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

小子

小子,指的是:⑴平民百姓。⑵稱宗親中男性同輩年輕者及後輩。今用以暱稱男性同輩之年輕者或晚輩。⑶學生;晚輩。⑷用為老師對學生的稱呼。⑸舊時自稱謙詞。⑹男小孩。⑺指男性青少年,猶言小伙子。⑻兒子;小兒子。⑼男僕中之年輕者。⑽猶言小人,特指無德的人。⑾表示輕蔑的稱呼。⑿周官名,掌祭祀。⒀少許,一點兒。

基本信息

拼音和注音

小子:xiǎozi;ㄒ一ㄠㄗ

解釋

1.平民百姓。
漢·揚雄《太玄·將》:“小子在淵,丈人播舩。”范望註:“小子,謂百姓也。”
2.稱宗親中男性同輩年輕者及下輩。今用以暱稱男性同輩之年輕者或晚輩。
老舍《茶館》第三幕:“你小子行,洋服穿的象那么一回事,由後邊看哪,你比洋人還象洋人!”
3.學生;晚輩。
清·劉大櫆《贈大夫閔公傳》:“其於後生小子,直言訓誨之無隱。
4.用為老師對學生的稱呼。
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禮記·檀弓下》
5.舊時自稱謙詞。
唐·韓愈《芍藥歌》:“花前醉倒歌者誰?楚狂小子韓退之。”
清韓程愈《睢陽袁氏(袁可立)世系譜序》:“至於譜中宗祖眉列,雲祁誘則,鴻文具在,余小子又何贅焉。”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一回:“這聯語是前清時代的官民,每年寫上紅箋,當作新春的門聯,小子從小到大,已記得爛熟了。”
天子對老天爺說話時的自稱。
書經》商湯伐夏桀之前,商湯向老天爺報告當時人間情況時,自稱小子。
6.男小孩。
黃宗英等《抖抖眉毛立大志》:“早先,窮人家的小子落生時,爹媽怕養不大,給取了個女名。”
7.指男性青少年,猶言小伙子。
扮作小子樣兒,更好看了。――《紅樓夢》第三一回
8.兒子,小兒子。
秦兆陽《在田野上前進》第三章:“我到縣裡跟俺小子過日子去。”
9.男僕中之年輕者。
帶了焙茗、掃紅、鋤藥三個小子。――《紅樓夢》第九三回
10.猶言小人,特指無德的人。
《易·漸》:“小子厲,有言,無咎。”孔穎達疏:“小人之言,未傷君子之義,故曰無咎也。”
11.表示輕蔑的稱呼。
茅盾《雜感二題·丑角》:“這小子的名聲太臭了。”
12.周官名,掌祭祀。
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周禮·夏官》
13.少許,一點兒。
儻若欺謾小子事,當時迍厄便施行。――《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