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扁桃體炎

小兒急性扁桃體炎

小兒急性扁桃體炎(acute tonsillitis)系指齶扁桃體的急性非特異性炎症,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並伴有程度不等的咽部黏膜和淋巴組織的急性炎症。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為主要致病菌。中醫稱稱急性扁桃體炎為“爛乳娥”、“喉娥風”。多發生於兒童及青年。在季節更替、氣溫變化時容易發病。

疾病病因

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

非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桿菌及腺病毒或鼻病毒、單純性皰疹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者不少見。近年還發現有厭氧菌感染者,革蘭氏陰性桿菌感染有上升趨勢。

疾病病理

感染來源於扁桃體隱窩,或通過飛沫感染和直接接觸等途徑由外界傳染。炎症多從隱窩開始,再蔓延到整個扁桃體。淋巴生髮中心形成多發性小膿腫。小膿腫不與隱窩相通時提示由血液循環感染引起。

1.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 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acute catarrhal tonsillitis)多為病毒引起。病變較輕,炎症局限於黏膜表面,表現為扁桃體表面黏膜充血,無明顯滲出物,隱窩內及扁桃體實質無明顯炎症改變。

2.急性濾泡性扁桃體炎 急性濾泡性扁桃體炎(acute follicular tonsillitis)炎症侵及扁桃體實質內的淋巴濾泡,引起充血、腫脹甚至化膿。在隱窩口之間的黏膜下,可呈現黃白色斑點。

3.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 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acute lacunar tonsillitis)時扁桃體充血、腫脹。隱窩內充塞由脫落上皮、纖維蛋白、膿細胞、細菌等組成的滲出物,並自隱窩口 排出。有時隱窩口滲出物互相連成一片,形似假膜,易於拭去。

疾病分類

臨床常將急性齶扁桃體炎分為 2 類,即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和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後者包括急性濾泡性扁桃體炎和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 2 種類型。

臨床表現

三類扁桃體炎的基本症狀大致相似,只是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的全身症狀及局部症狀均較輕。

症狀

1.全身症狀 多見於急性濾泡性及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熱、頭痛、食慾下降、疲乏無力、周身不適、便秘等。小兒患者可因高熱而引起抽搐、嘔吐及昏睡,嬰幼兒可因腸系膜淋巴結受累而出現腹痛、腹瀉。

2.局部症狀 劇烈咽痛為其主要症狀,常放射至耳部,多伴有吞咽困難,嬰幼兒表現為流口水。部分出現下頜角淋巴結腫大,可出現轉頭受限。炎症波及咽鼓管時則出現耳悶、耳鳴、耳痛甚至聽力下降。葡萄球菌感染者,扁桃體腫大較顯著,在幼兒還可引起呼吸困難。

體徵

病人呈急性病容。局部檢查見咽部黏膜呈瀰漫性充血,以扁桃體及兩齶弓最為嚴重,齶扁桃體腫大。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時在其表面可見黃白色膿點或在隱窩口處有黃白色或灰白色點狀豆渣樣滲出物,可連成一片形似假膜,不超出扁桃體範圍,易拭去但不遺留出血創面,下頜角淋巴結常腫大。

診斷及鑑別診斷

咽痛 咽部所見 淋巴結 全身情況 化驗室檢查
急性扁桃體炎 咽痛劇烈,吞咽困難 兩側扁桃體表面覆蓋白色或黃色點狀滲出物。有時連成膜狀,易擦去 下頜角淋巴結腫大,壓痛 急性病容、高熱、寒戰 塗片:多為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血液:白細胞明顯增多
咽白喉 咽痛輕 灰白色假膜常超出扁桃體範圍,如齶弓、軟齶、咽後壁等。假膜堅韌,不易擦去,強剝易出血 頸部淋巴結有時腫大,呈“牛頸”狀 精神萎靡,低熱,面色蒼白,脈搏微弱,呈現中毒症狀 塗片:白喉桿菌 血液:白細胞一般無變化
猩紅熱 咽痛程度不一 咽部充血,灰黃色假膜,易擦去 頜下淋巴結腫大 急性病容,高熱,典型皮疹,可有楊梅舌 塗片:溶血性鏈球菌 血液:白細胞增多,中性及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樊尚咽峽炎 單側咽痛 一側扁桃體覆有灰色或黃色假膜,擦去後可見下面有潰瘍。牙齦常見類似病變 患側頸部淋巴結有時腫大 全身症狀較輕 塗片:梭形桿菌及樊尚螺鏇體 血液:白細胞稍有增多
單核細胞增多症性咽峽炎 咽痛輕 扁桃體紅腫,有時覆有白色假膜,易擦去 全身淋巴結多發性腫大,有“腺性熱” 之稱 高熱、頭痛,急性病容。有時出現皮疹、肝脾腫大等 塗片:陰性或查到呼吸道常見細菌 血液:異常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增多可占 50% 以上。血清嗜異性凝集試驗(+)
粒細胞缺乏症性咽峽炎 咽痛程度不一 壞死性潰瘍,被覆深褐色假膜,周圍組織蒼白、缺血。軟齶、牙齦有同樣病變 無腫大 膿毒性弛張熱,全身情況迅速衰竭 塗片:陰性或查到一般細菌 血液:白細胞顯著減少,分類則粒性白細胞銳減或消失
白血病性咽峽炎 一般無咽痛 早期為一側扁桃體浸潤腫大,繼而表面壞死,覆有灰白色假膜,常伴有口腔黏膜腫脹、潰瘍或壞死,牙齦腫脹、蒼白 全身淋巴結腫大 急性期體溫升高,早期出現全身性出血,以致衰竭 塗片:陰性或查到一般細菌 血液:白細胞增多,分類以原始白細胞和 幼稚白細胞為主

併發症

局部併發症

由於炎症波及鄰近組織所致。常見者為扁桃體周蜂窩織炎、扁桃體周膿腫、咽旁膿腫,也可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及鼻竇炎、急性淋巴結炎等。

全身併發症

急性扁桃體炎可引起全身各系統許多疾病,常見者有風濕熱、急性關節炎、心肌炎及急性腎炎等。一般認為併發症的發生與各個靶器官對鏈球菌所產生的Ⅲ型變態反應有關。

疾病治療

一般療法

臥床休息,進流質飲食及多飲水,加強營養及疏通大便,咽痛劇烈或高熱時,可口服退熱藥及鎮痛藥。因本病具有傳染性,故病人要隔離。

抗生素套用

為主要治療方法。青黴素應屬首選抗生素,根據病情輕重,決定給藥途徑。若治療23d後病情無好轉,須分析其原因,改用其他種類抗生素,如有條件可在確定是致病菌後,根據藥敏試驗採用抗生素。

局部治療

常用複方硼砂溶液,口泰(複方氯乙定含漱液)或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

中醫中藥

據中醫理論,本病系內有痰熱,肺胃不清,外感風、火,應疏風清熱,消腫解毒。常用銀翹甘桔湯或用清咽防腐湯。針刺療法對止痛、解熱療效顯著,取穴合谷、曲池。劇痛高熱者可刺少商。

手術治療

如多次反覆發作急性扁桃體炎,特別是已有併發症者,應在急性炎症消退二周后施行扁桃體切除術。

疾病預防

注意個人衛生,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