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寨天坑景區

小寨天坑景區

小寨天坑景區位於重慶奉節縣小寨村,為雙層結構的岩溶漏斗地貌,坑口地面標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漏斗”,以驚險奇絕聞名於世,被洞穴研究專家評為“天下第一坑”,併入選為首批《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基本信息

景區介紹

小寨天坑景區小寨天坑景區
奉節天坑地縫風景區內既擁有石林、峰林、溶洞、窪地、天生橋、落水澗、盲谷、漏斗、豎井等千姿百態、應有盡有的喀斯特地貌景觀,也有地處海拔1000米以上崇山峻岭中的涓涓溪流、原始草場和繁茂的森林,加之區內樸實濃郁的土家族山鄉風情,形成了讓無數中外遊人流連忘返的桃源仙境。小寨天坑吸引了眾多跳傘愛好者以及觀看該地動植物的遊客,人們還在小寨天坑發現了罕見的雲豹和1285種不同種類的植物。 “天坑”在地理學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坑口地面標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兩級台地:位於300米深處的一級台地,寬2-10米,台地有兩間房屋,曾有人隱居;另一級台地位於400米深處,呈斜坡狀,坡地上草木叢生,坑壁有幾個懸泉飛瀉坑底。坑底下邊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個“天窗”。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岩溶系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峽地縫補給,自迷宮峽排泄,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公里。

天井峽地縫位於小寨村附近的興隆區境內。地面有一條天然縫隙,當地稱天井峽地縫。天井峽地縫與小寨天坑屬同一岩溶系統。地縫全長14千米,分上、下兩段。上段從興隆場大象山至遲谷槽,長約8千米,為隱伏於地下的暗縫。由興隆場大象山天井峽能進入縫底,通行長度為3.5公里。縫深80-200米,底寬3-30米,縫兩壁陡峭如刀切,是典型的"一線天"峽谷景觀。縫底有落水洞,暴雨後有水流。下段由天坑至迷宮峽,是長約6千米的暗洞,1994年8月,由英國洞穴探險家探通。

地理環境

景區位於奉節縣城南岸70多KM處,北靠聞名世界的長江三峽,與瞿塘峽緊密相連,與馳名中外的大寧河、小三峽隔江相望,南依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與國家著名風景名勝區張家界相通,距209國道僅46KM,西達利川、萬州、318國道100來公里,東接巫山大廟龍坪古人類文化遺址。整個風景名勝區處在由九盤河和迷宮河相會形成的“V”字形流域裡,東西長37.5公里,南北寬19.5公里,幅員面積340平方公里,轄天坑地縫、龍橋河、迷宮河、九盤河、茅草壩五大風景片區,分別由上游的寬谷地形,中游的峽谷、消水洞和地縫,以及下游的地下河部分所構成,呈東北開口的V字形,峽縫中有獨特景觀和稀有的動植物,擁有桃源河、旱夔門、神仙洞、天坑、地縫、茅草壩、龍橋河等大小70多個景點 。

景區發展

小寨天坑景區小寨天坑景區
1994年,一組中外科考隊來到這裡,對地縫及其洞穴進行考察。當探險隊要去黑眼的訊息傳出,立即引起了轟動,近千名當地村名來到這裡,好奇的觀看探險家如何進入這神秘的地方。黑眼在地縫的中段、峽谷的底部,一個黑咕隆咚的洞口,讓人不寒而慄。當時正值8月,4個英國人在洞裡探了4個多小時後,一個個凍得嘴唇發紫的上來了。經過幾天的考察,人們對才發現,黑眼是一個垂直的豎井,有100多米深,下面還有地下暗河。

1996年,天坑地縫風景區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1999年,天坑地縫景區就被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預備清單,但是,由於上游修建了茅草壩及小寨電站,導致以前能看到的娃娃魚絕跡,保護範圍從300平方公里縮小到100平方公里,因為還未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2004年初,國務院正式批准天坑地縫景區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

2005年,天坑地縫逐漸在喧囂的報導中消失了,並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保持著沉默。

2015年,重慶旅投在天坑地縫景區修建了熱氣球平台,讓更多的人們可以探尋它的奇妙。

景區規劃

景區範圍

小寨天坑景區的範圍: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指以上、下停車場之間的道路中心線為準,向東西兩側分別擴展100m和50m的區域,北部指沿坑口向外擴展200m的區域。整個小寨天坑景區的規劃總面積為99.38hm2。
天井峽地縫景區的範圍:南以奉恩公路為界,西面沿地縫邊線向外擴展200m,東面沿地縫邊線向外擴展250m,北至羅家坪,總規劃面積129.64hm2。

景區性質

根據《天坑地縫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1999)對小寨天坑景區、天井峽地縫景區基本定位:依託“天坑”、“地縫”這一世界級的自然奇觀、世界級的地質地貌景觀――喀斯特岩溶地貌,打造成集休閒觀光、科考探險、民俗風情為一體的遊覽景觀區。
小寨天坑景區和天井峽地縫景區是我國長江三峽黃金旅遊線向縱深腹地發展的重要遊覽景觀區,也是從神農架到張家界南北綠色生態景觀走廊上的一個重要節點。

規劃目標

保護好各種景觀資源;
通過退耕還林,擴大森林面積,改善核心景區綠化景觀和森林覆蓋率與生態環境,
加強兩景區外圍的環境綠化建設和土地控制;
完善兩景區及景點間的交通網路和內部遊覽系統,並提高景區內的路面質量;
改善小寨天坑景區、天井峽地縫景區內環衛基礎設施條件及旅遊服務設施條件,
建立基本的遊覽系統,擴大接待能力;建立遊人及景區安全保護系統。
提高服務和管理水平。
最終使小寨天坑景區和天井峽地縫景區實現成為國家級天坑地縫風景名勝區中的遊覽景觀質量最最佳化的、生態環境保護完好的、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的、服務水準非常高的自然奇觀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