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張噶

小兵張噶

《小兵張嘎》作者:徐光耀,生於1925年2月,筆名越風。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兒童軍事題材影片。它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主人公一身“嘎氣”,倔頭犟腦卻又聰慧勇敢。編導緊緊把握住分寸,不讓他超出時代及兒童的特點,使之令人信服。具有含蓄和抒情意味的白洋淀風光,烘托出小主人公成長的環境與氛圍。張嘎及片中其他幾個純樸兒童的形象,整整影響了一代小觀眾。本片導演手法純熟,畫面流暢而富有韻味,在同類題材的電影創作中具有典範意義。

作者簡介

(1)《小兵張嘎》作者:徐光耀,生於1925年2月,筆名越風。河北雄縣人,中國電影編劇、著名小說家。1938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45年起,做隨軍記者和軍報編輯。1947年在解放區的華北聯合大學文學系插班學習八個月。1950年入中央文學研究所學習,1953年初畢業,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3年至1956年曾帶軍職以作家身份回故鄉搞初級農業合作社。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開除黨籍、軍籍,剝奪軍銜,降職降薪,來到河北保定進了農場勞動改造,過著相當鬱悶的日子。而正是在保定,《小兵張嘎》誕生了。1958年寫成中篇小說《小兵張嘎》和同名電影文學劇本電影文學劇本,一種運用電影思維創造銀幕形象的文學樣式。是電影劇作者根據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認識和理解進行藝術構思,並按照電影表現手法(包括場景、環境、人物形象、行為、動作、說白、音響及其他細節)通過文字更多>>

,小說曾被譯成英、印、地、蒙薩、德、泰、阿拉伯、朝、塞爾維亞等文字,電影《小兵張嘎》出色地塑造了一個在戰火中成長起來的愛國少年張嘎子的人物形象,深受影視界內外的好評,影片公映後引起觀眾的強烈反響,小說和電影分別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1959年後,在保定市文聯工作,1981年調河北省文聯,1983年至1986年任黨組書記,是中國文聯第四、五屆委員,中國作協第三、四屆理事,出版的著作還有長篇小說《平原烈火》,短篇小說集《樹明和鶯花》、《望日蓮》和小說集《徐光耀小說選》等作品。他崇尚生活本身的質樸美,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故事介紹

(2)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惟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排長羅金保執行任務時,表現得勇敢、機智。在一次戰鬥中,他繳獲了敵人的一枝手槍,偷偷把槍藏進老鴰窩裡,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傷未痊癒,就偷偷離開養傷的老鄉家在歸隊的途中被捕。當敵人拷問時,他英勇反抗,堅強不屈。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裡面放火,發揮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終裡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鍾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鬥結束後,嘎子把藏在老鴰窩裡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交公,隊長則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嘎子心滿意足,便將自己珍愛的木製小手槍送給了好朋友胖墩。

小兵張噶小兵張噶

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兒童軍事題材影片。它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主人公一身“嘎氣”,倔頭犟腦卻又聰慧勇敢。編導緊緊把握住分寸,不讓他超出時代及兒童的特點,使之令人信服。具有含蓄和抒情意味的白洋淀風光,烘托出小主人公成長的環境與氛圍。張嘎及片中其他幾個純樸兒童的形象,整整影響了一代小觀眾。本片導演手法純熟,畫面流暢而富有韻味,在同類題材的電影創作中具有典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