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街道

小東街道

小東街道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大東區的東南部,東至滂江街與東塔街道相鄰,西至東順城街與瀋河區交界,南至大東路與萬泉街道為伴,北以津橋路、珠林路為界與津橋街道隔路相望,區域內有4條主要街路,它們分別是大什字街、小什字街、銀元街和東邊城街。街道轄區面積為2.15平方公里,轄5個社區,分別是龍源社區、天龍社區、民強社區、華茂社區、紹棠社區,共有居民16826戶,50159人。小東街道是當前大東區最具競爭力的第三產業街,未來發展充滿無限生機。同時,小東街道也將要更多地承擔起“三產富區”的使命,更多地承擔起東城商業區建設的使命,更多地承擔起樹立大東良好形象、展示大東全新面貌的使命。為此,小東街道必須要正確處理好機遇與挑戰、壓力與動力的關係,必須要活用政策優勢和載體優勢,把工作核心牢牢定格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和增強為企業和項目服務能力上,才能使小東街道在新一輪街域競爭中搶得先機,一舉成為全區經濟強街。

基本信息

經濟發展

小東街道緊緊抓住東中街商業區建設內涵和外延進入提速階段的有利契機,放大集聚效應、做優發展空間,把東中街打造成全國最大、業態最全、競爭力最強、影響力最廣的現代服務業綜合體,推動小東地區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一是發揮項目建設優勢。積極與東中街商業區開發建設管理辦公室密切配合,抓住東中街進入“全國著名商業街”行列有利契機,加強對中糧大悅城等現有項目、“龍之夢”在建商業綜合體建設項目、天潤廣場項目等大體量項目的服務力度,突出做好樓宇經濟的規劃和實施工作,著力實現“二次招商、以商引商”,為形成業態齊全、特色鮮明的現代服務業格局奠定基礎。二是做優地區發展空間。積極配合東中街商業區開發建設管理辦公室,全面做好南華東中街商業廣場、龍之夢西擴等項目的地塊徵收工作,為增加區域招商引資空間提供有利條件促進簽約項目快落地、早開工。規範商業區周邊交通秩序,確保各大板塊空間暢順有序運轉。三是壯大街道財稅收入。充分發揮街道在綜合治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過不斷完善地區綜合治稅網路,明確協護稅責任,形成依法治稅合力,加強對稅源管控等有效措施,努力做到稅收應收盡收,不斷壯大街道財政收入。

歷史沿革

小東街道 小東街道

1958年設小東門、小東邊門2個公社,1978年合併建小東街道。1996年,面積0.9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轄28個居委會。2005年11月撤銷小東街道,併入津橋街道。2010年5月,將津橋街道的華茂社區、紹棠社區、民強社區、天龍社區劃出設立小東街道。

行政代碼

210104016:

~001 111華茂社區

~002 111紹棠社區

~003 111民強社區

~004 111天龍社區

~005 111龍源社區

區劃調整

小東街道 小東街道

小東街道是東中街建設的重點地域,為適應區劃調整和未來的經濟形勢發展,對轄區內的社區按“兩橫六縱”的方法重新進行劃分。調整後的小東街道呈現出“兩橫六縱”(兩條主幹路,六條主幹街)態勢,街道將以主要街、路為界,因地制宜將街劃分為經緯有致的五塊,這使得調整後的社區模組化、規範化。調整後的新格局還將更加便於居民辦事,並且區域整齊劃一,面積大致相當。調整後的社區居民戶數相差在500~600戶之間,人數相差在800~1000左右,各社區人口相對平均,同時社區網點、駐街單位也大致相當。這為以後社區的人員配備,基礎設施配備都奠定良好的基礎。沈城區劃調整後,小東街道除整建制接收原津橋街道的四個社區外,還新組建一個社區———龍源社區,該社區是從原來四個社區進行拆分後重新組建的,由於轄區範圍廣,人口分散,居民到社區辦事難等問題日益凸顯。而原紹棠社區轄區面積過於狹長,民強社區又太小,最大面積的龍源社區是民強社區的十幾倍。按照整體規劃,東中街未來將分布四大主題街區,依次為商業綜合門戶區、商業魅力區、動感活力區和龍之夢亞太中心,將商業、休閒娛樂、酒店、商務辦公、文化、高檔公寓等功能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高效率的綜合街區。未來,此處還會有地下廣場,複合立體交通體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