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水

小分子水

小分子水就是天然水經過良好的磁處理之後,水被切割成富含小分子團的離子水。這是一種“鬆散”的或“分散”的水,具有更大的活性,更容易進入細胞膜,更好地參與生物化學作用。這種水簡稱“小分子水”。然而相關的研究表明,磁化處理水的結果是水中的氫鍵含量有少量的上升,會造成水的團簇變大,與“磁化得到小分子水”的說法正好相反。對於對於宣揚可以治病的保健品,消費者最好先打上個問號。

基本信息

簡介

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種原子形成共價鍵,由於不同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不同,共用電子對必然偏向吸引電子能力強的一方,也就是說,靠近吸引能力強的原子一方電子云比較密集。因而吸引電子能力較強的原子就帶部分負電荷,吸引電子能力較弱的原子就帶部分正電荷。這樣的共價鍵叫做極性共價鍵,簡稱極性鍵。分子中兩個成鍵原子吸引電子能力的大小用元素的電負性來表示。O的電負性為3.5,H的電負性為2.1。所以O-H鍵是極性鍵,水分子是個極性分子。由於水分子中氧原子的電負性很強,原子的半徑較小(0.099-0.138nm),所以一個水分子中的氧原子與另一個水分子中的氫原子相互吸引,也就是在兩個分子間生產的一種較強的靜電吸引作用,這種分子間的靜電吸引作用就是氫鍵。
水分子間有較強的氫鍵,每個水分子中氧原子周圍以兩個共價鍵和兩個氫鍵與氧原子結合。氫鍵增加了水分子間的結合力。氫鍵的鍵能比共價鍵的鍵能小得多。在天然水中,通常是許多水分子通過氫鍵結合起來,形成環狀或直線鏈狀的構造,成為締合的分子簇團。水中氫鍵的存在使水形成獨特而易變的結構,對水施加任何作用,都會接力式地傳播給幾千個原子。在溫度、壓力或磁場等各種外界作用下,水結構會發生變化。氫鍵的斷裂是水結構變化的必要前提。這種變化需要消耗能量。水加熱沸騰,在氣化過程中就破壞分子間的氫鍵,以單個的H2O存在。對水進行充分的良好的磁處理之後,許多氫鍵被切割開,使水中富含小分子團和更為活潑的單個游離水分子,原子的電子云層也被切割異化,有的得到電子,有的失去電子,經紫外光譜透過率或吸光度檢測比較,可知其離子濃度高,成為離子水。對這種水進行的物理測試,水的粘度比未經處理的更小,水的電導率比未經處理的更大。水的電導率取決於離子的濃度和遷移率。所以,天然水經過良好的磁處理之後,水被切割成富含小分子團的離子水。這是一種“鬆散”的或“分散”的水,具有更大的活性,更容易進入細胞膜,更好地參與生物化學作用。這種水可簡稱小分子水。這種水被航天員們飲用,因為航行時間較長,為了節約空間等因素,小分子水更容易進入細胞膜,更好地參與生物化學作用,而排放量小。

產生

小分子水喝小分子水不能治心血管病

小分子水經過本小分子水發生器產生。發生器內的濾料是稀土高能量效應複合材料,這些材料具有明顯的電極性並放射出一定波長的電磁射線,由於電極性的存在產生了生物電流及生物電場,使水的熱質和活性發生改變,特定波長的電磁射線使原來水的大分子團的氫鏈斷裂,改變了水分子團原有的排列,重新組合,水分子在這個生物電場中不斷的變化著,不停進行著斷裂→組合→斷裂的過程。

特點

小分子水具有強滲透力、強溶解力、強擴散力、弱鹼性。水的含氧量高,能給人體內的組織細胞帶來更多的氧。小分子水進入人體後,就象蜜蜂一樣,在人體細胞內外竄進竄出,能順利的滲透到人體細胞,把營養提供給細胞,並且把細胞里的細菌和毒素帶出細胞外,使微細血管的循環加快,促進新陳代謝,呈現出排毒能力。

疑問

“小分子水”的宣傳稱,利用磁場的切割等方式可將水磁化,改變水分子的取向,切斷部分氫鍵,就能夠得到團簇小的小分子水。對水進行磁化的研究近年來不算少見,水經過靜止磁場或者變化磁場的處理,其理化性質的確會發生改變,而且能在數小時內保持這種性質。

然而相關的研究表明,磁化處理水的結果是水中的氫鍵含量有少量的上升,會造成水的團簇變大。與“磁化得到小分子水”的說法正好相反,什麼“磁場切割”,估計是對磁力線拍拍腦袋的想法。

宣稱可以“治病”

宣傳者往往用一些看似很專業的辭彙來吹噓小分子水對疾病的神奇療效,不過,往深處想,熱水就是小分子水。加熱後,水的部分氫鍵被破壞,水分子團簇會變小,但真的就會有那些所謂的“效果”嗎?

疑問①:飲用後改善人體生物化學作用,升高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成為血管清道夫?

“血漿高密度脂蛋白”的確是一種與患心血管病的風險相關的蛋白,被譽為“血管清道夫”,現在醫學界正在致力於從它入手,解決心血管疾病的問題。但目前提高其濃度的方法,主要是抑制降解酶,僅通過飲水不太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疑問②:飲用後人體內酶的活性增強,血脂易分解,從而降血脂效果好?

血脂的代謝是個涉及許多酶的複雜過程,降血脂的過程需要部分酶處於激活狀態,部分酶被抑制。

疑問③:本品處理水中富含小分子團和水的離子,水很‘分散’,滲透力與溶解力強,易進入細胞內滋養細胞,在血中容易使聚集成團的紅細胞分散開,並使新生的紅細胞剛度小,變形性大,從而血液流變學指標改善,降低血液黏稠度”?

水的離子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它們的濃度與pH和溫度有關,而且相當的低(除非變成強酸強鹼,那樣更不能飲用了)。細胞內的水含量最重要的是平衡,通過細胞內外的滲透壓控制水分的吸收,維持細胞內的離子在合適的濃度。細胞內的水並不是越多越好,更多的水進入細胞也不存在“滋養”一說;至於血液粘稠度,其原因是多方面(如膽固醇過高,生成血栓等),紅細胞在受到損傷(如酗酒)後其粘合力才會增強,從而導致血液粘稠,但在通常情況下,這都不是主要原因,所以分散紅細胞對降低血液粘稠度一般沒多大作用。

批判

無論是那些裝置能否產生小分子水,還是所謂的小分子水能否治療心血管疾病,都沒有可靠的科學依據,現有的科學知識也不支持這些所謂的功效。這類的產品往往喜歡披上科學的外衣,用看似專業的辭彙來忽悠不明真相的民眾。認真分析起來,這些所謂的科學說辭都是站不住腳的。

誤區

磁化能得到小分水嗎

“小分子水”的宣傳者稱,利用磁場的切割等方式將水磁化,改變水分子的取向,切斷部分氫鍵,就能夠得到團簇小的小分子水。對水進行磁化的研究在近年來不算少見,水經過靜止磁場或者變化磁場的處理,其理化性質的確會發生改變,而且能在數小時內保持這種性質。然而相關的研究[1-2]表明,磁化處理水的結果是水中的氫鍵含量有少量的上升,會造成水的團簇變大。

小分子水能治病嗎

宣傳者往往用一些看似很專業的辭彙來吹噓小分子水對疾病的神奇療效,不過,熱水就是小分子水,這種宣傳的確可靠程度不高。(加熱可以破壞水的部分氫鍵,使水分子團簇變小)

1、“飲用後改善人體生物化學作用,升高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成為血管清道夫。”。血漿高密度脂蛋白的確是一種與患心血管病的風險相關的蛋白,被譽為“血管清道夫”,目前醫學界正在致力於從它入手解決心血管疾病的問題。目前提高其濃度的方法主要是抑制降解酶,僅通過飲水不太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2、“飲用後人體內酶的活性増強,血脂易分解,從而降血脂效果好”。血脂的代謝是個涉及許多酶的複雜過程,降血脂的過程需要部分酶處於激活狀態,部分酶被抑制。籠統地說“使人體內酶的活性增強”。

3、“本品處理水中畗含小分子團和水的離子,水很‘分散’,滲透力與溶解力強,易進入細胞內滋養細胞,在血中容易使聚集成團的紅細胞分散開,並使新生旳紅細胞剛度小,變形性大,從而血液流變學指標改善,降低血液黏稠度”。水的離子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它們的濃度與pH和溫度有關,而且相當的低(除非變成強酸強鹼,那樣更不能飲用了)。細胞內的水含量最重要的是平衡,通過細胞內外的滲透壓控制水分的吸收,維持細胞內的離子在合適的濃度。細胞內的水並不是越多越好,更多的水進入細胞也不存在“滋養”一說;至於血液粘稠度,其原因是多方面(如膽固醇過高,生成血栓等),紅細胞在受到損傷(如酗酒)後其粘結力才會增強而導致血液粘稠,但在通常情況下都不是主要原因,所以分散紅細胞對降低血液粘稠度一般沒多大作用。

小分子水的驗證手段

在一些商業宣傳中,有提及使用高頻O核磁共振(簡稱NMR)的結果來驗證經過處理產生的水是小分子水。依據是水分子的團簇大小可以由NMR氧譜中的半峰寬來表征,半峰寬越小,水分子團簇越小。純水的半峰寬是100Hz以上,而經過“處理”,半峰寬可以降到60Hz以下。17O-NMR的確是研究水締合情況的常用方法,但是氧譜的半峰寬只是粗略的表征水分子團簇的大小。還有其他改變半峰寬的方法,例如隨著水溫的升高,在NMR圖譜上,氧峰的半峰寬就會不斷減小[4],因為加熱可以破壞水的部分氫鍵,使水分子團簇變小。如此簡單就能得到小團簇的水,如果真有什麼功效的話,也不用花錢買那些所謂的磁化產品了。此外,水中的離子也能夠顯著的影響半峰寬。離子濃度較小時,濃度的升高能顯著降低半峰寬;但當離子濃度達到一定值以後,即使繼續升高濃度半峰寬也不再變化。[5]在一些製造小分子水的裝置中,經常可以看到除了磁化以外,還有礦化的步驟(商家理由是增加微量元素含量)。顯示“小分子水”的半峰寬小於純水,很可能就是由於礦化帶來的微量離子造成的,和所謂的磁化沒有什麼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