅樹榮 高洪瓊 沙文生 郭英楠 柏雲方 楊國 楊忠凡 何紹密
官長利 李夢 李順雲 郭英雄 楊家雲 蔣啟妃 楊華鑫 楊興林
羅成潤 李建 沙雲民 柏紹秀 羅樹良 蔣啟會 陶春波 候朝麗
羅成友 彭正彬 沙雲代 馬應才 蔣蘭翠 柏樹榮 張茹 楊萬有
龐瑞兵 任正華 孫麗 肖廷香 羅嬌 李興瓊 陶永娟 楊萬麗
陳國美 彭建昌 沙夢渠 馬巨 蔣鳳剛 柏金鵝 陶永許 陶光富
朱家旺 彭建偉 沙夢冉 馬茜 張萬茂 柏金雪 梁龍發 王朝珍
朱家猷 何俊 彭榮福 馬壽福 蔣妹娥 柏金艷 錢榮玉 陶白春
郭建陸 楊順芬 謝家玉 肖連英 蔣舒旭 柏金偉 梁正魚 陶春花
陳明蘭 何貴濤 楊正學 蔣樹兵 蔣舒鵬 柏樹梅 梁正茹 陶春義
郭加飛 羅永貴 珍永袖 呂加艷 陶春能 彭崇昌 陶春堂 柏樹發
郭加雙 劉成蘭 楊中紅 李永瓊 范進芬 郭英芬 李廣秀 張動芬
郭加鳳 羅樹春 楊中艮 高漢青 陶永泉 彭夢榮 陶永久 柏磊
陶光品 蔣鳳麗 楊中誠 施美英 馬壽英 彭彩榮 陶永學 龐鳳仙
張洪瓊 羅言直 沙文松 高洪波 陶永榮 李桂芬 牧永德 龐瑞閔
陶春鋒 羅言鼎 劉順碧 彭榮香 蔣樹文 蔣鳳書 董樹英 馬艷梅
陶春花 郭建明 沙雲翔 高鵬啟 田國英 彭崇華 牧根 朱家冉
彭崇祥 楊正美 朱獻謀 高建波 蔣鳳欣 蔣舒璟 牧萍 高漢兵
劉成瓊 郭加航 沙紹秀 高鵬愛 蔣書銳 蔣舒庭 李永能 劉正榮
彭俊榮 郭家防 朱國林 陶春文 馬應發 劉國發 李艷 高祥波
彭華慶 高培芬 彭大榮 李翠仙 李龍芬 李發玉 李源 牧戀
張信艷 馬朝俊 何梅香 陶永玉 馬超 沙文武 何朝兵 高鵬蕊
彭正才 馬朝洪 劉國雲 陶永兵 馬茄 李排仙 張樹英 高鵬芸
蔣以萍 黃坤瓊 田紹美 馬正恩 沙文漢 彭順 馬正有 陶春貴
彭俊永 馬正生 劉華柱 周金華 蔣鳳美 李順艷 王永蘭 高煩翠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小溝絞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文山縣第三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10公里,距離中學3.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05 人,其中小學生85人,中學生2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3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69.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1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黑板報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政務等內容。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0人,黨員中男黨員9 人,女黨員1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文化生活枯燥,沒有文化活動場所;2、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滯後,雖建有排灌溝,但沒有配套的機耕路,不能滿足當前農戶種植蔬菜的需要;3、本地區無蔬菜批發市場、無蔬菜大型保鮮庫,種植出的蔬菜只能是現場銷售給當地小商販,蔬菜銷售困難;4、蔬菜種植形形色色,品種多樣,無規模化;5、多年蔬菜種植科技含量提不高,不能接受大棚種植,雖然有一定的經濟效益,但無常年蔬菜基地,在大春季節,老百姓仍然要種植水稻。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積極動員民眾投工投勞、集資和向上級部門爭取農業開發項目,改善基礎設施建設;2、不斷培訓種植戶種植技術,建立常年蔬菜種植基地,推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3、引導蔬菜種植戶從品種零散多向品種規模化方向發展;4、拓展州、縣外銷售市場,解決種植戶的銷售問題;5、提高勞務輸出人員,增加農業收入。6、提高農戶畜禽養殖技術,使種植業與養殖業相互含接,經濟多元化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